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做了哪几件事

2025-04-14 21:41: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康熙登基后,首先收服三朝元老鳌拜;
2、平定三藩,先后消灭广州的平南王尚可喜、西南吴三桂、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安定大清西部、西南部、南部的隐患;
3、统一大清,平定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打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4、雅克萨之战,驱逐沙俄。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5、平定准噶尔叛乱,粉碎沙俄的阴谋,加强对蒙古的管理。

回答2: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是18世纪前后中国出现的一位伟大的封建君主。就像他治理了61年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样,他本人就是满蒙汉三个民族的血缘与文化的杰作。

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自幼被收养宫中,其祖父佟养性,早年降清,后来成为清廷高级官员,佟佳氏实际上是带着汉族人的习俗与观念进入宫廷的;14岁时,她为顺治帝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当玄烨在清初满蒙汉文化相杂糅的宫廷中长到8岁时,18年前曾出现过的那幕皇权突然虚位以待的戏剧,再度上演,皇父突然患天花死去。

当时清朝还没有确立传位制度,何况顺治死时才24岁,病前更不会考虑传位之事。仅仅是由于玄烨曾患过天花,具备免疫能力这个偶然因素,在与清廷关系密切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和孝庄皇太后的支持下,小小的玄烨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康熙”。

顺治临终前,遗命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4位老臣为辅政大臣。 玄烨是个天份极高、坚韧顽强的少年,即位后每日读书长达数个时辰,以至学习过苦而呕血。

16岁时,他以智慧和勇气设计铲除了专权跋扈的辅臣鳌拜,将皇权把握在自己手中。从此,他以超群的胆识和兼容并包的胸怀,开始治理被战争和鳌拜圈换土地的倒退政策破坏得伤痕累累的大地。

在康熙统治期间,解决了长达8年的吴三桂等三藩的分裂战争,收复了被郑经割据多年的台湾,驱逐了占据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沙俄势力,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同时,又以出征蒙藏,平定准噶尔部蒙古贵族分裂势力的动乱,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等,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如治理黄淮河流,奖励垦荒,蠲免赋税,实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编纂《明史》、《全唐诗》等;在所有的文化活动中,最有特色的是他本人对西方科技的学习,他是中国古代唯一懂得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皇帝。

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子,造成长达20余年的诸皇子为夺储位的结党争斗,致使吏治懈怠,朝中党派林立,官场腐败之风颇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病死于畅春园。谥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恭德大成仁皇帝。庙号圣祖。葬河北遵化清东陵“景陵”

回答3:

智擒鳌拜
平定三藩
统一台湾
驱逐沙俄
大破准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