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人都冤枉隋炀帝?

我哭。。最冤枉的是居然说他弑君
2025-04-14 21:30: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史书虽然极力贬低杨广,但也说他颇具才能。杨广其实不是昏君,他才华洋溢,附有野心和报负。他的年号叫「大业」,就代表他有许多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的愿望

很多书籍都把隋文帝撤换太子说成是被杨广的演技所骗,甚至说那是因为独孤皇后的建议。这种说法不但贬低了杨广,更贬低了文帝!他们完全把杨广之前的战功、治理扬州的政绩视而不见,好像杨广除了演戏外没有其他才能似的。要知道,当初文帝撤换杨勇时,还咒骂反对者:「你们难道不知道我是花了多大力气才下这决心吗?」这就说明杨坚换掉杨勇是出自他深思熟虑的考量,绝非他随便决定的。

杨广即位后,修洛阳、开运河〈不少书说他是为了去江南游玩和看美女才开的,其实这种观点很好笑,皇帝要看美女难道不能就人送来,还要自己开条河去看不成?〉、开发西域、开进士科、四处出征获胜〈初期〉,可以说很多明君做的事情,杨广全在几年内做了。这些事情他只要做一样,最起码可以功过参半,偏偏他全做了,国家可经不起。他的失败是他的奢侈和太过急躁所致

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言都只是来自野史小说,这些连唐朝写的的隋书都没写。杨广好色荒银的证据大多出自小说,有的小说时间、地点、人物完全不对。杨广被人骂的最惨的莫过於弑父一说,其实唐朝写的隋书也只是把这条归类在传闻放到其他人的列传而已,文帝和炀帝的本纪均不采用。这些传闻居然会被某些史书采纳,杨广的确是被野史丑化的最严重的皇帝之一。杨广死后,被追封为明帝,炀帝一词是李渊他们强加给他的

有心人士或许可以发现,其实李世民早期的经历和杨广十分相似。他们都是能力杰出的次子,因为不甘心居於太子之下而夺嫡。他们后来都杀害兄长和其子嗣,杨广囚禁弟弟未杀他的后代,李世民杀李元吉并杀其子。但是杨广即位时的情况几乎都优於李世民。杨广的是在父亲的允许下即位,李世民是用政变胁迫父亲交出皇权;杨广即位时在众人眼中是谦谦君子,李世民是叛逆王子;在加上杨广从父亲手上接过来的隋朝远比李渊给李世民的唐朝强大,而杨广的结局是国破身死。从这一点来说,杨广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