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

2025-04-15 17:27: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汽车要实现无人驾驶,就跟人走路一样,必须通过眼睛和大脑,控制我们双腿到底该怎么走。
眼睛之于汽车,可以是摄像头、普通雷达(即无线电雷达)、激光雷达,一般就这三样。
大脑之于汽车,那就是芯片了,它会根据“眼睛”所看到情景,通过严密的计算(可以结合例如地图等数据库),最终控制车轮该怎么走。
激光雷达(LIDAR,“光”和“雷达”的组合词)是一种被设计用于快速构建这些点云的传感器。通过使用光来测量距离,激光雷达能够非常快速地采集样点——每秒高达150万个数据点。这个采样率使得该技术能够部署在自动驾驶车辆等应用上。
也许对于激光雷达来说,高昂的设备成本是它需要克服的最大挑战。尽管自该技术得到应用以来其成本已大幅降低,但仍然是它被大范围采用的一个重要障碍。对于主流汽车工业来说,一个价值2万美元的传感器将无法被市场接受。
最后,虽然我们将激光雷达视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组件,但点云却是完全基于几何呈现的。相反,人眼除了形状之外还能识别物体的其他物理属性,比如颜色和纹理。现在的激光雷达系统不能区分纸袋和岩石之间的差别,而这本应是传感器理解和试图避开障碍物时考虑的因素。可以看看OFweek激光网的”一文读懂:无人驾驶汽车和激光雷达“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