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经济到来
在中国,付费订阅、与专家在线互动等网络直播,被统称为“知识付费”经济。去年中国这种经济规模达73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付费播客,主要是消费者直接为在线内容付费。中国民众迫切渴望获取当代重要信息,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需不断更新个人技能,中国手机支付更便利,中国社会普遍存在“担心落伍”的心态。
拥抱知识经济——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的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也极大地改变了各国的地位。而中国的科研投入在全球科研开支中的占比呈井喷式增长,如今已超过了20%。同时,90%的中国人认为人工智能对社会有好处。
在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的大环境下,喜马拉雅FM和知乎等平台聚集了大批粉丝,但是基本还停留在一次性买卖课程和讲座的阶段。下一步,领头企业需要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才能留住客户,比如提供个性化课程推荐或督促其完成学习。
知识付费产业呈现持续向上发展趋势
2016年被视为中国知识付费元年,经历了持续1年多的火热,一大波知识付费产品抢占资本市场,整个行业呈现快速成长、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网络视频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为0.98亿人,同比增长93.8%,预计到2018 年用户规模将达到2.92 亿人,细分来看,目前视频付费已成为常态,截至2016年底,国内视频有效付费用户规模已突破7500万人,同比增长241%,预计2017年将突破1亿人;音乐付费习惯渐成,2016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 4.72亿人,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将近60%。
2015-2018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在线视频付费用户各年龄段分布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从内容生产方面上看,优质内容不断深耕细化,垂直化内容生产越来越丰富,呈现出专业化趋势;从知识付费产品的形态上看,平台型产品、内容型产品、工具型产品都在不断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
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分析预测
近年来,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内容生产去中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内容产业相关赛道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为49.1亿元,同比增长近三倍。伴随着市场教育程度逐步提高、愿意为优质知识服务付费的人群基数不断增长,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235亿元。
2012-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统计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支付普及,知识经济呈现井喷式发展,为知识“买单”已成风潮。资本市场也广泛布局,助推知识付费“黄金时代”的诞生。虽处于“黄金时代”,但知识侵权、虚假课程、违规营销等一系列乱象,为知识付费产业长远发展埋下隐忧。
知识付费风口将持续
各大平台的不断加码、创业者的不断涌现、资本市场的不断入局,大幅助推了知识付费市场的“野蛮生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截止到2017年底,知识付费用户达到1.88亿人。预计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到2.92亿人。到2020年,整体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可以预见,知识付费“风口期”还将持续。
知识付费异军突起
知识付费现象不仅因为技术进步和传播形态改变,更是当前社会知识需求的爆发。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形成了广大潜在的知识消费群体。在广泛的需求与繁忙的工作之间,通过新媒体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得知识成为必然选择,知识付费也因此风生水起。
同时,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众的知识消费实际上也在升级。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