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资料来源于网络,文章有点长 ,或许对你有用,供你参考。 曾有人向一些特级教师调查过这个问题。其中有些人回答:不幸福!教师本是受人敬仰的职业,然而,为什么有的教师没有了幸福感呢?如何才能找回本应属于教师的幸福感呢?案例展示李老师回忆起他的一天,说道:“满脑子都是学生们在课堂上聊天睡觉的情景,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备课,结果,真正听课的学生没几个。晚上各班纪律成绩评比,我所带的班又被评为纪律最差班,我心里又急又气!现在的老师真是没法当了,每天都过得心力交瘁。现在的孩子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性格敏感。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一是一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对他们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虽然体罚等棍棒教育的确不应该,但现在很多情况是矫枉过正,应该管的也不敢管。就怕一旦出现问题,教师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再说说考试吧,很多老师比学生还怕考试,为什么?考试结果一公布,其实就是评价老师的时候到了。小到小学的一次期中测试排名,大到高考升学率,哪样不是在考老师?我自从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就没遇到过什么高兴的事,都说做老师的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幸福,我觉得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田老师说起她的工作时,说道:“在校园里,每天让自己快乐的理由和方法有很多。布置好一个整洁明亮的教室,快乐!上一堂令自己和学生们满意的好课,高兴!看全班同学做了一次好作业,满足!帮助办公室的同事也是一种快乐;把生活的感悟与朋友们分享还是一种快乐。我发现,走近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快乐。我会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我会很快成为他们的死党和知音。学生的成长又会给我带来新的快乐。我庆幸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我感谢我的学生让我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问题解析作为一名教师,无疑要像李老师一样面临这些挑战与压力。然而,一路走来,真的只有那些让我们头疼的事吗?目前学生管理的确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同了,但在这种与学生互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你有没有感受到孩子们的活力与纯洁?考试成绩的确是对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评价,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成果,了解了自己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是不是一个优化我们教学结构的机会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同样会有和田老师一样的经历,然而你在留意生活中的美景吗?作为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研究中体验到巨大的幸福感。然而有些教师总是盯着学生的错误、教学的失误、制度的不足等消极面,而忽视了教育事业中那些美好的片段。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把注意力放在问题与不足上,真的可以使我们获得成功、接近完美吗?这种做法的确有帮助,但不是最有效率的。积极心理学的学者们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们找到世界各个领域里的杰出者,然后去研究这些精英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们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可见,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物上,能够使我们在成功的过程中事半功倍。老师们,在教书之外,你是否有心情在灯下静静地读你所喜爱的那本书,并将你的读书心得用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来分享你的文采和快乐?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学生们正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琢磨着给你起个什么可爱的绰号?你是否体会到每天相同的你或每天不同的你3年后对你的学生们影响有多大?你是否在闲暇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聊天,聆听他们的心声和烦恼?你是否有过和同学们PK五子棋的经历……这些生活中的小幸福,你错过了吗?专家解读自我改变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傅宏那些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手段的人,会更多体验到来自职业的压力;只有热爱并将其视同事业的人,才能更多体验到愉快。作为教师,要习惯于用一种感激和满意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从这一角度去看待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我们心理健康的对立面,而是我们滋养生命、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途径。压力与快乐能否统一教师的快乐、幸福,与日常工作的负担和压力是一对矛盾,只有化解压力,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说到心理健康,快乐、幸福恐怕是不可或缺的。有学者在反思健康长寿之道的时候,发现那些长寿的老人普遍具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而当说到教师,除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的赞美之词外,还免不了会提及“辛勤园丁”,或者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之类的词汇。从这个意义上讲,快乐、幸福更应该被理解为人们的一种良好祝愿。现实生活中的教师更多的是快乐与痛苦、幸福与艰辛并存。很多人曾援引李商隐的诗形容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一位勤勉敬业的教师,其精神上势必也是充满负荷的。