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唐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又有
五常:仁、义、理、智、信
五常
也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即木、火、土、金、水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
五脏。”
常是不变的意思,这里指一定准则。五常就是五条准则,也叫“五伦”。这是封建礼教。五常的内容,旧时说法不一。一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所规定的关系;二说是指仁、义、礼、智、信等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它和“三纲”常连起来说,即“三纲五常”。一般不说成“三纲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