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属于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中游建立亚述尔城,后逐渐形成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公元前十九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为王国。版图南及阿卡德,西达地中海。不久遭外族入侵,国势削弱。公元前十五世纪复兴,建立君主专制,向外扩张,北进亚美尼亚,以至黑海沿岸,西侵叙利亚和腓尼基,南至巴比伦。公元前十一世纪受外族进攻,再度衰落。公元前十世纪,又再兴起。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后,由于统治集团内讧和被征服地区人民反抗,国势惭衰。公元前612年,为新巴比伦和米提亚联军灭亡。
亚述的三个时期
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
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
亚述君主列表:
早期
祖阿柏
努阿柏
阿巴祖
阿撒若哈
艾梯缇
卡柏卡布
尤夏帕(约前 2020)
凯卡凯
阿卡亚
普祖尔-阿速 (前1975 )
夏力米-阿和里
尔苏姆一世 (前1939-前1900)
依库姆
阿卡德王国
萨尔贡一世
玛尼什吐苏
那拉姆-辛
尔苏姆二世
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前1813-前1781)
伊夏厄-达干(前1780-前1741)
姆忒-阿夏克
瑞姆西
阿夏鲁姆
普祖尔-斯伊
阿达瑞 (前1700)
比鲁-巴里 (前1700-前1691 )
里巴亚 (前1690-前1674)
沙马阿达德一世 (前1673-前1662)
艾帕塔-赛因 (前1661-前1650)
巴扎桇(前1649-前1622)
鲁尼拉亚 (前1621-前1618)
克丁-利那 (前1615-前1602)
沙马阿达德二世(前1601-前1599 )
沙马阿达德三世 (前1598-前1586)
沙姆什阿达德二世 (前1585-前1580 )
沙姆什阿达德三世
亚述尼拉里一世(前1547-前1522)
亚述尼拉里二世
中亚述时期
伊里巴阿达德一世 (前1392-前1366 )
亚述路巴里特一世 (前1365-前1330 )
伊里-尼冉日 (前1330-前1319 )
阿瑞卡-邓-依里 (前1319-前1308 )
阿达德尼拉里一世 (前1307-前1275)
撒曼以色一世 (前1274-前1245 )
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一世(前1244-前1208 )
亚述-尼拉里三世
尼鲁塔-阿帕-伊奎(前1192-前1180 )
亚述·丹一世(前1179-前1134)
亚述-瑞士-伊士一世 (前1133-前1116)
提格拉特·帕拉萨一世 (前1115-前1077)
阿达德-阿帕-伊奎 (前1077-前1074 )
亚述-丹-卡拉 (前1074-前1057)
沙姆什阿达德四世 (前1057-前1050 )
亚述纳希帕尔一世 (前1050-前1032 )
撒曼以色二世 (前1031-前1020 )
亚述尼拉里四世 (前1020-前1016 )
亚述尼拉里二世 (前1016-前973 )
亚述-瑞士-伊士二世 (前973-前967 )
提格拉特帕拉萨二世 (前967-前935 )
亚述丹二世 (前934-前912 )
新亚述时代
阿达德尼拉里二世 (前911 - 前891 )
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二世 (前891 -前 883 )
亚述纳希帕尔二世 (前883 -前 859 )从尼尼微迁都到卡尔克
撒曼以色三世 (前858 - 前824 )
沙马什阿达德五世 (前823 -前 811 )
阿达德尼拉里三世 (前810 - 前783 )
萨穆-拉玛特(前810 -前 805 )
撒曼以色四世 (前783 -前 772 )
亚述丹三世 (前772 - 前755 )
亚述尼拉里五世 (前754 - 前745 )
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 (前744 -前 727 )
撒曼以色五世 (前727 - 前722 )
萨尔贡二世 (前722 - 前705 )
辛那赫里布 (前705 - 前681 )
阿萨尔哈东 (前681年 - 前668)
亚述巴尼拔 (前668年 - 前627年)
亚述-埃提尔-伊兰尼 (前627年 - 前623年)