这样看来,教师的快乐、幸福与压力似乎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化解压力,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不过,在做出这一结论之前,不妨让我们先看看压力到底是什么。从压力的基本形态上看,它首先是一个物理学现象和躯体的感受。譬如,当胎儿在母体内成长发育时,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自然分娩时通过狭窄的产道,更是一个需要经受巨大压力的过程。科学家发现,婴儿出生时被挤压的过程,就像是一次躯体和心理的按摩,有助于激活其全部的心理生理功能,增加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耐受力。统计数据也表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比剖腹产的孩子总体上要健康一些。看来,压力本身并非全都是坏事,事实上,适度的压力常常会驱使个体更加努力向上。说到压力,人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那些导致压力的压力源,譬如工作中面对的教学、评比和晋升的竞争,生活中面对的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冲突。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压力,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同样不愉快的体验。这就好比挑担子,有些人对一百斤的重量已经感到难以承受了,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并没有太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试图通过改变现实处境来缓解压力的做法经常是行不通的。明智者的解压之道通过改变自己来更好地顺应压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教师要将工作视为滋养生命、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途径。自我改变对于缓解压力的价值可以从高远和现实两个层面来理解。从高远的层面看,作为从事育人事业的教师,应当首先学会完善自我,努力成为热爱生活、勇于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就育人事业。现实派心理学大师威廉·格拉瑟曾经说过,那些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手段的人,会更多体验到来自职业的压力;只有热爱并将其视同事业的人,才能更多体验到愉快。对待生活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在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实现的层面上去反思我们的职业,从人的发展而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职业,才能以生命激发生命,职业才不会成为我们的异己力量,不会成为我们心理健康的对立面,教师才能焕发真正的活力!意义疗法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尔认为,人对意义的寻求是其生命的初级动机,而不是本能驱力的“二次合理化”,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创造性力量,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意义是稳定的,具有基本的适应性,用于指导人生,使人生选择简约化。生命意义是独特而具体的,必须而且能够由个人独自实现;生命意义没有统一答案,不同的时空可能有不同的人生意义。就如同问“下棋时,哪一步棋才是最好的?”是无法回答的。生命意义体现为人生的价值观,价值观并不空洞,在生活中,遇到诸多的选择问题:义与利、情与爱、生与死,等等,如何选择便反映了你的人生价值观。从现实层面看,教师要习惯于用一种感激和满意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我们的职业给自己带来了多方面价值:经济、游戏、情感、回归价值等,其中的核心是生命价值。职业是我们生命力外现的一个最重要的侧面,是我们成年以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们的生命质量。从这一角度去看待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我们心理健康的对立面,而是滋养我们生命、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途径。如果能够把上述视角看作是教师心理保健的基本出发点,那么,尽情工作、快乐人生,高质量的生活也就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亟待关注教师应以更加人性的方式面对工作以及与学生的关系,防止过于在意外在评价而迷失自我。教师首先是人,是有着生命活力、创造才能的人,然后才是教师。我们的学生是人,是有着无限生命潜能、多种发展可能的人,然后才是学生。当然,教师的工作中肯定有苦的一面。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指导去学习,能够成人成才,可他们有时似乎不理解教师的苦心;缺乏领导、家人支持,会让教师有孤独感;很多时候,教师也会“苦”自己;过于介意外在评价容易迷失了自我;完美主义等,长期累积,如果缺乏有效应对,就可能对工作感到倦怠。有学者于1974年提出工作倦怠一词,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投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后来有学者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已有的一些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都提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亟待化解。(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一线声音渴望心灵的自由飞翔“焦虑”之痛南京市小营小学 徐红飞为人师已十几载。从20出头的愣头青,到近40不惑;从无牵无挂的背包族到如今的上有老下有小;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市区骨干;从工作之初的满不在乎、充满激情到现在的患得患失,倍感压力。月下漫步、骑车游黄山或是打场球,喝点啤酒,看场电影,已然是过去时;披星戴月,急急匆匆,忙忙碌碌正是现在进行时。因为是骨干,每学期都会有各种公开课。一旦接到任务,便开始烦躁、焦虑。同事笑曰,你都上过多少课了,还怕这个?同事这么说,我知道是在安慰我。其实我有太多怕公开课的理由:上什么内容?很多课大师们都曾经上过,自问无法超越。怎么上才有新意?怎么上才符合领导的要求?失败了怎么办……查资料,做课件,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自己满意也许并不够,直到领导满意为止。知道课的问题出在哪里还好,就怕领导说你的课有问题,自己却不能领悟,或是你不够认同,但只能按照领导的意思去上。何去何从?焦虑、揪心。上完课,遇到同仁,熟悉的都会说一声:你解放了,好好休息一下。