“中国式礼貌”真的好吗?怎样辩证的看优缺点?

2025-04-16 06:34: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父母也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孔融让梨”的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中国式礼仪教育下变得乖巧懂事。但是,“中国式礼貌”真的好吗?在中国式礼仪教育下很多孩子都缺乏主见,不善于表达自己。无可否认,礼仪有益,但有些礼仪或许是弊大于利,当心这3点,可能会毁掉您的孩子。


1.强迫孩子礼让

虽然说谦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有些家长会强迫孩子礼让他人,这就是不对的了。在家里一定是大的让小的,在外面一定要让着其他小朋友,这种不顾及孩子意愿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受到伤害。小孩子其实也是有自主意识,能听懂道理的,只要做家长的和孩子的好好说,孩子都能理解。强制性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更不利于教育孩子礼让。教育孩子礼让他人是对的,但要注意方法,尊重孩子的想法。


2.命令孩子称呼别人

家长带孩子出门只要是遇到了熟人,就会说:“快叫阿姨(叔叔)”,孩子不叫就会说,怎么这么没礼貌。拜访亲戚也是不管熟的不熟的全都要叫一遍,不叫就是不懂事。为什么不与不熟的人寒暄就是没礼貌呢?孩子对于不熟悉的人都会有一定的警戒心理,让他们称呼他人,只会让他们感到害怕,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称呼他人会让他们感到尴尬。因此,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在外尽量不要强迫孩子称呼他人。


3.过分自谦

有些家长每当有人考赞孩子就会说:“哪里哪里,你家孩子更厉害,我家的还有待进步呢!”虽然父母就只是谦虚一下而已,但在孩子眼里,这或许就是父母的不肯定。小孩子的心思都是很敏感的,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要顾忌孩子的情绪,不要过分自谦。

类似于以上这些“中国式礼貌”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或许正在一步步毁掉您的孩子,您意识到了吗?教育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多去引导而不是强迫,只有孩子自愿去做,才是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回答2:

好。中国式礼貌有时有些虚假,让人很疲惫,但它也有好的方面,便是使人心情变得美丽,一步步完善,会使中国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回答3:

这种礼貌是非常不错的,生活中如果都能够做到这样礼貌的话,很少有人会发生矛盾,而且人们也会相处的比较融洽一些。

回答4:

既有好也有坏。中国式礼貌既有应该做到的真礼貌,也有道德绑架的假礼貌,应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