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是怎么一回事?

2024-11-30 05:33: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历史背景:

(1)四川移民: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张巡抚还在奏折中提及了一些移民办法。康熙皇帝接二连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召集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汇报,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2)移民措施: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

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3)陕南移民:陕南包括如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

扩展资料:

【入川形式】:

一是奉旨入川。当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基层的实施部门采取武的办法强行捆押方式,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入川,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相同。

二是求生存入蜀。如著名作家艾芜的祖先原籍麻城孝感乡,以种田为生。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最终选在成都府的新繁县与彭县交界的平原上掏水沟插占务农。

三是经商入蜀。清前期湖北与邻省四川的贸易十分方便,有的就近入蜀定居。

【形成原因】:宋金战争、农民起义、清初战乱、瘟疫灾害。

【影响】:

正面影响:三百多年前的“湖广填四川”给四川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四川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甚至四川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同化力也正是来源于厚重的移民文化,这些外省移民还成为多数四川人的先祖。

负面影响:资源破坏、物种消失、旱灾频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湖广填四川

回答2:

第一次是元末明初的时候,北方地区狼烟四起,战斗频繁,南方的湖广、江浙、江西、广东也是动乱不断的。在当时只有地处西南的“天府之国”四川偏安一隅,未受过战争的摧残。特别是在徐寿辉在湖北大起义以后,四处出击。湖北、湖南的很多老百姓纷纷逃往了四川。

四川古称为蜀地,与重庆合称为巴蜀,在先秦时期曾经分别存在过古蜀国和古巴国。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年间,巴蜀地区有众200余万。至南宋时期,人口已经突破了1千万(《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但自公元1234年起,随着蒙古骑兵对四川的连续入侵,当地人口大量死亡,赋税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经过明朝时期的恢复,到了明神宗万历6年(1578年)时,官府登记在册的四川人口(包括重庆)已恢复到300万。但由于明末的张献忠起义和清军入关等因素,巴蜀人口再次下降。《四川通史》记载的清世祖顺治18年时,四川在籍人口仅余1.6万户,总数不到10万人(一说为60万)。由于战后人户稀少,田地荒置,四川呈现出了“虎迹狼蹄多于人迹,千里幅员,大半黄茅白苇”的凄凉景象。

听老辈人说过 两广人填四川 江西人填湖北 陈家老族谱有记载 清顺治二年 屠杀湖北人的凶手 是李自成 因为李自成第一次造反 在湖北被打败 被俘虏 明朝主帅是赣豫总督陈其瑜 (江西大宁府)他就是我的老祖宗 我就是他的第十四孙 在押送李自成到朝廷的路上 李自成 在宜城与襄阳交界处逃脱 陈其瑜 被崇祯问罪斩首 后来李自成灭了明朝 成了大顺永昌皇帝 对湖北人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和报复 破坏明朝皇帝祖坟 明显陵 安陆府五万户 杨店集 一千户 洞庭湖以北 鸡犬不留 全部屠杀一干二净 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这就是明朝末年的悲剧 传至我 老年人提起这一话题 都害怕。

我赞成有这段历史,我的家族谱记载的是广东乳源县在清朝初期进入四川邻水县入驻。从入川祖到我这一辈是十辈,最多的有十五辈了,辈分排列为:上世良有道,廷献绍恩龙,知道我的姓氏吗?

回答3:

  “湖广填四川”,人们一般理解为移两湖之民,入川垦荒。细究起来,此说并非全对。“湖广填四川”,其实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湖广”,作为省一级行政区域名称,早在元代就开始使用。公元1312年,元朝设置了十一个“行省”。这十一个行省即:辽阳、岭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河南、征东。“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这十一个“行省”,管辖着元王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国土。当时的“湖广行省”,治武昌路,地盘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以及贵州、海南、广东、广西。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南北两京外,将天下分置为十三个布政司,分设在江西、浙江、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西、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及云南。虽然“行省”改名为“布政司”,然民间俚巷,称呼依旧,老百姓俗称之为“十三省”。
  明代的“湖广布政司”,只辖湖南、湖北两省,地盘较元代大大缩小了。
  清代地方官制较明代略有变革,总督,巡抚在明代系临时差遣,至清代始被固定下来成为省区一级的最高长官。后来,清廷将天下分为八督十八抚,八督为: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十八抚为: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陕西、贵州、甘肃、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新疆、台湾。通称为十八行省或十八省。康熙以后,直隶、四川两省只设总督而无巡抚。清代的总督,一般辖两省,如川陕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都是辖两省者。亦有辖三省或三省以上的。清代的“湖广总督”,所辖之区仍承明制,只有湖南、湖北两省。
  民间所谓之“湖广填四川”,说的便是将湖南、湖北两地百姓填川移民,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而广义的“湖广填四川”,所指包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山东、云贵等地的移民。据清末《成都通览》记载:经“湖广填四川”入成都籍的“成都人”,皆系“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贵10%;江西15%;安徽5%;江浙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对这种现象,清末流行于世的《锦城竹枝词》有句云:“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乾隆巴县志》在记录这段历史时也说:“巴渝自奢、献频躏殂龋图掖嬲吒枪选懵i锄里泯,亦鲜土著。十二里刀耕火种,楚、豫、两粤之为多。”这段文字,将川人锐减全咎于奢献之乱,固然有些太偏激。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湖广填四川”者,除湖南,湖北人外,还有更多的是豫,粤等省人。
  至于填川移民,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之说,这是不足为凭的。清初的麻城,不过是一小县城。孝感乡,那就小之更小了。即便尽乡以行,都是不可能填足四川的。造成此说流传,深入市井,内中因素是多方面构成的。首先元末明玉珍入川十万兵丁大多为隋州人,麻城人,早已定居巴蜀;二是张献忠攻麻城,曾得降众五万七千人,这批降众及湖北省内的壮丁被合编为“楚营”,也辗转入川,其中大部分归农落业为民,张献忠由湖北入川时,对外号称“六十万大军”,张兵败后其大部亦落籍四川;三是清初填川移民以湖广人最多。各省入川移民多是先聚湖北麻城孝感,再西上入川。故此,填川移民,冒籍麻城,充数孝感,以求庇护,盛行一时。“湖广填四川”,全川不见有川人,川人均系源自麻城孝感之说,便流传开来,历时至今!
  清代两江、两广、湖广
  两广:
  两广同样不是单独的地名,主要指两广总督,他管辖广东省、广西省(现广西壮族自治区)。
  两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迁回驻广州。
  光绪三十一年起,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
  两江:
  两江不是单独的地名,主要指两江总督,他管辖江南、江西两省。康熙六年(1667年),因江南省人多物阜,遂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分别取名于境内之重城江宁(今南京)、苏州和安庆、徽州的第一个字。此后,两江总督即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至于其衙门,一向设在江宁,即今之南京名胜“总统府”(煦园)所在。
  两江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由于清初江苏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
  该职的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该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
  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三年,江南、江西两度分置总督,不过在康熙四年和二十一年两省同归两江总督管辖
  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
  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
  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
  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
  自同治五年,历任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两广:
  两广同样不是单独的地名,主要指两广总督,他管辖广东省、广西省(现广西壮族自治区)。
  两广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
  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迁回驻广州。
  光绪三十一年起,两广总督兼任广东巡抚。

回答4: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重庆、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四川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回答5: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