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四种基本自然力是根据作用强度的影响来安排的:强力、弱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
强力:强相互作用时的力,主要有原子核核子间的作用力、组成核子的夸克等一些相关的力,核力的作用力程是很短的,在飞米量级〖10^(-15)m〗;但也有报道说有长程的强力作用。
弱作用力:弱相互作用中的作用力是强子和轻子之间的作用力。例如,β衰变中的力就是短程力。
电磁力:由静电力产生的力;库仑力、磁力等,是一种长期力。
万有引力:质量之间的力,方向是万有引力,远距离的力。
例如,一颗行星的形成最初只是一些尘埃,由于质量原因,从尘埃到微粒,这些尘埃被引力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小颗粒之间的摩擦产生静电。库仑引力比引力有更大的作用,这使得粒子更快地被包裹和结合。最后,粒子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大。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原始行星形成了。
扩展资料:
1、强核力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目前所知的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10^(-10) m 范围内)。
最早研究的强相互作用是核子(质子或中子)之间的核力,它是使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作用。强核力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
当两个粒子贴近时,强核力几乎消失。这种现象称作“渐进自由”。
2、弱核力是造成放射性原子核或自由中子衰变的短程力,作用于所有物质粒子,而不作用于携带力的粒子。
3、电磁力是电荷、电流在电磁场中所受力的总称。也有称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的力为电磁力,而称静止电荷在静 电场中受的力为静电力。
4、引力:引力所有物质,之间互相存在的吸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如果距离过近会产生一定的斥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4大基本力
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按作用强度效果排列有:强力、弱力、电磁力、万有引力。
强力:强相互作用时的力,主要有原子核核子间的作用力、组成核子的夸克等一些相关的力,核力的作用力程是很短的,在飞米量级〖10^(-15)m〗;但也有报道说有长程的强力作用。
弱力:弱相互作用时的力,强力是强子之间的力,弱力是轻子之间的力,比如β衰变时的作用力,是短程力。
电磁力:由静电作用产生的力;库仑力、磁力等,是长程力。
万有引力:是质量间产生的力,方向都是引力,是长程力。
比如星球的形成,最初只是一些尘埃因为质量原因通过万有引力结合在一起,从尘埃到颗粒……这个过程中,小颗粒之间摩擦产生静电,库仑引力比万有引力的效果更大,这就使得颗粒之间更快速地包裹、结合在一起,最后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大,两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原始的星球。
引力:凡是有质量的物质都会有这种长程作用,主要为吸引(反物质不知道),与作用物质质量积(成正比)和作用距离(其平方成反比)有关。
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最早观察到的原子核的β衰变是弱相互作用[1]现象,凡是涉及中微子的反应都是弱相互作用过程。
19世纪末,物理学家发现,有的原子核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后来发现,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还有另外一种基本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weak interaction)
自然界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简称弱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基本粒子之间一种特殊作用,它和强相互作用,电磁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并成为四种基本作用力。由于弱相互作用比强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强度都弱,故有此名,其作用范围比强相互作用还要小。
有两种弱相互作用,一种是有轻子(电子e,中微子ν,μ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参与的反应,如β衰变,μ子的衰变以及π介子的衰变等;另一种是Κ介子和∧超子的衰变。这两种弱相互作用的强度相同,都比强相互作用弱10^12倍,相互作用时间约为10^(-6)~10^(-8)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