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了解嘉兴特产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关系。
2、感受家乡特产的丰富,激起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渠道搜集家乡特产资料,知道家乡的特产,了解嘉兴特产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关系。
难点:感受家乡特产的丰富,激起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吧,去年,我们学校和英国的普利茅斯的一所学校结对了,当时结对时,我们校长出了一个谜语考考这位外国的老师,这可把不会说中国话的外教难倒了,咱来帮个忙,行吗?
1、教师出示谜语:四角四边长,箬叶身上穿,解带脱衣裳,一口一个香。
师:这个谜语一定难不倒你们,答案是粽子,说起粽子,咱嘉兴可是有一个响当当的牌子:五芳斋,这也是咱家乡人家喻户晓的,是我们嘉兴的特产。
2、说到这儿,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3、像五芳斋粽子一样,因为比较特别,品质较好,受到很多人喜爱而远近闻名的物产,我们称为特产。
不
久后,英国的老师还将来我们嘉兴,她对我们嘉兴的特产非常感兴趣,很想好好了解了解,回国向英国的孩子介绍我们嘉兴的特产,让他们尝一尝,看一看,让他们
也了解咱们嘉兴的风土人情。这个任务交给我们,能完成吗?今天我们就要看看你对嘉兴的特产有哪些了解?(课件演示出示课题:家乡特产知多少)
二、认识特产五芳斋粽子,感受特别之处
1、 说到五芳斋粽子在我们嘉兴可是家喻户晓的,吃过的举手?
2、 你最喜欢哪种口味的粽子,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吃的品种,教师顺势点拨到品种真多。
是啊,不喜欢吃肉的可以改吃豆沙、蜜枣,又是不同的享受。
肉粽,好多同学情有独钟呢。吃起来怎么样?
抹茶、排骨,又是新品种,找个时候一定去尝尝。
学生介绍时教师追问你经常吃吗?用一句家乡话来夸一夸五芳斋粽子。
(浓浓的乡音,浓浓的家乡情)
指名一个外地来嘉兴的同学,问问他吃粽子的感受。
小结:果然名不虚传呢,五芳斋的粽子有那么多的品种,味道又不错,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怪不得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呢。他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3、了解五芳斋粽子的发展规模
(1)、了解现有规模。
师:在嘉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五芳斋专卖店?
你外出的时候还在哪里看到过吗?
追问:当你在远离家乡时,看到熟悉的五芳斋,甚至尝到熟悉的味道,你的心情怎样?(亲切,自豪的)
(2)、追溯历史,感受发展之快。
学生交流调查到的五芳斋粽子刚刚起步的情形。
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一个流动的街头小摊到今天遍布全国的连锁店,从这些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发展真快 规模越来越大 品质一定很好 味道好 很用心思
师:正因为如此,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今天遍布全国的200多个店面,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五芳斋还获得了更多的荣誉。
(3)、说说五芳斋粽子获得的荣誉。
学生介绍。
师:中国的高铁站点、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人潮汹涌的繁华商圈、在游人如织的风景区,随处都可以见到五芳斋的身影。全国粽子那么多,为什么独独五芳斋的粽子能够走得那么远,能够走进那么多人心里,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誉?你来猜一猜。
预设:和原料是分不开的,选用上等的叶,好米,好肉
(是啊,嘉兴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土壤肥沃,优质的水稻给粽子提供了最好的原料。)
是和嘉兴人的用心包分不开的。
是不断开发新品种,不断创新分不开的。(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才能早就今日的五芳斋)
嘉兴人的勤劳,智慧,
小结:是啊,我们禾城的土地是最早的水稻种植区,禾城的土地哺育了勤劳的嘉兴人,造就了五芳斋这一独特的品牌,特产特产,是一种质量,一种品牌,一种文化。粽子也演绎了更多的文化。
4、感受粽子文化
出示图片:你看我们学校原来的舞蹈《五芳斋童谣》也是取材于五芳斋粽子。舞蹈演员的足迹走遍了嘉兴的大街小巷。
画家根据粽子创作的美术作品,心灵手巧的家乡人还把它变成了工艺品。
你说当我们的英国客人尝到粽子,看到那么多的粽子文化,他们会不喜欢吗?
三、推荐家乡其他特产,感受特产丰富
1、师:推荐了重量级的粽子,还想推荐什么给英国客人,把我们的调查表拿出来,以四人组为单位,把你还想推荐的嘉兴特产在组内介绍介绍,还要说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机动:
南湖菱
1、味道好。
生吃又脆又甜,当菜吃味道更好。对于南湖菱,你还有哪些了解?
