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加强朗读指导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1)朗读的声音要洪亮;(2)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可以每天大声朗读一两篇课文 慢慢坚持会与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