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在多次征求各类专家、领导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细化了评估标准,使其更具操作性。包括服务条件、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管理机制体制、经费项目支持、资料数量质量、人员数量质量、馆舍建设、现代化技术装备、窗口服务、复制服务、网站服务、检索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顾客满意度、宣传培训14个二级指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日常经费、项目经费等40个三级指标(表7-4)。
表7-4 地质调查数据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具体评估,改变了仅评估全国馆的做法,侧重于大区和省级馆藏机构。调查主要以省级地调院顾客和管理者为对象,资料服务者自评和省地调院技术人员评价省级和大区资料馆。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大区中心的窗口服务问卷;二是省级地调院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对参加 “国家基础地质资料系统使用培训班”的省级地质资料馆人员的调查。评估结论如下:
(1)大区地调中心资料馆服务达到中等水平。沈阳地调中心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的得分为76.73分,属于中等服务水平,其中,服务条件为39.79分,服务程度为14.71分,顾客感知为15.03分,深度服务为7.2分;西安地调中心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评估的得分为80.11,属于中等服务水平,其中,服务条件为41.40分,服务程度为15.22分,顾客感知为16.02分,深度服务为7.47分;东北和西北地区地调院社会化服务评估的得分为75.77,属于中等服务水平,其中,服务条件为39.07分,服务程度为14.75分,顾客感知为15.06分,深度服务为6.89分。
(2)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也属于中等服务水平。这是因为,无论是去大区中心查阅资料还是到省地质资料馆查阅地质资料,均是第一线的地质技术人员,他们的评价对象针对的就是这两级馆藏机构。
(3)总体认为大区、省级馆藏机构硬件条件好于服务程度、服务感知和服务深度,相对全国地质资料馆2006~2008年,社会化评估得分均接近80分,还有一定差距。
(4)省级地质资料服务管理者对自身的服务满意度不理想,总体很满意和满意的只占42%,5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其实是一种不置可否的评价,不满意的成分更多一些。这说明,基层的地质资料服务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服务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在未来工作服务中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