我喜欢教学,喜欢一门心思地教书,这本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所在。只是,太多时候我没有“一门心思”的自由。我想一门心思地备课,学校却提出要按照规定的形式,备课前填一堆不必要的表格,进行一系列的教材分解或是学生分析。我想一门心思地上课,突然接到这样那样的通知:学校要迎接这个比赛,那个检查,所有同学或是部分同学要进行排练、演出……有一个学期,自己的语文课竟叫停6次,其他老师下午的课被叫停的当然更多。有活动也罢,只是自己也得跟着学生,什么事都做不了,原本的教学计划、作业安排一起泡汤。一次,自己课正上得好好的,一名学生突然跑来通知:校长让某某几个学生下去排练。我心头火起,按捺不住,大吼一声:这堂课没有下课,谁都不准出去!“通讯员”吓得掉头就跑。课是上完了,但心里“窝”的慌:这样目无校长,如何向校长、同事交代?这样在学生面前又树立了什么榜样?这样做,后果又如何?如此这般,焦虑之痛,何时能了?压力如何转为动力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 董云家有小儿,新学期将上幼儿园,从报名的那天起,我便为之忧心忡忡。第一次要把儿子托付给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几位老师,着实有太多的担心。那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一一进行悉心的照顾,况且集体生活本来就需要孩子去积极适应,学会自理。作为教师,这些道理我全都明白,但还是会不由得在心中希冀。我希望能遇到特别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真正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热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成长信息,给予关怀,给予鼓励。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安全、健康等方面细心而耐心。我希望能遇到特别有智慧、有能力的老师。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是神圣的,孩子们愿意亲近,愿意遵从,愿意模仿,所谓“名师出高徒”,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老师的智慧引领下,孩子的成长会更为健康,对潜力的挖掘也会更为科学有效。我相信,优秀是可以“熏”出来的。我希望能遇到内心特别纯净、高贵的老师。一个内心纯净而高贵的老师,一定会活得快乐而简单,对信念的追求也一定会热烈而执著,没有那么多的功名利禄心,在现实面前很容易满足,对待教育,对待孩子,有平和而淡然的心境。我希望能遇到特别有公德心、善于合作的老师。一个富有公德心,善于合作的人,一定是内心强大的人。在这样的老师引领下,孩子会成长得更坚强,更有底气,更为人所喜爱,也会更有生命价值的追求。由此,不难理解家长们对老师的诸多要求,将心比心,更加严格自我要求,压力便油然而生。这些压力,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正像那句话所说“做教师是良心活”,因为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便会自发自主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修养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人格。当然,教师的压力还有很多是来自外界的。但如果都能“将心比心”地去体会,压力往往可以转化为动力,如此一来,内心便会找到平衡的支点。不可承受之重南京市清水亭学校 庞芳有一个很微妙的现象:教师外出时,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往往在初次见面或简短交流后便可判断出其身份,仿佛脸上贴着标签。为什么会这样呢?“以貌取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脸色苍白或呈暗黄色,时常皱眉形成的“川”字纹相对明显。尤其是教师一旦退休,整个人便迅速衰老。教师是一种“劳心”的职业,而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使得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得严格要求自己,每日谨言慎行。长期积累下来便形成了习惯,习惯可以改变人,形成了特殊的群体外貌特征,使人一目了然。“闻声识人”。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长此以往,动不动就训人而不自知便形成了教师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参加社交活动时,要么清高孤傲不苟言笑,要么言谈之中斟词酌句,要么好为人师滔滔不绝,往往使人觉得难以接近,令人敬而远之。教师也和常人一样,需要社交,渴望获得职业以外的社会认同和生活愉悦。可是,当自己身上被贴上了“标签”,当周围的人以一种另类的眼光看待这个群体,便难免使人有芒刺在背之感。久而久之,社交的圈子狭窄成了一线天,职业特殊性愈加突出。当今的教师,被要求一专多能已是不争的事实。家长要求教师,既要能使孩子获得好分数,又要能使孩子学得轻松快乐,甚至还要能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学校要求教师,既要能上好课,也要能搞科研,还要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要求自己工作之余更应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希望教师能替代一切职能--不仅是职业的,还包括家庭、社会的。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面临着怎样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一切,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让人逃无可逃,几欲窒息。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迫切期待有朝一日能挣脱这张无形的网,飞向更广阔自由的天空。校长声音她们为何从不倦怠■黄秋生孙老师和郭老师亲密无间,胜似姐妹。她们同龄,多年来工作在同一所学校,也常常教同一个年级,同一门学科。郭老师是一个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人,她追求的是诗意的理想课堂,是精彩的完美人生。一路走来,虽也有曲折,但很顺利地达到了教师生涯的辉煌顶峰。在教育这条路上,她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直到现在,还不曾远离三尺讲台。她真心地欣赏每一个孩子,在她的眼里,什么都是美的、诗意的、浪漫的。美景处、名人旁、课堂上、讲学中……到处都留有她的倩影。孙老师是一个普通的小学女教师。一年又一年,所任的班级质量名列全年级前列。教学上,她用智慧把所任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她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她乐得做一个“懒”教师。生活中,她的人生哲学就是做一个“好”教师,而不是“名”教师。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工作,她绝不带到家里。