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浙江绍兴都出了哪些大人物?

2024-11-11 00:42: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任颐(1840~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清绍兴山阴人。父鹤声,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丰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学徒,后得任熊、任薰教授,初显画名。十一年,太平军入浙东,攻克绍兴,则参加太平军,充旗手。太平军败后,移居宁波,隐于民间,重操画笔,结识画家任渭长。中年以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884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为小刀会“点春堂”作“观刀图”,颇具影响。先后结交当时书画名家吴昌硕、蒲华、王秋年、蒋石鹤、吴友如等。画法师承陈洪绶、华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响,擅画花鸟山水、人物。重写生,钩勒、点簇、泼墨交互施用,别具一格;赋色鲜活明丽,笔墨不多而形象生动活泼;精肖像画,喜用中锋,浅描淡染,寥寥数笔而神情逼真,执法独到,画风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现存作品颇丰:《野塘两石》、《芭蕉绣球》、《紫藤鸳鸯》、《池塘睡鸭》、《黄花红叶》、《鸡》、《秋雨梧桐》、《落花飞燕》、《讥看天图》、《沙馥小像》、《五谷丰登》、《钟馗》、《倒骑驴图》、《牧牛图》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诗文、书画。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定居会稽山阴。出身贵族,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导,晋元帝时丞相。其幼时言语迟钝,及长始显才华。性坦率,不拘礼节,有“坦腹东床”佳话。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当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更甚,每上疏争之,多被听纳。羲之淡泊名利,雅好养性,初渡浙江,便有终仕之志。朝廷爱其才,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后称病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善作文、工书法。原师事钟繇,但博采众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妍美流畅之风格。

羲之七子:献之、凝之、徽之均善书,尤以第七子献子成就最著。相传现存兰亭“鹅池”碑,“鹅”字为羲之所书,“池”字为献之所续,世称“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传世。因其书法而得名之遗迹,尚存兰亭、笔飞弄、笔架桥、题扇桥、躲婆弄等。羲之舍宅为寺之戒珠寺,现辟为纪念馆。《晋书》有传。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绍兴知府,累官至山东右布政使。后致仕归,年九十七卒。汤为人宽厚俭朴,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遗旧袍袭之。为政持大体,不事苛细,不以廉自炫。知绍兴后,新修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绍兴人民爱戴。

文种名会,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邹人。公元前494年,句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句践入质吴国,命种守越。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句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种又献伐吴“九术”(《史记》作“七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句践仅用三术而灭吴。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种,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种不忍而称病不朝。人诬其作乱,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伏剑自杀。赐葬卧龙山,故名种山。现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东侧有文种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均有载。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

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遂荫生“置生死于不顾”,献身救国之志。三十年,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实践女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七月再赴日本,经黄兴介绍,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因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年底回国。三十三年初,接任绍兴大通体育师范学堂督办。“大通”名义上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实际上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干校。l~6月间,一面与教员王金发、竺酌先等在和畅堂秋瑾制定秘密计划;一面派亲信去诸暨、嵊县、新昌、义乌、金华、丽水等地联络会党。多次往来于上海、杭州,在浙江新军和杭州武备学堂、弁目学堂中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光复会员,曾亲拟《光复军军制稿》,在杭州白云庵召集浙江各地会党,正式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联合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政府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入狱。于初六日(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3岁。次年,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照烈士生前愿望,几经周折,遂将其遗骨葬于杭州西冷桥畔。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书楹联一副:“江沪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民国十九年(1930)在古轩亭口建“秋瑾烈士纪念碑”,府山之巅建“风雨亭”以志纪念。建国后,辟秋瑾故居为“秋瑾纪念馆”,定“秋瑾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 (188l~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绍兴城区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屡试不中;母鲁瑞,绍兴县孙端镇安桥头村人。兄弟3人,鲁迅兄长,次作人,幼建人。

鲁迅7岁上本家私塾读《鉴略》,12岁进“三味书屋”,师寿镜吾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鲁迅先后到绍兴县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难。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为医治父病而到处奔波,家道渐由小康坠入困顿而受人白眼。期间鲁迅和农民及农民子弟有较多接触,因而激起对“上流社会的堕落”之憎恨和对“下层社会的不幸”之同情。

