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六人,秦国统一时,谁的贡献最大?

2025-03-31 00:36: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他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由一个弱势之国逐渐走向成为繁荣富强,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把秦国由奴隶制度走向封建制度,跨出了根本性的伟大一步。商鞅变法在政治上,彻底改变了秦国的世袭制 ,改为军功制,大大刺激了士兵的战斗力。此外还建立了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和民风民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老百姓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张仪是在战国中期群雄并起列国争雄时进入秦国的。秦国时为秦惠文王。当时的整体形式是七雄纵横但无一国独大,各国都面临着想吞并彼此又要防止被吞并的危险,于是合纵连横便出现在战国的舞台上。合纵连横最初主要针对秦国而生,但最终被秦国所利用。从而衍生出后来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决策,秦国笑到最后!

所谓合纵,就是南北国家联合,主要针对燕、赵、魏、韩和楚与齐秦对抗;所谓连横,就是秦国以利益拉拢一些弱国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分化瓦解五国或六国联盟,并利用五国间的矛盾,时而联合时而武力破坏五国或六国联盟,削弱六国实力的政策。

魏冉,著名的秦宣太后之弟,在秦武王举鼎而亡秦王权力出现真空时,联合甘茂、樗里疾等人拥立赢稷登位,是谓秦眧襄王。这是魏冉的首功。魏冉在公元前304年,昭襄王登基的第二年,以主持军事的大将军身份平定了“季君之乱”,其血腥暴力的镇压一时震惊、名震秦国,此后再无公族王室子弟觊觎王权,巩固了秦王赢稷的王权。

范睢则是在秦昭王嬴稷时期入秦为相的。其主要功劳一是助昭王夺回王权。二是帮助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军事策略,一举削弱了周边韩、魏等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三是负责筹集粮草全力配合白起打赢了秦赵长平之战,歼敌40万,使各诸侯说秦色变,为秦实现大一统夯实了基础。秦始皇丞相李斯对范睢的评价是:″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回答2:

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呀,必须是商鞅!理由有三1.没有商鞅秦国根本就撑不到大一统。2.商鞅已经把秦国基础搞好了,其它人只是在上面锦上添花而已。3.所谓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而栽树之人就是商鞅,商鞅最大的功劳就是把其它人间接的给吸引来

回答3:

都有贡献,但是要说谁的贡献最大,我觉得是商鞅,没有变法哪来的当时强大的大秦,才有了后期当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是给始皇帝铺好路了,一个国家变强只有改革,日本不也是靠改革变强才有的侵略

回答4:

商鞅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毕竟是他协助孝公第一次彻底改变了秦国落后的状态,可以与任何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一战雌雄,其他的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而已

回答5:

我认为吕不韦的贡献最大,因为吕布韦辅佐了秦始皇的父亲,又辅佐了秦始皇,他对秦国的贡献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