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历史上称为何帝的,前面加的都是谥号,比如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他们的谥号就是高皇帝,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通称后一个字的谥号。
而汉高帝庙号为太祖,全称汉太祖高皇帝,汉文帝庙号太宗,是汉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庙号世宗,是汉世宗孝武皇帝,你可以称他们为汉太祖,汉太宗,汉世祖,也可以称他们为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这是称呼谥号和庙号的不同,谥号记功过,庙号是对在太庙中的列祖列宗的称呼,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帝崩后才议定的。
谥号和庙号,不解释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