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除德育智育体育全面提升外,还要明白命运可以转变。改变命运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本分。
儿女尽孝,父母尽慈,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尽孝,不管儿女孝不孝,只管慈,这才是父慈子孝。兄弟尽悌,朋友有信,员工尽忠同一个道理,各行其道,才能家庭和谐!
2、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有孝才有顺。家庭比喻为一颗大树,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财富、儿女是枝叶花朵和果实。要想根深叶茂、花香果甜,只能往树根上浇水。
孝养老人能感召子孙贤孝,家道昌盛。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没有贪来的德,也没有争来的功,更没有搅来的福。孝养父母、长辈,谁做谁长德行!谁做谁得福报!这是自然规律。
3、人守不住自己的本分就会怨人怨事,到处管人,生气上火,烦恼不断,不是抱屈就是后悔。嘴里不怨心里,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招祸,等于自己服毒药。
圣贤人都不怨人,比如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坦荡自如,等等。我们学习并且承传古圣先贤的思想,就要彻底转动心念,用我们改造命运的真诚心转动眼前的这个世界,扮演好人的角色,不怨人!
4、人总是想着管别人,不论儿女,还是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只要沾点边的都想管管。实在说,你管人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管来管去就管到医院去了!
想想看,周围的人有几个不是争强好胜,究竟谁能管得了谁?想扮演好人的角色,就要学会管自己。不论夫妻之间,还是企业领导和员工、朋友间等等的关系,都要正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身,齐自己的家。
5、人与人往往由于互相不承认错误才酿成苦恼。如果一方从内心真正认不是,就可使对方怨气顿消。认不是不仅从理智上认,更要从感情上认。认不是胜服“清凉散”,能使人百病全消。
找好处就是真心实意找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或者不忘掉他人的恩情。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看人毛病是“收脏”,相当于吸尘器,日久必伤身。找好处胜服“暖心丸”。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穿着打扮首先要仪容端庄,如果女子穿着暴露,对很多人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观念有潜移默化的反面作用,相当于慢性毒药,对未成年人而言,有时候相当于烈性毒药。
穿着暴露,浓妆艳抹,从小的方面说,走到哪里都会给自己招惹是非,甚至感召灾难。大的方面说,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滑坡,严重一点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恶性毒瘤,甚至可以危害国家安全。
7、言语不当引出滔天大祸、家破人亡的古今中外不可数,原因无非贪财物争道理。如能将财物看轻些,认自己的不是,提人的好处,用我们的仁爱心来宽容人、引导人、感化人。
自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在境界。对谁没有好处呢?为什么活得那么累?高兴是一天,忧愁是一天,为什么不乐呢?很简单,死掉争贪的心,和言爱语就能消灾免祸。
8、老人有德行能“一福压百祸”,少说话,少管事,带头看一家人的好处,教育家人懂得知恩报恩。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不用管,全靠孝德行感!夫妻间要做到互相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论情不论理,讲知恩报恩,讲情深似海,讲大爱无疆。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不能平等。比如说,丈夫应该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应该多孝敬公公婆婆。
9、媳妇性情如水一般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可高可低,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为媳妇的和颜悦色,随贫随富,低矮就下常认不是,引导感化丈夫走正道,报效社会。
身尽情理,应做的事亲自去做。孝公婆和妯娌教儿女,都是自己的本分。心存道理,除去争贪搅的私心,所思所想都是全家人的好处。性存天理,不但不动禀性,还要化除禀性,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必能养育贤圣子孙!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1、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4、学会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的规矩
5、系统受教和熏陶于民族尊严。
6、意识到中国伟大和中国人的自豪。
7、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与文化传承。
8、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髓。
9、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和潜能。
10、忠于国家,努力成就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儒释道文化,儒学是中国的国学,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精髓,从“儒”这个汉字理解,“儒”就是人旁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要做人们需要的人,这才不会枉度人生,这才不无愧于此生。佛家彻悟诸法本缘,以慈悲救度一切六道众生为已任。佛法却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并以出世法为究竟,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道家追求人格的超越,道教偏于出世,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道教偏于出世,以自然宁静、清心寡欲、无为而为以及修仙修道为追求。
1、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除德育智育体育全面提升外,还要明白命运可以转变。改变命运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本分。儿女尽孝,父母尽慈,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尽孝,不管儿女孝不孝,只管慈,这才是父慈子孝。兄弟尽悌,朋友有信,员工尽忠同一个道理,各行其道,才能家庭和谐!
2、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有孝才有顺。家庭比喻为一颗大树,老人是树根,夫妻是树干,财富、儿女是枝叶花朵和果实。要想根深叶茂、花香果甜,只能往树根上浇水。孝养老人能感召子孙贤孝,家道昌盛。德是做的,不做没有德,没有贪来的德,也没有争来的功,更没有搅来的福。孝养父母、长辈,谁做谁长德行!谁做谁得福报!这是自然规律。
3、人守不住自己的本分就会怨人怨事,到处管人,生气上火,烦恼不断,不是抱屈就是后悔。嘴里不怨心里,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招祸,等于自己服毒药。圣贤人都不怨人,比如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坦荡自如,等等。我们学习并且承传古圣先贤的思想,就要彻底转动心念,用我们改造命运的真诚心转动眼前的这个世界,扮演好人的角色,不怨人!
传统,传承下来的统称,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哲学思想等各方面,学习民族前人留下的知识,使自己获得提高,能够开展好工作生活,学习传统文化,才能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建立民族自信,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