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水袋敷会好点
痛经的原因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2.痛经的饮食调养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摘自:求医问药网 http://www.jk58.com)
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在一般情况下,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轻度的坠胀感,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当疼痛严重,甚至到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药的时候,就属于病理状态了,医学上称之为痛经。因为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叫继发痛经。生殖器官未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叫原发痛经。
原发性痛经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宫内膜和血液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疗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经来潮的时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的药物,如消炎痛或乙酰水杨酸,以缓解症状。继发性痛经的病因较复杂,如子宫颈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异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经。需要进行系列的检查才可以确定原因。
原发性痛经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有的继发性痛经就会对生育产生影响,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异常等。很多大医院的妇产科都可以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建议你仔细地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给你几个痛经的中医食疗方
若月经来时肚子不舒服,可用热水袋热敷,还可喝些生姜红糖水、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肾功能、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关,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热。痛经者平时应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佳。以下是几个痛经食疗方:
1.气虚血弱型,羊肉炖当归北芪:当归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汤。
2.肝肾亏损型,川芎丹参煲鸡蛋: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3.寒凝血淤型,生姜红糖水: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当茶饮。
4.气滞血淤型,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5.湿热蕴热型,丝瓜红糖汤:老丝瓜250克洗净切碎,红糖适量,煎汤趁热喝
治疗痛经的方法 痛经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
本病的发生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久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此外,亦有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宫位置过度不正而发生痛经的。
[方一]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
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
[方二]
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
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三]
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I疗程。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
[方四]
阿胶、杜仲各15克,陈艾10克,净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将杜仲、陈艾与鸡入砂锅中同炖,将熟时加人生姜,炖20分钟,加盐调味每次用热汤烊化阿胶5克,日3次,饮汤食肉。
本方适用于寒混凝滞之痛经。
[方五]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将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红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热饮。
本方适用于因寒而致痛经。
[方六]
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黄酒适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日2次。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七]
鸡蛋2个,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于经前开始,日服1次,连服5—7天。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八]
鲜蔷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叶莲9克,鸡蛋2只。将蔷薇根、七叶莲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鸡蛋两只煮熟去壳放人药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每日1次,连服2--4天。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之痛经。
[方九]
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将鸡去毛并内脏洗净,当归洗去浮灰;把鸡放人砂锅内,同时加水、醪糟汁、当归、姜、葱、盐、盖严锅口,先在旺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3小时,出锅时撒胡椒面,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痛经。
[方十]
猴头菌100克,净母鸡75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大枣10克,调料适量。将猴头菌温水发胀后洗净,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净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人罐内,加姜片、葱、绍酒、清汤适量,上放猴头菌片,浸软洗净之黄芪、党参、大枣,以湿棉纸封好罐口,上笼蒸烂,拣去姜、葱,将汤滗出,扣人盘中摆好,将滗出的鸡汤倒人砂锅,烧开后入料酒、味精、盐各适量,用玉米、淀粉勾汁,浇在鸡上。
本方适用于气血双虚所致之痛经。
[方十一]
川芎6---9克,丹参12克,鸡蛋2只。将川芎、丹参、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
本方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 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山楂红枣汤
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痛经。
炒山楂
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 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也可以缓解通经 女子痛经药茶治疗方法三则
1.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