光绪二十四年5月,鲁迅母尽家中所有为其凑足18元盘川,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二十七年毕业。二十八年2月以官费留学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和普通科,课余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之革命活动。三十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因痛感学医并不能改变国民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三十二年至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等国文学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职。二年7月,回绍兴,任绍兴府中学堂(今绍兴一中)监学兼博物教员。辛亥革命成功后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元年(1-912)2月,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8月任教育部佥事。六年因张勋复辟辞职。七年1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同年4月,始以“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九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积极组织和支持《语丝社》、《未名社》等进步社团,培养青年作家,促进新文化发展。在女师大“风潮”、“五卅”事件、“三.一八”惨案等重大政治斗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许多如“匕首”、“投枪”之杂文。十五年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通缉。9月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十六年1月被广州中山大学聘为文学系主任,后兼教务主任。4月,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鲁迅触动很大,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10月抵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从此定居于上海。

鲁迅在上海10年,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十九年起先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团结左翼文艺工作者,并以杂文为武器,抨击国民党政府统治,写下《二心集》、《南腔北调》等10余本杂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禹制贡法,根据各地出产确定应纳贡品,名曰“定贡”。为志禹功,《尚书》以《禹贡》名篇。主张“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曾向帝舜献“九功惟叙,九叙惟歌”之谋,舜善其言,赞禹功为“地平天成,万世永赖”。其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竺可桢 (1890~1974),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字藕舫,绍兴会稽东关(今属上虞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入东关镇敬义小学。三十一年5月,进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半年后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三十三年转入复旦公学。宣统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矿学校,二年毕业。后考取第二次“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公费生,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民国二年(1913)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五年,在美国加入任鸿隽、杨杏佛等发起之“中国科学社”,任《科学月刊》编辑。七年秋,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应聘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九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该馆编辑。十五年,到天津南开大学教地理学和气象学。十六年,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聘筹建气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立南京气象台,开展气象研究,奠定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基础。十九年起彻底结束中国领土和海域之天气预报由外国人发布之历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为中国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解放。学校几度搬迁,在十分艰难条件下,始终依靠师生,坚持“求是”校训,并亲自撰写《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使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大学。抗日战争期间,率领浙江大学师生西迁,转辗赣、湘、两广到达遵义,被誉为“文军的长征”。三十五年,迁回杭州。在反内战、反饥饿斗争中,积极支持于子三等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公开揭露反动派杀害于子三真相。次年7月,当选为党团合并后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十七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竺可桢

解放前夕,断然置国民党要其赴台湾之种种威胁利诱于不顾,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竺可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致力于许多学科研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见解和杰出贡献,曾发表论文240余篇。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气象日记无一日间断,共计800万字。1955年至1960年间,虽年事已高,仍经常到西北黄土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论著有《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的关系》、《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物候学》、《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的亚热带》、《东亚天气类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辑有《竺可桢文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馀生。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一带)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任宛令时,与之交。后同至越国出仕,俱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退保会稽山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范蠡随句践质吴三年,夫差劝其弃越投吴,委以重任,范不为动。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句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句践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句践称霸大业,使越国成为强国。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范蠡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有专记、《史记-货殖列传》有载,《越绝书》、《吴越春秋》述其详。

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年赴德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句践 (约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一举打败吴军,射伤吴王。吴王阖闾临终告诫儿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后,遵照遗训,日夜勤兵,矢以报越。句践得悉,主张“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告,勿听,被夫差“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今吴县椒山)。”句践率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上。夫差追而围之。句践以“卑辞厚礼以遗”之计,派文种向吴求和。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五年(前492)五月,句践夫妇偕范蠡入质于吴,囚于石室。“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句践斫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问疾尝粪”,博得夫差欢心,得赦归国。