辛·沙里施昆 (前623年 - 前612年)
在前612年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被米底和新巴比伦联军攻陷后,一名亚述将领以亚述路巴里特二世的名号又统治了若干年 (约前612年 - 约前609年)
最大本事了 已经超出极限了 你看着给点分哈 花了我还几个小时呢 呵呵
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
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 。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
中亚述时期(约前1400~前1078)
公元前14世纪中叶,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常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经过短暂的衰败,至提格拉·帕拉萨一世(约公元前1115~约前1077在位) 时亚述国势复兴 。公元前11世纪末,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
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
即新亚述帝国。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在位)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 以后 ,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击败乌拉尔图,占领叙利亚,进入全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 。经过萨尔贡二世、辛那赫里布(前704~前681在位)、伊萨尔哈东(前680~前669在位)的征服,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亚述巴尼拔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征服地区纷纷独立,帝国迅速走向灭亡。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阿淑尔和尼尼微先后陷落,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其地为米底和巴比伦所分。
详情请看:
http://civ.ce.cn/zt/assur/xt/200804/26/t20080426_15287430.shtml
(亚述时代的君王 )
在人类史上,亚述有不少君主名声非常显赫。亚述王萨尔玛那萨尔一世趁巴比伦屈服于加喜特人铁蹄下的时机崛起,统一北部诸小邦。不过在亚述史上,最早而最有名的君主不是萨尔玛那萨尔(Shalmaneser)一世,而是提格拉——帕拉萨(Tiglath-Pileser)一世。
提格拉——帕拉萨一世是一位伟大的猎人,他猎狮的纪录,徒步猎获者是120头,乘车猎获者是800头!
提格拉——帕拉萨猎国如猎狮,一块石碑这样记载:“我率勇士,远征库玛赫(Qummuh)。陷城池,获珍宝,无可数计。敢反抗者,我必焚其城,使成灰烬。……我征亚当斯(Adansh),其民自山中出,俯伏我膝下。我惟令其纳税,并不加害。”这位国君,东征西讨,在征服赫梯(Hittites)亚美尼亚(Armenians)及其他40余小国后夺取了巴比伦,声威浩大,吓得埃及人也来敬献礼品。每次出征他必大修神庙。亚述之神对于供品,似乎只问有无,不问来源。最后,巴比伦复兴,不但挣脱了他的统治,打垮了他的军队,攻占了他的城池,焚毁了他的神庙,甚至把他们连人带神一齐俘虏了。提格拉——帕拉萨最后死得很惨。
提格拉——帕拉萨的兴亡可说是整部亚述历史之写照。最初他们怎么对待邻人,最后邻人又同样对待他们。继起的一位君主亚述巴尼拔(Assurbanipal)二世。他征服了十几个小邦,带回来不少战利品。他有两大嗜好:挖俘虏眼睛;娶一大堆妻妾。他很幸运,竟然得以善终萨尔玛那萨尔(Shalmaneser)三世进兵大马士革,与叙利亚人数度恶战,一次战役生歼敌人达1.6万之多。他也大修神庙,广蓄嫔妃,不过他晚景不好,老年时,他的儿子在一场叛乱中推翻了他的政权,塞姆拉迈特(Sammuramat)以母后名义临朝统治3年。这位女主在希腊神话中叫西莫拉密斯(Semiramis)。据一位西西里人狄奥达罗斯(Diodorus)描述,她是一位半人半神身兼为皇后、将军、政治家及工程师。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是一位有名的君主。他编练大军,重行东征西讨。他征服了亚美尼亚、叙利亚、巴比伦,降服大马士革及埃及,使帝国版图向东延伸到高加索,向西推进到尼罗河。萨尔贡二世是亚述的拿破仑,由下级军官崛起为王,每次出征必亲临前线。他打败伊拉蒙、埃及、巴比伦,掳犹太人,非利士人及希腊人为人质。萨尔贡二世极善于治国,在他的鼓励下,文学、艺术、手工艺、商业均很发达。他最后死于抗敌战争。由于他的牺牲,战事获胜,乃使亚述得免于切梅里亚(Cimmeria)蛮族的入侵。
