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两个都有的刘备最终还是失败是为何?

2025-04-15 17:18: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原因有三:

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是由卧龙凤雏的老师说的

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而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司马微。在诸葛亮和庞统从司马微那里毕业之后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去处,作为老师的司马微自然着急。

当刘备前去司马微那里讨教的时候,司马微就适时的推销了两位弟子,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当然,司马微也不是无脑的推荐,他的学生他自然清楚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

二、庞统早逝,诸葛亮精力有限

在诸葛亮和庞统早期为刘备争夺天下的时候,两人联手合作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天不遂人愿,可能不想让这乱世那么容易就结束,庞统很快就死于战争中了。

失去了庞统的帮助,诸葛亮一个人虽然能力通天,但是也独木难支。顾头顾尾耗费了诸葛亮极大的精力。更在后来能够为诸葛亮分忧的人,都先后的死去。使得诸葛亮手下无人可用,最终独木难支,还是倒在了北伐的路上。

三、失去荆州

荆州是诸葛亮争霸天下的重要地方,诸葛亮的“天下三分计”中,就是要占取荆州和益州两个地盘,互相呼应,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在益州无人守卫的情况下,诸葛亮只好回去坐镇益州。将荆州交给关羽守卫,可惜关羽一代人雄,不肯低下头颅接受孙权的和亲,最终丢失了荆州,也让诸葛亮的“天下三分计”没有了根据地。

综合来看,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能够左右的,战争是一群人才聚集在一起相互合作,才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实力。而“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也只能算作夸大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话语了,不能算作世人对他们俩的认可。

回答2:

人的生命是有限制的,如果刘禅有刘备一半的能力,天下也不会让别人得到。

回答3:

因为在刘备的最后,他的卧龙和凤雏都已经身亡,所以刘备最终还是失败。

回答4:

因为凤雏死得早,还有辅佐刘备的另外两个关键人物孝直和子初也很早就死了。所以刘备最终失败。

回答5: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能力不足,离成功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