句践七年(前490)归越,卧薪尝胆,誓复吴仇。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报吴耻。

句践十五年(前482),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太子留守,国内空虚。句践发兵四万,亲率君子(亲兵)六千伐吴。败吴师,获太子友,破吴都,焚姑胥台。夫差请和,句践自度未能灭吴,许之。句践十九年,再度伐吴,战于笠泽,三战三胜。二十一年再次伐吴,围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杀,终于句践二十四年(前473)灭吴雪耻。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清绍兴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市)人。生于行伍之家,幼好读书,颖悟过人,后从父习武。读《宋史-岳飞传》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时,谓人曰:“此举其大者而言耳,非谓武将可以爱钱也。”读《明史-周遇吉传》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武进士,七年署黄岩镇水师中营守备。巡洋遇盗艇,以灭灯诈为商船诱盗近舟,力擒剧盗陈兆龙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镇总兵交涉归还定海,释安突得事。葛坚持先归地后释俘,迫使英军就范,撤离定海。八月,英将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约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分守晓峰岭、竹山门,而自以主将据冲要挡敌。十二日英船29只闯入竹山门,葛在土城亲燃大炮击断其头桅,英军遁出。又令游击张绍廷迎头截击,英军退走,得旨嘉奖,赏提督衔。适夜英军复大至,虽力战,然敌军仍盛,飞书大营请援,弗许。云飞秘不发,加意抚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屡战挫败,激战6昼夜,仅啖饼数枚,战士亦然。最后敌攻破竹山门,薄土城,葛率部卒200余人持刀步战2里许,格杀无算。身受40余创,炮洞胸背,仍挥刀杀敌。终因多次中弹,依崖而殒,壮烈殉国。义勇徐保夜负葛尸,以小舟渡抵镇海。宣宗挥泪下诏,颁金治丧,以提督例恤,谥壮节,葬于今萧山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

葛云飞文武双全,著军事著作多种,有《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及诗词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义,丧归,一恸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传.

回答2:

任颐(1840~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字伯年。清绍兴山阴人。父鹤声,善工丹青。幼年就得到其父指授。咸丰三年(1853)赴上海扇庄学徒,后得任熊、任薰教授,初显画名。十一年,太平军入浙东,攻克绍兴,则参加太平军,充旗手。太平军败后,移居宁波,隐于民间,重操画笔,结识画家任渭长。中年以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884年,小刀会在上海起义,为小刀会“点春堂”作“观刀图”,颇具影响。先后结交当时书画名家吴昌硕、蒲华、王秋年、蒋石鹤、吴友如等。画法师承陈洪绶、华岩,又受八大山人朱耷影响,擅画花鸟山水、人物。重写生,钩勒、点簇、泼墨交互施用,别具一格;赋色鲜活明丽,笔墨不多而形象生动活泼;精肖像画,喜用中锋,浅描淡染,寥寥数笔而神情逼真,执法独到,画风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与任熊、任薰、任预并称画坛任门“四杰”。现存作品颇丰:《野塘两石》、《芭蕉绣球》、《紫藤鸳鸯》、《池塘睡鸭》、《黄花红叶》、《鸡》、《秋雨梧桐》、《落花飞燕》、《讥看天图》、《沙馥小像》、《五谷丰登》、《钟馗》、《倒骑驴图》、《牧牛图》等。其女任霞,子任堇,均工诗文、书画。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年五十六。《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定居会稽山阴。出身贵族,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伯王导,晋元帝时丞相。其幼时言语迟钝,及长始显才华。性坦率,不拘礼节,有“坦腹东床”佳话。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当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更甚,每上疏争之,多被听纳。羲之淡泊名利,雅好养性,初渡浙江,便有终仕之志。朝廷爱其才,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后称病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善作文、工书法。原师事钟繇,但博采众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妍美流畅之风格。

羲之七子:献之、凝之、徽之均善书,尤以第七子献子成就最著。相传现存兰亭“鹅池”碑,“鹅”字为羲之所书,“池”字为献之所续,世称“父子碑”。著有《王羲之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传世。因其书法而得名之遗迹,尚存兰亭、笔飞弄、笔架桥、题扇桥、躲婆弄等。羲之舍宅为寺之戒珠寺,现辟为纪念馆。《晋书》有传。

汤绍恩字汝承,号笃斋,四川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迁德安知府,寻移绍兴知府,累官至山东右布政使。后致仕归,年九十七卒。汤为人宽厚俭朴,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遗旧袍袭之。为政持大体,不事苛细,不以廉自炫。知绍兴后,新修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绍兴人民爱戴。

