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栽培季节的安排,应当根据它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来确定。银耳属于中温型菌类,按其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生态要求,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自然气温为适宜。但由于其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到采收只要35~40天;同时我国南北气候不同,春、秋季节差异甚大。因此各地在安排栽培季节时,必须掌握好银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3~25℃这两个温标,因地制宜地安排栽培季节。具体划分如下:
长江以南各省、自治区:春栽3~4月份,秋栽9~11月份。低海拔地区春季可提前于2月份开始,秋季推迟到10~12月份。冬季无0℃以下寒流的地区,则春、秋、冬季均适宜栽培;高海拔山区,夏季气温不超28℃,春、夏、秋季均可栽培。
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各省、自治区:华北地区以河北中部气温为准。春栽4~6月份,秋栽9~10月份。东北、西北高寒地区春季解冻,气温回升后,以4~6月份较适宜,秋季8月中旬至9月份。若采用日光温室或配备暖气设施条件的,秋冬可以多栽一季。近年来南方各省、自治区采取冬季火炕升温,夏季选择海拔800米以上山区栽培;而海拔400米的农村采取野外荫棚地栽降温,人为选择和创造适宜银耳生长的生态条件,形成春、夏、秋、冬周年生产。为了便于各地菇农掌握栽培季节,这里将周年季节栽培分温区列表如下(表7)。
表7 不同温区银耳周年栽培季节安排
注:海拔每升高100米,自然气温降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