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泥,是肉类的泥状流体形态。肉泥的原料是用符合国家标准或新鲜质好的猪、牛及鸡的瘦肉,加适量的脱脂奶粉、粮谷粉制成。在食用时,可以将肉泥加入其它辅食或直接食用皆可,是含铁、钙、维生素丰富的泥状食物,满足6个月以上宝宝的营养需求。很多品牌的肉泥,都不是单纯的肉泥,而是将蔬菜和肉类混合搭配,让宝宝一次补足荤素营养。
猪肉土豆泥
原料:精瘦肉100克,土豆50克,香油3克,精盐、葱末各少许。
1、将精瘦猪肉洗净、切成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上火煮熟。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片,放入锅内同熟肉块一起煮,直至土豆烂熟。
2、将煮熟的肉块捞出,切碎,剁成泥块,取出熟土豆片碾碎。
3、将肉泥、土豆拌在一块,加入精盐、葱末、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营养成分:猪肉土豆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C等,对防治婴儿营养性贫血有较好的作用。
鸡肉蘑菇泥
原料:嫩鸡肉150克、鲜蘑菇50克、葱段、姜片、精盐、香油各少许。
制作:
1、将鸡肉洗净后放入锅内。鲜蘑菇洗净后,切成条后放入锅内。加入葱段、姜片、精盐及少量清水上火煮开后,改用小火将鸡肉炖至烂熟时停火。
2、把鸡肉、蘑菇捞出,剁成泥状,加入少许鸡汤、香油拌匀即可。
营养成分:鸡肉含有优质的动物蛋白,还含有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蘑菇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核酸类物质。两者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营养价值,是防治婴儿佝偻病的食物之一。
豆腐鱼泥
原料:鲜鱼肉150克,豆腐75克,番茄酱、精盐、白糖各少许,豆油25克。
制作:
1、将洗净、剔骨、去皮的鱼用斜刀片切成鱼肉片。将豆腐切成片待用。
2、油温六成热时,将鱼肉片放入炒勺内,箭至两面金黄色时,放入葱段、姜片、番茄酱、精盐、白糖及适量清水。
3、开锅后,放入豆腐片,用小火炖至鱼肉烂熟,汤快收干时离火。盛出鱼肉(决不能有刺),连同豆腐一起碾成泥状即可。
营养成分:豆腐鱼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吸收率可达96%,并含有较多的氨基酸、钙、磷、铁及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素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宝妈给宝宝添加辅食第一步,就是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宝宝预留足够的适应食物的时间。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先从单一辅食开始,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慢慢从一种食物过渡到多种,切记不可操之过急。这样的单一食物的逐次添加,也可及时了解宝宝对哪种食物过敏,确定过敏源。宝宝每次吃一种新的辅食后,应该观察至少两到三天,看宝宝有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皮疹。确认宝宝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再可以添加下一种辅食。所以,建议妈妈按照以下顺序,去给宝宝准备辅食:
谷物类,先单一谷物的米粉,再多种;
蔬果,先菜泥,果泥,再后混合蔬果泥;
鸡蛋,先蛋白泥,蛋黄泥,再后全蛋羹;
肉类,先鱼泥、猪肉泥、牛肉泥、肉松等。
一岁以前是宝宝最容易食物过敏的时期,有些妈妈会在辅食初期给宝宝喂蛋黄,但这时宝宝的消化能力尚弱,盲目添加蛋黄可能让宝宝出现腹泻、湿疹等症状。蛋类要等宝宝七个月后再添加,从少量开始,慢慢增加食用量。还需注意,贝类、虾、螃蟹、牡蛎等海鲜类,非常容易导致宝宝过敏,出现皮肤过敏、腹胀、呕吐等症状。
辅食的状态和形状,也要顺应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从最易消化的稀糊状开始,到需要咀嚼吞咽的半固体状,再到仔细咀嚼的固体状,最后是大人的食物。六个月以后的宝宝,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会慢慢消耗完,这时就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铁。如果宝宝铁元素的摄取不足,可能会出现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症状,所以要优先给宝宝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含铁米粉、果泥、蔬菜泥等。含铁米粉可有效给宝宝补充铁元素,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
每日添加辅食的时间应该选择在两餐奶之间,随着月龄增长,可以从每天一次增加到每天两次,并逐渐增加每次的量,最终过渡到可以替代一到两餐奶。如早上吃奶完,过一小时后,可以给宝宝喂点果泥;中午时候再吃完奶后再给宝宝吃点肉泥。妈妈如果是自制辅食给宝宝吃,可以适量添加食用油,但不放盐,不能添加蜂蜜、醋、酱油、味精等调味料。
宝宝一岁以前的主食都应该是奶类为主,妈妈不要因为添加了辅食就减少奶量,或是直接断奶。应保证奶类的摄入量,才能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妈妈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切勿操之过急,只要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注意避开辅食误区,有针对性地科学喂养。
做宝宝肉泥把肉剁成泥然后,放到鸡蛋里面,给宝宝蒸着吃,或者再加一些蔬菜对宝宝比较有营养,不过这类辅食最快是宝宝六个月以后再吃。
肉泥里面可以添加一些 蔬菜之类的 可以让营养更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