文种名会,字伯禽、子禽,春秋楚之邹人。公元前494年,句践败于夫椒,使文种议和,成。句践入质吴国,命种守越。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句践归国,问政于种,种曰“爱民而已”。“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无夺民所好,则利也。民不失其时,则成之。省刑去罚,则生之。薄其赋敛,则与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越王乃缓刑薄罚,省其赋敛。于是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种又献伐吴“九术”(《史记》作“七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槁,以空其邦;四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句践仅用三术而灭吴。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种,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种不忍而称病不朝。人诬其作乱,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伏剑自杀。赐葬卧龙山,故名种山。现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府山望海亭东侧有文种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均有载。

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字玉贞,小字玉姑,后易名瑾,字璇卿,号竞雄、鉴湖女侠,别号汉侠女儿,另署秋千。祖籍绍兴山阴漓渚(福全)人,出生于福建闽候县。自幼喜好诗文,尤慕剑侠,豪爽奔放。稍长,随四表兄习棍棒拳术、骑马击剑,性格倔强。

秋瑾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难,遂荫生“置生死于不顾”,献身救国之志。三十年,冲破家庭束缚自筹旅费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实践女学校学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七月再赴日本,经黄兴介绍,在日本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被推为同盟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主盟人。因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年底回国。三十三年初,接任绍兴大通体育师范学堂督办。“大通”名义上是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实际上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干校。l~6月间,一面与教员王金发、竺酌先等在和畅堂秋瑾制定秘密计划;一面派亲信去诸暨、嵊县、新昌、义乌、金华、丽水等地联络会党。多次往来于上海、杭州,在浙江新军和杭州武备学堂、弁目学堂中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光复会员,曾亲拟《光复军军制稿》,在杭州白云庵召集浙江各地会党,正式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商定五月下旬浙、皖联合起义会攻南京。因叛徒告密,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失败。7月13日(六月初四),清政府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入狱。于初六日(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年仅33岁。次年,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照烈士生前愿望,几经周折,遂将其遗骨葬于杭州西冷桥畔。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书楹联一副:“江沪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民国十九年(1930)在古轩亭口建“秋瑾烈士纪念碑”,府山之巅建“风雨亭”以志纪念。建国后,辟秋瑾故居为“秋瑾纪念馆”,定“秋瑾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 (188l~1936),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才,鲁迅为其主要笔名。绍兴城区都昌坊人。祖父周介孚,清翰林院庶吉士;父周伯宜,秀才,屡试不中;母鲁瑞,绍兴县孙端镇安桥头村人。兄弟3人,鲁迅兄长,次作人,幼建人。

鲁迅7岁上本家私塾读《鉴略》,12岁进“三味书屋”,师寿镜吾读《四书》、《五经》。光绪十九年(1893)秋,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鲁迅先后到绍兴县皇甫庄和小皋埠舅家避难。二十年(1894)父病不起,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为医治父病而到处奔波,家道渐由小康坠入困顿而受人白眼。期间鲁迅和农民及农民子弟有较多接触,因而激起对“上流社会的堕落”之憎恨和对“下层社会的不幸”之同情。

光绪二十四年5月,鲁迅母尽家中所有为其凑足18元盘川,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二十七年毕业。二十八年2月以官费留学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和普通科,课余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之革命活动。三十年9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因痛感学医并不能改变国民精神,于是弃医从文。三十二年至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等国文学作品。三十四年加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夏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职。二年7月,回绍兴,任绍兴府中学堂(今绍兴一中)监学兼博物教员。辛亥革命成功后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民国元年(1-912)2月,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教育部任部员,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8月任教育部佥事。六年因张勋复辟辞职。七年1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工作,同年4月,始以“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九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积极组织和支持《语丝社》、《未名社》等进步社团,培养青年作家,促进新文化发展。在女师大“风潮”、“五卅”事件、“三.一八”惨案等重大政治斗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许多如“匕首”、“投枪”之杂文。十五年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通缉。9月南下厦门,任厦门大学教授。十六年1月被广州中山大学聘为文学系主任,后兼教务主任。4月,为营救被捕学生无效愤而辞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鲁迅触动很大,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10月抵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从此定居于上海。

