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学生能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3、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耳朵的结构和声音传播到耳中的过程。教学难点 利用实验进行模拟耳膜振动,并且能分析实验。教学准备 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课型新课主要教学方法 实验授课和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3)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1)分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相同条件不同条件橡皮膜振动情况猜测实际声音制造点到橡皮膜的距离相等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振动明显振动明显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振动不明显振动不明显制造的声音强弱相等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近振动明显振动明显接受的声音距离橡皮膜较远振动不明显振动不明显我的发现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传到鼓膜,鼓膜会产生不同的振动(2)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听觉的形成声波 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大脑中的听觉神经 听觉五、总结、布置作业 回顾复习知识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并交流反馈分析实验用“振动明显”或者“振动不明显”来描述。板书设计 3.61、 耳朵的结构2、 听觉的形成声波 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大脑中的听觉神经 听觉教学反思
在一个厅堂内,你听到的声音总是包含有两部分:直达声与反射声。直达声特性:由发声体通过空气中直线距离传达到听众,因而音量最大,到达时间最早。反射声特性:由厅堂四壁、天花、地板(简称厅堂六面)及厅堂内所有摆设物体多次反射的声音组 成,延续时间长(因而也称混响声),信息量丰富(多面反射,多次反射),受反射面形状与材质的影 响,因而带上了厅堂特有的声音特性,所以,反射声特性也称“厅堂声音特性”或“厅堂混响声特性”]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波。它在空气中传播到达外耳,在通过外耳道时,对语言清晰度特别有意义的3000赫兹频率左右的声音,会得到放大。声波振动鼓膜带动听鼓链运动,并使耳蜗卵圆窗振动。由于鼓膜和卵窗的面积比和听鼓链的杠杆作用,声音又一次被放大。卵圆窗的振动使耳蜗内淋巴液移动,淋巴液的移动,使相应毛细胞发生摆动。毛细胞将机械运动转换成电冲动传给附近的螺旋神经节,经由听神经向听觉中枢传递,我们便听到了声音。这是声音的气传导,是正常人最常用的。另外声音通过振动人的骨胳,也可以使耳蜗淋巴液移动,摆动内耳毛细胞,产生听觉,这便是声音的骨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