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的概况

2025-03-28 02:47: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海军部于1911年1月提出了黑海战列舰的大部分基本技术指标。使用柴油动力,并安装12门356毫米炮或5座305毫米三联炮塔。很显然,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同年4月,土耳其已经正式订购了2艘无畏舰,装备343毫米主炮。以英国造船厂的丰富经验和高效工作体制,土耳其人获得无畏舰并压倒黑海舰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海军部立即出面制止了技术部门关于柴油动力和五六个炮塔之类的讨论,当前要紧的是尽快为黑海舰队提供可以投入使用的无畏舰。海军参谋部提出新舰应装备356毫米炮以获得对土耳其军舰的火力优势。但是炮兵技术委员会却表示异议,他们在4月份的报告中明确警告到:“奥布霍夫斯基工厂不可能在参谋部规定的1915年1月1日最后期限前,生产出足够数量能够装备黑海战列舰的炮身(37门)。如果非要使用356炮的话,那么必须将建造周期再延长一年半”。海军试图以向外国公司订购火炮的方法解决问题。参谋部先后向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维克斯公司,德国的克虏伯,奥匈帝国的斯科达以及法国的施奈德公司发出邀请,想让它们参与356毫米炮的设计竞争。但是最后海军的研究认为,12门305炮可以对付敌方的10门343炮。头2艘舰计划装备305炮,最后1艘换上356炮。3艘无畏舰再加上一个总队的前无畏舰,完全可以打败仅装备2艘新式战舰的土耳其人。
由于情况紧急,海军部命令波罗的海船厂立即把“塞瓦斯托波尔”级修改为适合黑海作战的战列舰。海军部同时希望波罗的海船厂和海军船厂在完成“塞瓦斯托波尔”级后,会积累起足够的建造无畏舰的经验。这样把黑海战列舰也交由彼得堡的船厂建造,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建造周期。但是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出现了,土耳其人会开放海峡的自由航行权吗?由于土耳其武装力量在1911年的土意战争中表现极为低劣,再加上英法意等强国也对土耳其海峡的封闭心怀不满。海军部期待着土耳其人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修改土耳其海峡航行条约,允许各国尤其是俄国军舰自由出入。不过没过几个月,俄国人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新战列舰的设计已经于1911年6月22日全面铺开,克虏伯和维克斯应邀参加。不过俄国人已经没有在国外造战列舰的打算,他们此举不过是为了借机会吸收西方先进的造船思想而已。国内企业除波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外,还有位于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工业联合体及俄罗斯造船股份公司参加竞争。设计中途,海军部已经取消了在彼得堡船厂造舰的意向。缺乏经验的尼古拉耶夫厂和俄罗斯厂各自找了技术靠山——维克斯公司和波罗的海厂。9月2日,海军决定分别在俄罗斯厂和尼古拉耶夫厂开工3艘舰,俄罗斯厂获得大头,2艘舰的建造合同。11月中,双方的设计经过对比,俄罗斯厂获胜。尼古拉耶夫/维克斯方案的排水量为25100吨,比海军技术委员会要求的大,而且三轴动力系统不能满足参谋部关于使用4台主机的规定。10月30日,3艘战列舰同时举行了开工典礼,在俄罗斯厂造的命名为“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尼古拉耶夫厂建造“叶卡捷琳娜大帝”号。
其实到“玛利亚皇后”开工时,其最终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为了加快进度,波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为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完整的“塞”级舰工程图纸和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1912年4月13日,海军和俄罗斯船厂的合同正式签署。合同特别强调“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应在1915年9月2日以前进行试航。同年7月、8月和11月2日,全部图纸和建造方案完成后,“玛利亚皇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才真正进入了施工阶段。造舰师分别为科罗马季、В·П·科捷科和М·И·萨斯诺夫斯基。3艘舰的工程进展比较顺利,1913年10月19日“玛利亚皇后”号首先下水,次年4月15日和6月6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也分别滑下了船台。“玛利亚皇后”于1915年6月10日完工。“叶卡捷琳娜二世”6月27日改名“叶卡捷琳娜大帝”号,10月18日加入黑海舰队战斗序列。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917年6月28才竣工服役,而在此前的4月29日,她已经改名为“自由”号。
完工时的“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如下:
“玛利亚皇后”、“叶卡捷琳娜大帝”、“自由”
设计排水量吨22600、23783、22600
实际排水量23413、24644、23413
水线长168、169.47、168
水线宽27.36、27.9、27.36
最大宽度27.43、28.07、27.43
设计吃水8.36
蒸汽轮机2
主机标称功率26000、27000、26000
最大功率33200、33000、33200
主锅炉座20
最大航速(节)21
燃煤储备(吨)1200-1700、1350-2000、1360-2300
燃油储备500、630、420
最大航速续航力1640、1680、1640
经济航速续航力2960、3000、3000
辅机4台汽轮发电机组,220伏,单台功率360千瓦。2台200千瓦辅助汽轮发电机,电站总功率1840千瓦
舰员1155人,37名军官、30名海军候补生和1088名水兵(“玛利亚皇后”号,充当旗舰时,“玛利亚皇后”号一共搭载了44名军官、32名海军候补生和1138名水兵)
“叶卡捷琳娜大帝”号稍大,这是因为尼古拉耶夫船厂的技术顾问维克斯公司发现,以往俄国战列舰建成时的排水量总要比设计的大些。所以他们建议尼古拉耶夫厂略微加大船体的长度和宽度,以保证排水量增加后仍然可以保持比较小的吃水。事后证明维克斯的预料是相当准确的。俄罗斯船厂的2艘船各耗资两千七百六十五万九千卢布,“叶卡捷琳娜大帝”号造价两千九百八十万四千卢布。“玛利亚皇后”级采用了与“塞瓦斯托波尔”级相同的平甲板舰型,并使用完全一样的高强度钢建造,舰首则改为立柱式。舰体龙骨间距1.2米,从前到后一共有18道横隔板(“叶卡捷琳娜大帝”21道),正常排水量时的初稳性高为1.7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