鲁迅在上海10年,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十九年起先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团结左翼文艺工作者,并以杂文为武器,抨击国民党政府统治,写下《二心集》、《南腔北调》等10余本杂文集和《朝花夕拾》、《野草》等散文集。

夏禹《史记-夏本纪》载:禹为黄帝轩辕氏之玄孙,姓姒,名文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悳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禹治水有功,初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后受舜禅,禹制贡法,根据各地出产确定应纳贡品,名曰“定贡”。为志禹功,《尚书》以《禹贡》名篇。主张“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曾向帝舜献“九功惟叙,九叙惟歌”之谋,舜善其言,赞禹功为“地平天成,万世永赖”。其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竺可桢 (1890~1974),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字藕舫,绍兴会稽东关(今属上虞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入东关镇敬义小学。三十一年5月,进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半年后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三十三年转入复旦公学。宣统元年(1909)考入河北唐山路矿学校,二年毕业。后考取第二次“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公费生,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民国二年(1913)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五年,在美国加入任鸿隽、杨杏佛等发起之“中国科学社”,任《科学月刊》编辑。七年秋,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应聘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九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地理系主任。十四年,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任该馆编辑。十五年,到天津南开大学教地理学和气象学。十六年,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聘筹建气象研究所,次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立南京气象台,开展气象研究,奠定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基础。十九年起彻底结束中国领土和海域之天气预报由外国人发布之历史。二十二年4月,委任为中国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代表。二十五年4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解放。学校几度搬迁,在十分艰难条件下,始终依靠师生,坚持“求是”校训,并亲自撰写《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一文,提倡追求真理,不怕牺牲之精神,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使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大学。抗日战争期间,率领浙江大学师生西迁,转辗赣、湘、两广到达遵义,被誉为“文军的长征”。三十五年,迁回杭州。在反内战、反饥饿斗争中,积极支持于子三等进步学生的爱国行动,公开揭露反动派杀害于子三真相。次年7月,当选为党团合并后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三十七年3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竺可桢

解放前夕,断然置国民党要其赴台湾之种种威胁利诱于不顾,奔赴上海。1949年7月,赴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9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竺可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致力于许多学科研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皆有卓越见解和杰出贡献,曾发表论文240余篇。从1936年1月1日起到1974年2月6日逝世前一天止,气象日记无一日间断,共计800万字。1955年至1960年间,虽年事已高,仍经常到西北黄土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主要论著有《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的关系》、《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物候学》、《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的亚热带》、《东亚天气类型的初步研究》等,已辑有《竺可桢文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

王冕 (1310—1359),宇元章,浙江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以清贫生活了其馀生。

范蠡字少伯,又称范伯,春秋末楚国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一带)人。出身贫寒,微时“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任宛令时,与之交。后同至越国出仕,俱为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句践伐吴,范蠡谏阻,不听,遂遭失败。退保会稽山后,献卑身厚赂,乞成于吴之计,订城下之盟。范蠡随句践质吴三年,夫差劝其弃越投吴,委以重任,范不为动。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句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及归国,与文种鼎力辅佐越王。句践奋发图强,筑城立廓,发展生产,以俟时机。蠡倡“道”、“气”,主“恒”、“常”,重“持盈”、“定倾”、“节事”,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才能取胜。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兴越灭吴,完成句践称霸大业,使越国成为强国。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范蠡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有专记、《史记-货殖列传》有载,《越绝书》、《吴越春秋》述其详。

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十六年会试贡士,未殿试。十八年补殿试,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并以《晨报》为阵地,提倡民权,宣传排满革命。三十年冬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建立光复会,被推为会长,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年赴德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二十九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句践 (约前520~前465),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句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一举打败吴军,射伤吴王。吴王阖闾临终告诫儿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后,遵照遗训,日夜勤兵,矢以报越。句践得悉,主张“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告,勿听,被夫差“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今吴县椒山)。”句践率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上。夫差追而围之。句践以“卑辞厚礼以遗”之计,派文种向吴求和。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五年(前492)五月,句践夫妇偕范蠡入质于吴,囚于石室。“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句践斫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问疾尝粪”,博得夫差欢心,得赦归国。