森纳切里波是萨尔贡二世(Sargon述王,公元前727-前705在位)之子。他忤平内乱,洗劫波斯湾,但进攻耶路撒冷及埃及却未成功。尽管如此,他已占领了89座城镇、820个乡村;俘获7200匹马、11.1万头驴、8万头牛、 80万头羊及20.8万敌人。他对巴比伦的放荡奢靡非常痛恨。他率兵围城,城破之日,烧杀齐来。巴比伦城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神庙宫殿化为灰烬,甚至所有的神也全部变成俘虏。巴比伦的守护神玛杜克(Marduk)被他降为亚述大神的仆从。关于这一浩劫,巴比伦人的解释与一年后犹太人的解释完全一致:神为了惩戒他的百姓,不惜降身辱志以事敌人。森纳切里波把他从事征服所获战利品通通运往尼尼微。他利用俘虏劳力将河流改道,这样,一面可保护尼尼微,一面可灌溉田地。在他的经营规划下,尼尼微变得十分繁荣美丽,全国农产品也大量增加。但他晚景凄凉,在虔诚忏悔时被诸子手刃而死,宫廷喋血,父子兄弟火拼,胜利属于阿萨尔哈东。他是老国王诸子之一,即位后,因埃及曾支持叙利亚叛变,乃大兴问罪之师。结果,埃及变成了亚述的一个省。当他由孟斐斯回到尼尼微时,带回战利品之多,让所有西亚人大吃一惊。阿萨尔哈东(Esarhaddon,前7世纪亚述国王)除把亚述变为近东最富、最强的帝国外,还做了两桩善邻的好事:第一,释放巴比伦诸神,并重建巴比伦大城;第二,发粮救济伊拉蒙饥民。在充满野蛮记载的亚述史上,他算是一位相当文明的君主。
埃及叛变,阿萨尔哈东率兵前往镇压,中途病死,继位者即大名鼎鼎的亚述巴尼拔(Assurbanipal,亚述国王)。他继阿萨尔哈东所建的基业,使亚述国势如日中天。物极必反,他死后,由于40余年内战,国力消耗过甚,亚述一蹶不振。20世纪30年代出土的石碑中有一块描述的就是亚述末世景象。那是战争、围城,饥荒、劫掠交织而成的悲惨画面。亚述巴尼拔时代在亚述史上可称得上多彩多姿。一块石碑记他平定伊拉蒙:
经过1个月零25天的行军,我到达了伊拉蒙。(为达到毁坏其农作物的目的)我在其田地里撒盐并散播荆棘的种子,所有伊拉蒙人,无论男女老幼,从皇子皇孙,高官显吏至士兵工匠,所有伊拉蒙物畜,无论马、驴、骡、牛、羊,我一概都掳来了。除人畜外,我更带走了苏萨(SUsa)、玛达科图(Madaktu)、希特玛斯(Haltemash)以及其他城市的钱财。仅一个月工夫,我令伊拉蒙完全变成了废墟。我相信,那儿现在巳无欢笑、无人声、无牛羊!
在举行庆功宴的时候,亚述巴尼拔将伊拉蒙王的头悬挂在高杆上,给所有宾客欣赏。亚述巴尼拔对伊拉蒙统帅丹纳努(Dananu)的处置更加残酷,他把他的皮生生剥下。他对丹纳努的弟弟是先砍头后分尸,把尸体切成肉酱,然后拿到全国示众。
这种血淋淋的做法目的在杀鸡骇猴。确实亚述帝国统治的地域太辽阔,民族太复杂,它所统治的民族中,有埃塞俄比亚人,有亚美尼亚人,有叙利亚人,有米底亚人,不这样做也许控制不住。不过,不论对错,无论如何帝国是安定的。据他自称,他治下的太平是空前的。亚述巴尼拔不仅是一位征服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文学家及艺术家。他为了搜求新风格的建筑与雕刻,曾派出不少钦差大臣。为了搜集古代典籍,他曾打发不少学者去苏美尔及巴比伦。在首都尼尼微,他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图书馆。这所图书馆保全的资料历经25个世纪仍完整无缺。像腓特烈大帝一样,他不但是战争和狩猎的能手,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才华横溢,不可一世。据狄奥达罗斯 (Diodorus)描写,他对男女两性都喜欢,是个荒淫的君主.不过,这种说法在史书上我们却找不出任何证据。
泥简中有不少描述亚述巴尼拔的作品,那些作品表明,他的勇敢自信十分惊人。他面对狮子,有时只带一把匕首,有时只带一支标枪。每次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找着敌人主帅硬拼。拜伦(Byron,1788-1824)对他显然非常崇拜,曾以他为其戏剧中的主角。在拜伦笔下,他变成了亚述帝国权力、财富均呈巅峰状态的具体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