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 电子 原子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望答疑!

2025-04-14 19:13: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电荷有两个含义:
1、在微观上就是最小单位的电量的单位,有正负两种,比如:一个电子带一个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正电荷。
2、表示一个不占空间的理想的点,或一个可以忽略尺寸大小的微粒带电。比如某点电荷带有多少电量。点电荷上带的电不一定是一个电荷,也可能多于一个电荷。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至少一个以上带有一个正电荷的质子和0至若干个不带电的中子组合而成。
电子:是围绕在原子核外高速运转的带负电的微粒,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力使电子高速绕原子核旋转。

原子核与电子都非常小,按原子的大小来比喻,假如把原子放大成直径二十米的圆球,原子核大约有一粒绿豆大小。而电子则只有小米大小。

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电子上带有一个负电荷,质子上带有一个正电荷。质子是组成原子核的必须粒子,电子是核外绕原子核调整运动的粒子。由于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花,所以原子核对电子有强大的吸引力。是电绕核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当一个电子由某种力的作用与一个质子挤压在一起时,正负电荷就会中和,质子+电子就变成了一个中子。反过来一中子的质量也大约等于一个电子的质量和一个质子的质量之和,但并不完全相等。

1个电荷是没有质量和大小的电性,据说是由于组成电子和质子的微粒的旋转方向造成的电性相反。因此应该存在带正电的电子和带负电的质子。人们确实测量到了存在这样的粒子。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理论。

回答2:

如图,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是粒子,电荷是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它使基本粒子互相吸引或排斥。

回答3:

1构成粒子(原子 离子 原子团等)的中心核形结构 一般带正电 2电子是粒子,电荷是电量的单位3原子核带正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 因此原子显电中性。这些等到学物理3-1就会更加理解了 第一次回答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