句践七年(前490)归越,卧薪尝胆,誓复吴仇。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报吴耻。

句践十五年(前482),吴王夫差北会诸侯于黄池,太子留守,国内空虚。句践发兵四万,亲率君子(亲兵)六千伐吴。败吴师,获太子友,破吴都,焚姑胥台。夫差请和,句践自度未能灭吴,许之。句践十九年,再度伐吴,战于笠泽,三战三胜。二十一年再次伐吴,围攻三年,夫差求和不成自杀,终于句践二十四年(前473)灭吴雪耻。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清绍兴山阴天乐乡(今属萧山市)人。生于行伍之家,幼好读书,颖悟过人,后从父习武。读《宋史-岳飞传》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时,谓人曰:“此举其大者而言耳,非谓武将可以爱钱也。”读《明史-周遇吉传》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武进士,七年署黄岩镇水师中营守备。巡洋遇盗艇,以灭灯诈为商船诱盗近舟,力擒剧盗陈兆龙等9人。二十一年(1841)正月,伊利布令定海镇总兵交涉归还定海,释安突得事。葛坚持先归地后释俘,迫使英军就范,撤离定海。八月,英将朴鼎查再犯定海,葛约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分守晓峰岭、竹山门,而自以主将据冲要挡敌。十二日英船29只闯入竹山门,葛在土城亲燃大炮击断其头桅,英军遁出。又令游击张绍廷迎头截击,英军退走,得旨嘉奖,赏提督衔。适夜英军复大至,虽力战,然敌军仍盛,飞书大营请援,弗许。云飞秘不发,加意抚慰士卒。天雨,霪潦中屡战挫败,激战6昼夜,仅啖饼数枚,战士亦然。最后敌攻破竹山门,薄土城,葛率部卒200余人持刀步战2里许,格杀无算。身受40余创,炮洞胸背,仍挥刀杀敌。终因多次中弹,依崖而殒,壮烈殉国。义勇徐保夜负葛尸,以小舟渡抵镇海。宣宗挥泪下诏,颁金治丧,以提督例恤,谥壮节,葬于今萧山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

葛云飞文武双全,著军事著作多种,有《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及诗词若干卷存世。事母孝,母亦知大义,丧归,一恸而止,曰:“吾有子矣!”《清史稿》有传
http://blog.sina.com.cn/u/49c5c56d0100050m

回答3:

绍兴
http://baike.baidu.com/view/6667.htm#7

绍兴名人
·庄文恭 ·祝绍周
·竺水招 ·竺可桢
·竺鸣涛 ·诸涨富
·朱自清 ·朱庆澜
·徐季良 ·周立伟
·钟群鹏 ·马寅初
·鲁迅 ·王羲之
·蔡元培 ·周作人
·任光 ·王献之
·吴觉农 ·陈建功
·陈翰馥 ·潘家铮
·沈家骢 ·范文澜
·孙伏园 ·周建人
·许寿裳 ·刘大白
·王守仁 ·嵇康
·贺知章 ·陆游
·大禹 ·勾践
·王思任 ·祁彪佳
·葛云飞 ·何赤华
·汪寿华 ·王一飞
·周恩来
秋瑾 西施 唐婉 曹娥

回答4:

·庄文恭 ·祝绍周
·竺水招 ·竺可桢
·竺鸣涛 ·诸涨富
·朱自清 ·朱庆澜
·徐季良 ·周立伟
·钟群鹏 ·马寅初
·鲁迅 ·王羲之
·蔡元培 ·周作人
·任光 ·王献之
·吴觉农 ·陈建功
·陈翰馥 ·潘家铮
·沈家骢 ·范文澜
·孙伏园 ·周建人
·许寿裳 ·刘大白
·王守仁 ·嵇康
·贺知章 ·陆游
·大禹 ·勾践
·王思任 ·祁彪佳
·葛云飞 ·何赤华
·汪寿华 ·王一飞
·周恩来
秋瑾 西施 唐婉 曹娥

回答5:

周树人,周建人,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