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枝梢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关系怎样?

2025-04-08 20:20: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柑橘一年能多次抽梢,当春暖气温回升到稳定通过12.8℃以上时,春梢开始抽出。当新梢长到一定程度,顶端生长点自行枯黄脱落,这种现象称顶芽自剪。这时生长点已停止分生新的细胞,自剪后的生长主要是加长和增粗,直至老熟。夏季、秋季、冬季还会抽梢,在栽培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枝梢分为春梢、夏梢、秋梢、冬梢。

春梢:一般是指立春至立夏前抽生的枝梢。春梢抽生由于气温较低,雨水不多,枝梢生长缓慢,枝梢短,叶片较小而狭长。幼龄树的春梢是一年中发生最早、最齐、最多而病虫害最少的一次新梢。结果树中春梢有一部分是很好的营养枝,一部分是当年的结果枝。初结果树春梢结果枝要求不能过长,最好16厘米以内,中庸的枝条坐果率最高,如过长、长势过旺,则只在顶端开花,所开的花也容易脱落;结果盛期或后期的树,春梢长势要好,顶花结果枝比例才能增加,结果率才高。营养枝能萌发夏梢或秋梢,没有发生夏梢、秋梢的春梢有的可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

在广东由于各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抽梢期也略有不同。粤西气温较高,若土壤湿度大,小寒后春梢就开始抽生。粤中则一般在立春前后抽吐,北部要到雨水后才抽吐。

夏梢:一般指立夏至立秋前抽的枝梢。夏梢发生期由于气温高,雨水多,能多次抽梢且枝梢生长快。这一时期的梢粗长、徒长不充实,叶大而厚,叶翼较大或明显,叶端较钝。成年树或在干旱山地、冬季较冷地区的柑橘,夏梢可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一般应保留。幼树可利用夏梢扩大树冠。但夏梢潜叶蛾多,容易被溃疡病感染,且长势过旺,对初结果的柑橘树容易引起落果,故各地对青壮年结果树有习惯抹除夏梢进行保果的技术措施。

秋梢:一般指立秋到立冬前抽生的枝梢。秋梢由于发生期气温高,雨水少,且日夜温差稍大,枝梢的形态和长度均介于春梢和夏梢之间,数量仅次于春梢。青壮年结果树,这次梢是主要的结果母枝。晚秋梢有的在秋梢上抽出,又称作“秋梢叠”。因其生育期短,质量差,且易受潜叶蛾、蚜虫为害,一般不希望发生,有发生的要加以控制,但粤西、粤中冬季较暖的地区,这次梢还可成为良好的结果母枝。

冬梢:一般指立冬以后抽生的枝梢。由于冬梢发生期处于温度低的季节,枝梢短小细弱,容易发生冻害,且条数也较少。还会因它的抽生减少了夏、秋梢的养分积累,影响了作为结果母枝的夏、秋梢的花芽分化,在栽培上要控制发生。但暖冬年份,肥水条件又好,早冬梢也有可能成为一些品种的结果母枝。

不同产区幼年树和成年结果树的抽梢时期见表6、表7。

表6 广东柑橘不同产区幼年树各次抽梢期

表7 广东柑橘不同产区成年结果树抽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