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 简述记忆的策略有哪些

2025-04-07 18:30: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记忆的策略
一、复述策略:
口述;回想;默写等。
只有通过复述,人才能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将所记忆的材料印在头脑中。
二、精加工策略:
圈关键词;联内容摘要;写内容提要;列提纲等。
联内容摘要是指将所读材料中的关键句找出,用相关的词语联成一个反映材料梗概的做法。而写内容提要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将材料的大致意思反映出来的做法。区别是前者采用材料中的句子,后者采用自己的语句。
三、多重编码策略:
这里主要是指采用言语编码系统和形象编码系统来记忆,这样记忆的材料更为牢固。像图文并茂的材料更易于记忆,就是采用了多重编码策略。
四、过度学习策略:
一个材料用十分钟的时间能100%地记住,应当再花五分钟的时间加强记忆,达到150%程度,这就是过度学习策略。当然,过度学习一般指达到150%程度的学习,至于过度到什么程度,要因人而异,因记忆的材料而异,有时可能要达到180%程度,甚至更高的程度,才能把材料记忆得更牢。
五、复习策略:
1、及时复习与间隔复习相结合。
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人所记忆的材料不及时复习,是很容易忘记的,而且,忘记后再来记忆,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可用口袋法,即根据一周七天订做七个口袋,依次按周一到周日的顺序将要复习的内容分别装入七个袋中。每复习一次,在材料上做上记号。依次循环着复习,一般而言,材料复习到三次,就能参加考试,复习到五次,材料记忆得非常牢靠。
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可用“两本书法”,买书一次买两本,一本作完整复习用。另一本就拆开它,分散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拿出来复习。既方便,又省时,值得一用。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尝试回忆往往更好)
两者的比例一般是,要记住一个材料,五分之二时间用来反复阅读,五分之三时间用来尝试回忆。
4、多种分析器结合和多种复习方式结合。
多种分析器结合指人记忆材料时运用眼、口、手、耳等多种感觉器官来进行记忆,可以用眼来看,用口来发音,用手来写,用耳来听。这样记忆的材料更加牢靠。
多种复习方式指采用列提纲,画图表,目录复习法等多种样式,避免单一乏味。
5、部分复习与整体复习相结合。
一般按“总体--部分--总体”的顺序复习效果好。
6、避免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影响。
相同材料要叉开复习。
7、意识复习与无意识复习相结合。
临睡前复习的材料往往记忆得更深刻。因为人在睡前进行的意识复习后,进入睡眠状态后,无意识继续作用于人的大脑,两者相结合必然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