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卖算不算构成诈骗行为?请以法律法规说明!

2025-04-13 20:22: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房二卖构成了诈骗行为,“一房二卖”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扩展资料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

中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回答2:

  你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严格来说,所谓一房二卖,对卖家和第二个买家的关系来说,前者明显知道第二个买家不可能得到房屋,即明显知道自己不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是仍然与别人签订合同并收取房款。这些特征非常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特征,你说他不是诈骗又是什么?
  当然,不是所有的一房二卖都构成诈骗,判断的关键是当事人是否有收取第二笔房款的愿望,那些出于其他目的的,不宜以诈骗行为论处。
  但是,最高院的规定又使这个问题复杂化,见如下司法解释第九条第三项规定。按照该解释,房产商的一房二卖的行为又被赋予了民事解决的特征。这恐怕只能用一种原因来说明,开发商一房二卖太普遍了,不宜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该司法解释又未明说,实践中法官们是心领神会的,对开发商的行为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情节特别严重时才考虑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一房二卖是否构成诈骗行为,在中国真不好说,或者说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开发商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回答3:

不算,只是一般民事违法。二卖中,已经登记的那个获得房权,而不以买卖先后顺序,没有获得房权的的一方,可以以违约起诉卖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