2、知道为什么南湖菱没有扎手的角呀?(感受特别)
师小结:这与我们江南水乡的水质有关,还因为勤劳的菱农们在撒种的时候就经过精心的培育,咱嘉兴的南湖菱是独一无二的,也正因为特别,还带来了动人的故事。谁听说过?
师小结:味道好,又只有嘉兴都有,还带着动人的故事,果然是一道值得推荐的特产,外国客人如果在暑假后来,就正好赶上南湖菱上市的时间,可以大饱口福了。
师:说到当菜吃,南湖菱是一道很有嘉兴特色的菜肴,咱们到时候招待客人,可以推荐些什么特产类的菜肴呢?
七星:雪菜 在我们家,这是烧菜时经常用到的配料,特别是早餐的时候,怎么吃也吃不厌。
斜桥榨菜: 你们家常吃吗?考考你的知识,说出两种吃法?
(看似普通,只要用心栽培,也能成为特产)
文虎酱鸭、荷叶粉蒸肉等
杭白菊 :(健康的益友,特产历史悠久),看看,闻闻,品品。
老师现场冲泡一杯杭白菊,请学生闻闻。
问问谁吃过?味道怎样?(其实,杭白菊可不是普通的茶,它还是一种药材,对咱们的身体有益。)
谁想尝一尝? (现场品茶)
师:杭白菊早先的时候只有皇帝才能喝到呢,现在我们都能喝到,因为在我们嘉兴已经有好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了。走亲访友送上一些,带去健康,带去情意。英国客人如果带点回去,我们的杭白菊走得更远了。
西瓜:(体会特产给生活带来快乐)
说到西瓜你们都要流口水了,夏天的时候,是你的最爱吧,解渴,消暑。
师:说到西瓜,给你们看个宝贝。出示,欣赏西瓜灯图片。
师:你们看平湖人还在西瓜皮上雕刻了精美的花纹,西瓜皮成了漂亮的灯笼,每年的暑假,平湖都会举办西瓜灯节,哈哈,特产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娱乐,你看西瓜,好吃好玩,还有好看,真是享受啊。英国客人赶在暑假来,一定会陶醉。)
师(如果学生说到西瓜,到时候咱们要招待英国客人,顺势问还有什么水果想推荐给他们吗)
学生顺势再推荐其他水果,桃子、葡萄、蜜梨等,简单处理。
师小结:哇,这个好,那个也好,真不知道选择哪种了,到时就让客人们大饱口福吧。那其他呢,还有什么推荐?
点心类(不说到就不用了)
八珍糕、姑嫂饼 现场分发给几位同学尝一尝,味道怎样?
推荐了水果,菜肴,点心,茶水饮料,除了吃的,还有没有其他工艺类的特产?
乌镇蓝印花布:(特产显示家乡人民心灵手巧,江南水乡特色
展示:蓝印花布 模特走秀 工艺等画面。
看到漂亮的印花布,还有印花布做的帽子、衣服、工艺品,你为什么这么激动呀?印花布工人们真是心灵手巧,我们要谢谢他们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教师拿出蓝印花布头巾,给一学生带上。
桐乡羊毛衫 嘉兴丝绸 海宁皮革 (屏幕滚动播放特产的图片)
2、推荐了这么多富有嘉兴特色的特产,吃的,用的,玩的,你的心情怎样?(定格在外国人品尝等画面)
3、 小结:听了你们热情洋溢的介绍,我们的英国老师不仅知道了我们嘉兴有那么丰富的特产,而且一定也感受到了我们嘉兴人的心灵手巧,勤劳智慧。我们家乡的特产因为嘉兴人的勤劳智慧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
四、情感提升
1、或许我们的英国客人还会选购一些特产,带回去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分享,当这些特产随着他们漂洋过海的时候,他们带去的仅仅只是一种商品吗?还是?
(嘉兴的文化,嘉兴人的热情好客,嘉兴人的友情,江南水乡的特色^^^^^^
2、师顺接:带着我们嘉兴美味的特产,这是我们嘉兴民俗的缩影,这是中外友谊的桥梁,这也蕴含着我们独特的水乡文化。相信英国客人一定难忘这次特别的嘉兴之旅。是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怪不得很多来过的外地客人,忍不住夸赞嘉兴文化名城、鱼米之乡,真为我们是嘉兴人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