功能: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於经期腹痛、以胀痛为主者。
2.姜枣茶:生姜3片,大枣5枚(打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散寒止痛,适用於痛经下腹冷痛者。
3.当归茶: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代茶。
你好,经痛 是每个女性都有的,现在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冶疗,有的时候可以吃些中药调理一下。但是好多都不冶本的,生了宝宝后就会好的。下面是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们幸福。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
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
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
多点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止痛解痉(减轻痛楚的方法)
1.卧床休息、下腹置热水袋,然后好好的睡上一觉。
2.服用阿托品、消炎痛等解痉挛止痛药或者打针。
妇科专家告诫,止痛药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甚至癌症等不良后果。所以不应随便服用、乱用止痛药。
3.用先进科学的T.E.N.S止痛
现今世界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来镇痛。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T.E.N.S是根据美国科学家Melzack&wall发表的标志性论文 "疼痛的机制--新理论(Pain Mechanism-Anew Theory)"中的闸门控制学说(Gate Control)在70年代研究发展起来的。T.E.N.S是通过温和的低频电脉冲经电极传到人体疼痛相关的神经末梢,刺激人体皮肤下的感觉神经粗纤维,帮助人体产生更多的减轻疼痛的物质-内啡肽,从而抑制疼痛信号传入大脑。目前,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并被世界范围内的疼痛诊所和物理治疗诊所广泛使用。
权威学术研究
三、自然疗法:(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
有不少方法可减轻“原法性经痛”的痛楚,如食止痛药及避孕药都可以舒缓子宫收缩带来的抽筋感,但长期服用会造成依赖和副作用,作为追求健康的新世代,改善生活习惯才是既有效又健康的治疗办法,下面是一些有助减轻经痛的小方法,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在其中找到一些改善自己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
1)少吃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2)禁止饮酒,特别是容易出现水肿的女性。
3)保持温暖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令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
4)多喝草茶或棱檬果汁及热牛奶。
5)常洗温水浴,有条件者可选择泡温泉,在水中加入香薰洗液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
6)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有助改善经痛的问题。
四、茶医疗法
1、玫瑰花茶:
材料:玫瑰花9克,赤芍药9克,红茶3克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以胀痛为主的腹痛。此茶在月经前几天开始饮用效果极好。
2、当归川芎茶:
材料:当归6克,川芎2克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
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经期腹痛、疼痛绵绵、体质虚弱
3、益母草红糖茶
材料:益母草60克,红糖10克
做法:将益母草加水煮成500克,加入红糖调匀饮用。
功能:红糖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为经期的身体提供营养,益母草能顺畅血气,益母草红糖茶对于经量过少的疗效很好。
4、生姜红枣茶:
材料:生姜3片,大红枣5枚(打碎)
做法:以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补血活血,使用于经期腹痛、疼痛绵绵不止、体质虚弱者。
5、大黄山楂茶:
材料:大黄10克,山楂茶15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闭经、下腹刺痛的现象
五、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六、性激素治疗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
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
七、药物治疗法
选用中成药治疗痛经 ,应根据中医对痛经的分型辨证来荐药 ,治疗痛经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气滞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阵痛 ,不喜揉按 ,经色紫暗 ,夹有血块 ,块下后则痛减 ,兼有乳房胀痛 ,胸满胁痛 ,心烦易怒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 ,苔白或舌中舌根微黄 ,脉弦涩或沉溺。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元胡止痛片 :每次服 4~ 6片 ,每日服 3次 ,温开水送服。
2.妇科得生丸 :每次服 1丸 ( 9克 )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3.七制香附丸 :每次服 6克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有阴虚发热者慎用。
寒凝血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喜按喜暖 ,得热痛减 ,经血色暗有块 ,形寒怕冷 ,舌苔薄白 ,脉沉涩。治宜温经散寒 ,活血调经。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艾附暖宫丸 :大蜜丸每次服 1丸 ,小蜜丸每次服 9克 ,每日服 2~ 3次 ,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避免受寒。
2.痛经丸 :每次服 6~ 9克 ,每日服 1~ 2次 ,临经时服用。气虚无瘀 (经血色浅 ,无血块 )者不宜服用。
气血两虚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有下坠感 ,喜揉按 ,经血色淡 ,气短懒言 ,面色萎黄或苍白 ,身疲乏力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无力。治宜补气养血 ,调经止痛。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
1.妇康片 :每次服 5片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2.当归丸 :每次服 1丸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3.人参养荣丸 :每次服 1丸 ,每日服 2次 ,温开水送服。
温热积滞型 :经前小腹疼痛拒按 ,有灼热感。经色暗 ,质稠有块 ,带下量多 ,黄稠。舌质红 ,苔黄腻。治宜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
1.调经止痛丸 :每次服 9~ 12克 ,每日服 1~ 2次。感冒发热者忌服。
2.二妙丸 :每次服 6~ 12克 ,每日服 2次。阴虚者忌用
是不是长期性的,每次都这样?不建议自己治疗,因为抓不住主要病因,要对症用药,姜枣茶、当归茶等也是因人而宜,也不要随意听网上的一些文章,建议你到较大的中医院去挂个科看一下,医院会给你开一些中药治理,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这个是慢性的,要坚持,并一定保持一个好心情,一定会好的。最后祝你每天快乐幸福!
试一下买那种玫瑰茶喝,喝个疗程好象可以调理.或者买黑巧克力吃,我有两个朋友也是会非常痛她们就是这样做的,这两者都是比较健康的啊.就算对你来说没有效但也没有任何不益的地方.祝你早日摆脱~~
吃益母草膏吧,效果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