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巴林鸡血石和昌化鸡血石

2025-03-24 19:28: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您好
目前市场上的鸡血石均为浙江昌化和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两地所产。简称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如何区别昌、巴两地鸡血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看鸡血石的表面,有石英砂粒,粒粒分散以不均匀呈较大面积出现,是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表面一般没有砂粒,偶尔有,也呈小局部或线状出现,且是白细砂似的;二是看鸡血石的质地:昌化鸡血石往往以硬地、软地或软硬兼之含有冻筋出现,纯冻的极少;而巴林鸡血石往往以纯冻地或纯软地出现,硬地极少,很少有冻筋出现。
在同等加工和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不论昌化鸡血石还是巴林鸡血石在阳光照射下均变色。质地不同变色时间也不同,硬地较快,软地次之,冻地较迟。昌化、巴林两地鸡血石,相同质地和相同的血红程度,进行时间对比性变色试验表明:其变色时间基本相同。经多次试验观察,有几次出现昌化快于巴林,未见巴林快于昌化;昌化常见的软硬地兼有鸡血石与巴林常见的以冻地的鸡血石对比试验表明:昌化变色快于巴林。盒装保存两地均经久耐变,无甚差异;鸡血石变色过程:由红色 暗红 猪肝(紫色) 黑色。变成黑色后,长期存放在黑暗处两地鸡血石均没有产生复原现象。就加工性能而言,巴林鸡血石往往好于昌化。
  也有人认为,昌化鸡血石好于巴林,昌化鸡血石鲜红而巴林较暗。这种表面现象确实存在。这是因为昌化鸡血石通常往往以硬软地兼存情况出现在市场上,而巴林通常以冻地出现在市场上,底色不同其反差也不同,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再则巴林印章石特点是底色较“混”,不及昌化印章石底色醒目,因而也造成了色度的反差,再加上巴林还经常有“马肉红”等鸡血石出现,所以在总体上给人感觉,昌化“血”好于巴林“血”。有人把它们总结为“南血北地”,有其道理。但应该看到两地均有好的,也有差的。这里还须说明的,昌化与巴林两地鸡血石在组成上,大体是属“一家”,昌化是含辰砂的以地开石和高岭石为主体的粘土矿物。巴林是含辰砂的以高岭石为主体的矿物。中国是个盛产辰砂的国家,今后或许还会有第三、第四、第……等鸡血石矿区发现,所以应在一视同仁下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为好。目前市场价格,巴林鸡血石比昌化鸡血石便宜。价格上的差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们的见识等等。

回答2:

目前市场上的鸡血石均为浙江昌化和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两地所产。简称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如何区别昌、巴两地鸡血石?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看鸡血石的表面,有石英砂粒,粒粒分散以不均匀呈较大面积出现,是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表面一般没有砂粒,偶尔有,也呈小局部或线状出现,且是白细砂似的;二是看鸡血石的质地:昌化鸡血石往往以硬地、软地或软硬兼之含有冻筋出现,纯冻的极少;而巴林鸡血石往往以纯冻地或纯软地出现,硬地极少,很少有冻筋出现。
在同等加工和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不论昌化鸡血石还是巴林鸡血石在阳光照射下均变色。质地不同变色时间也不同,硬地较快,软地次之,冻地较迟。昌化、巴林两地鸡血石,相同质地和相同的血红程度,进行时间对比性变色试验表明:其变色时间基本相同。经多次试验观察,有几次出现昌化快于巴林,未见巴林快于昌化;昌化常见的软硬地兼有鸡血石与巴林常见的以冻地的鸡血石对比试验表明:昌化变色快于巴林。盒装保存两地均经久耐变,无甚差异;鸡血石变色过程:由红色 暗红 猪肝(紫色) 黑色。变成黑色后,长期存放在黑暗处两地鸡血石均没有产生复原现象。就加工性能而言,巴林鸡血石往往好于昌化。
也有人认为,昌化鸡血石好于巴林,昌化鸡血石鲜红而巴林较暗。这种表面现象确实存在。这是因为昌化鸡血石通常往往以硬软地兼存情况出现在市场上,而巴林通常以冻地出现在市场上,底色不同其反差也不同,造成视觉上的差异。再则巴林印章石特点是底色较“混”,不及昌化印章石底色醒目,因而也造成了色度的反差,再加上巴林还经常有“马肉红”等鸡血石出现,所以在总体上给人感觉,昌化“血”好于巴林“血”。有人把它们总结为“南血北地”,有其道理。但应该看到两地均有好的,也有差的。这里还须说明的,昌化与巴林两地鸡血石在组成上,大体是属“一家”,昌化是含辰砂的以地开石和高岭石为主体的粘土矿物。巴林是含辰砂的以高岭石为主体的矿物。中国是个盛产辰砂的国家,今后或许还会有第三、第四、第 等鸡血石矿区发现,所以应在一视同仁下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为好。目前市场价格,巴林鸡血石比昌化鸡血石便宜。价格上的差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们的见识等等。

回答3:

在判断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上,可采用两种简易的方法:一是从鸡血石的表面来判断,昌化鸡血石的表面有石英砂粒,砂粒的分散星星点点,并不均匀,但呈现的面积较大;而巴林鸡血石的表面一般很少有砂粒,即使偶尔出现,也会呈现聚集状态,以线状或者局部出现;二是看鸡血石的质地,昌化鸡血石往往以硬地、软地或软硬兼之含有冻筋出现,纯冻的极少,而巴林鸡血石往往以纯冻地或纯软地出现,硬地极少,很少有冻筋出现。
巴林鸡血石属于叶腊石的一种,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因主产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而得名。叶蜡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在某些富铝的变质岩中也有产出,常与石英、高岭石、蒙脱石、地开石、绢云母以及蓝晶石、红柱石、刚玉等矿物共生。巴林石的硬度低,其莫氏硬度为2~4度,色彩美丽,颜色丰富,既有赤、橙、黄、绿、蓝、靛、紫7种基本色素,也有深、浅、浓、淡、清、浊、明、暗等多变色调,成色天然,色彩缤纷。巴林石为上乘石料,软硬适中,便于镌刻,是一种极好的雕刻原料和图章原料,与浙江青田的青田石、福建的寿山石、浙江临安的昌化石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印石”。
昌化鸡血石血色鲜活浑厚, 纯正无邪,但地稍差,因而有“南血”之称。由于昌化鸡血石开发较早,宋代时即有开采,所以其知名度比巴林鸡血石要高出一段。清代民间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昌化鸡血石没有价”的说法,可见当时其价格就非常昂贵。清乾隆年间所修的《浙江通志》记载:“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昌化鸡血石在民间的流行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那时候的昌化石就成了稀罕之物,很难大规模的开采了。
资料来源:《行家这样买巴林石》,青岛出版社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