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度自信,忽视市场发展趋势。过度自信,无视通讯时代的发展趋势,来不及甚至于不屑于推出新系统智能手机。
2007年乔布斯带来了 Iphone,同一年,谷歌的安卓系统发布,这两种操作系统给手机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热衷于使用这样的操作系统,然而塞班公司没有意识到危机,仍然固守于传统的系统,认为IOS、安卓不会是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事实证明,这种冒险直接导致诺基亚的失败。
2、盲目追求成本,创新理念停滞。学习的经验曲线表明,先进者由于拥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建立起超越后者的成本优势。凭借传统的成本优势,诺基亚打败了许多手机厂商,这本来是一种优势,可是模式僵化了。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使诺基亚舍弃了触控风潮,因为它的高成本风险。
若以iPhone4使用的触控面板单价估计,一部手机至少要多花10美元,而诺基亚只需3~6美元。塞班系统自问世以来,诺基亚所有的系统创新几乎停止,仅围绕这一系统进行全球推广。在这个需求不断变化升级的时代,诺基亚落后了。
3、市场敏感度低,应变能力落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往往不能适应市场以及科技的变化,从而使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
在混沌的生存环境中对外部需求转换趋势的鉴别、响应并适应变化的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当代通讯行业,手机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户体验和拓展功能。诺基亚在产品功能的深开发上没有迎合市场
后期推出WP系统,显然这是一场赌博式的冒险,几年的销售业绩表明这种冒险是失败的。而且由于安卓、iOS的流行,软件开发商多选择这些平台进行设计,亚洲手机厂商几乎都逐渐在转向安卓免费系统,而这类产品在新兴市场颇受运营商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追捧。
扩展资料:
诺基亚是由冥顽不灵的最高管理阶层带领,因此组织的举止就如同面临不定局势的个人,自尊受到威胁。同时,诺基亚之前成功多次,或许因此有了「习得的武断」感,也就是说,经理人比较不会听从公司外部专家的建议。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实验显示:受到威胁的团体往往会变得更墨守成规、更专心一志、更向内导向。愈来愈多人开始接纳同样的观点,开始赞同简单的讯息,不喜欢复杂细腻的概念。在整个国家的层次上,这种现象甚至更为明显。例如,某国面临国际冲突时,国内的报纸社论往往变得更为简化重覆。
没有组织可掌控外在环境,有些威胁无可避免。然而,组织把感知到的危险传达给员工时,是可以改变传达方式的,只要鼓励员工表达其他观点并主动寻找反方资讯就行了。以为尽量雇用最聪明的人员就自然而然会有更好的表现,这样是不够的,营造出的环境还必须要能让聪明人充分发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