没事上上网,与班里孩子的家长神聊,轻松了解学生情况;有空逛逛街,做做美容;回到家听听音乐、看看书、练练瑜伽,相夫教子,小日子过得自在滋润。她们俩都有厚实的文字功夫。郭老师一支笔出神入化、文采斐然,有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将教育思想演绎得诗情画意、入木三分,她离教育专家已经渐行渐近;孙老师的笔却肆意、天马行空,对爱情、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因为她生花的妙笔,粉丝一串串。在探讨教师心理压力这个问题上,我们从孙老师和郭老师的故事中可以得到哪些启迪呢?她们有着自己的追求。郭老师有着博大的教育情怀,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一个小的目标,一步步地走,渐渐地走到了完美教师这一步;孙老师的目标是做一个好教师,过平常人的快乐日子。当她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她们是幸福的。她们不将自己的“短”与对方的“长”来比较。郭老师虽然是特级教师,但没有别墅;孙老师有别墅却不是名师……她们都以自己所拥有的而自豪,她们远离了抱怨的世界,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世间不平和不公正之事。她们都在享受着自己的生活。郭老师因为工作,常常深夜爬起来写作到凌晨,是一个痴迷的工作狂,苦中有乐。孙老师喜欢的是自在、轻松、舒服的平常人家的小日子,感觉好才是真的好。悦纳容人。虽然孙老师和郭老师志趣不同,身份有别,但她们同在一所学校。空闲时,她俩常常一起逛逛街,聊聊天,吃吃茶……既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排解了生活中的不少忧虑,也增添了一份生活的乐趣。她们也苦,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郭老师是一个特级教师,每天像个陀螺似的忙碌着,但是她仍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孙老师是一个家长尊敬、孩子喜欢的好老师,她很会忙里偷闲,就连那个“懒”文章也做得特漂亮,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也因为老师的别出心裁而时获欣喜。我一直在想她俩为何没有职业倦怠呢?原因就在于郭老师是在享受工作,她是一个完美的教育工作者;孙老师是在“玩”工作,她把工作变成了一种“游戏”。她们有这样的好心态,自然在工作中会享受到快乐和幸福。(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校长)
要为教师创造一个愉悦、宽松、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缓解保健。第一、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是关键。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是社会问题在幼儿教师身上的折射。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是人生最重要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充分说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祈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只是喊口而已,应真正投入人力物力,支持幼教事业发展,要真正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同等对待,要多做宣传,让社会各界认识幼儿阶段最主要的是养成教育,是在帮助幼儿获得学习准备,掌握社交技能,习得社会规范;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一生。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请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关心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经济、生活待遇等。第二、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必要。幼儿园要突出人文环境建设,要营造平等对话的空间和温馨的工作氛围,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幼儿教师及时给予疏导,为其缓解压力;引导教师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要充分认识到: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教师正视现实,找准位置,保持健康心态,迎接挑战。幼儿园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师思想状况,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一是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在工作上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交流活动,使教师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满足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建立奖励机制,通过评先树优活动,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满足教师的生活需要,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要,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落实教师的福利待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教师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四是幼儿园要不断提高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以积极的态度化解压力。五是幼儿园还要致力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精神环境,使教师生理和心理宽松、愉悦。对于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要认真解决,又要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检查考评教师保教工作情况的同时,也要关心教师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心理困惑,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
嘿嘿,是被小孩子气的吧,我妈让我读幼师幸好我没读,呼呼~~~转行吧!
备课和教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