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是有天赋的,怎么发现孩子的天赋呢?

2025-04-01 13:48: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生活中,感动、亲情、友情、爱情、痛苦、忧伤、挫折、困境,犹如人生的老朋友,常常伴随左右。面对痛苦、忧伤、挫折、困境的人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另一种是被动承受,只有主动迎接的人,人生才会活得精彩。

那么,如何才算是带着爱,在陪伴中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赋呢?

首先,不为孩子的兴趣设限,给孩子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有些父母觉得,既然孩子大部分的兴趣爱好都是心血来潮,并不是真正的天赋潜能,那是不是说就意味着没有必要为这些兴趣爱好买单呢?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喜欢踢足球,希望他的妈妈给他买足球、足球服、足球鞋等。刚开始,她还会给儿子买。但是,很快她就觉得,踢足球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钱,不愿意再为儿子的足球兴趣投入了。后来,他的儿子又想学吉他,她说儿子不务正业。最后,她反而说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有才华,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没有一方面突出呢?事实上,她不知道,正是她自己对孩子兴趣的设限,扼杀了孩子展现天赋的机会。

对孩子的兴趣尽可能提供完善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对孩子最好的陪伴,也是发现孩子天赋最快捷的手段。

其次,保护好孩子的天赋潜能。所谓保护,就是你要带着爱去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天赋潜能,而不仅仅是功利性的去评判它,或者要求它。孩子的心是最单纯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一切判断都是根据自己内心感觉而进行。一旦父母带着功利性去影响他,他就有可能因为压力而放弃。

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都在犯同样的错误,一旦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具有独特的天赋,就会像发现一支潜力股那样,把所有的关爱和支持都当成是投资,期待着丰厚的回报。如果孩子变现的不如预期那样好,就会责骂孩子,甚至怀疑孩子的天赋。这样的父母永远不可能成就孩子,只会摧毁孩子。所以,如果你已经发现了孩子的天赋潜能,尽可能的放下心中的功利,以一颗充满爱得心去支持他、陪伴他。不去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起初父母不希望她学习音乐,可小肖邦四岁边表现出对钢琴的热爱,父母这才意识到肖邦对钢琴的敏感,才让小肖邦从师学琴。19岁的时候他便创作出《钢琴协奏曲》就已经为众人所知了。身为父母不仅要养育子女还要对子女平时的言语、行为进行观察,以便帮助孩子找到成才之路。但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总是会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类型为:

音乐天赋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歌声音阶准确、音色甜美的时候,无疑孩子对音乐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无疑是告诉家长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

认识自我的天赋

有的孩子很擅长将自己的言行举止跟情感相联系,并且能够对别人做的事情作出正确的评议,这种就是人们通常称之“认识自我的天赋”

逻辑天赋

当孩子能够经常提出逻辑性很强的问题时,又或是将人、事、物的种类以及先后顺序表达的异常清楚的时候。这都是在告诉家长孩子在逻辑上有天赋。这时候父母就可以注意着重培养孩子的天赋了。

认识他人的天赋

有的孩子总是异常的敏感,能第一时间察觉父母亦或是周围其他人的情感变化。这就说明孩子在认识他人这方面有着天赋。

每个家长都注意观察下自己的孩子具体是具有哪一种天赋,若发现到了,就可以按照这种天赋进行引导,并且对孩子的天赋进行培养。但是对天赋的培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强迫孩子

虽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这异于常人的天赋,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对这种天赋就是有兴趣的,所以作为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让孩子的天赋成为爱好而不是一项技能。

2.忌三心二意

有些父母自己做事情都没有长性,没有计划。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面也是如此。今天看着钢琴好,明天看着小提琴好,就让孩子去学小提琴。改天又看着笛子好,又让孩子去学笛子,结果孩子最后什么都没有学会。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数感,就要充分调动起他的五感,而且还要了解哪个时期、哪种感觉是最强势的。

比如0-3岁,孩子是触觉领先,视觉配合;

3-6岁是视觉领先,触觉渐弱,转为配合;

6-9岁听觉逐渐强势起来;

等到9-12岁,则基本稳定为视觉领先,听觉第二,触觉排最后。

“在小学里,很多老师会抱怨男孩子好动,其实这是因为他的触觉学习能力还未退化,所以反而应该鼓励他多动手,进一步激发他的数感。”

如此看来,把握孩子的数学关键期,发现孩子的数学天赋,运用科学的启智方式,才能真正让天赋自由!

那么,家长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课程福利

中国奥数第一人即将开讲:如何发现孩子的数学天赋?

课程大纲

1.孩子天生会数学

2.数学源于注意力

3.数学天赋表现在哪里?

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在孩子提出的问题中在手眼配合上在吃、睡、动上……

4.强烈的数学意愿哪里来?

分享嘉宾

回答2:

孩子一般都会在某方面表现异于常人的潜能和天赋,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学习中流露的。天赋的早期表现有如下三种形式:(1)偏爱。对某类事物发生兴趣,特别偏爱。例如特别喜欢图画,或专爱磨墨弄笔,或热衷于使弄乐器等。这种偏爱与其他行为相比显得十分突出。
(2)敏感。对某些事物特别敏感。例如:一听到音乐便会专心致志地听;一听到书刊出版消息便会寻求购买;一听到某项讲座便会争先去听等。这种敏感与其他行为相比显得十分专一,具有一定的特征。
(3)探索。对某些事物会锲而不舍地探索。例如专门喜欢钻研数学,特别爱好化学实验等等。此外,探索还有另一种表现,即对某一题材的内容会不厌其烦地询问,或者凡是有不明白的事总要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