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旅居南宁经商的商人,为了方便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宿,有实力的便集资兴建会馆,以会馆开展商务活动。会馆的出现,是一个地方商业繁盛的标志,同时也体现了会馆主人在当地的地位与势力。
看来,广东商人的实力是最强。至今仍保存在南宁的由广东商人兴建的会馆就有两个,一个是粤东会馆,一个是新会书院。粤东会馆是南宁会馆建筑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堂皇雄伟的会馆;新会书院则是南宁目前惟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会馆建筑。不同的是,新会书院是广东旅邕的新会商人兴建的,除了具有商务及同乡聚会、议事的功能外,还可作为学堂,供新会商人的后代上学读书。
当年广东商人在建设会馆时的认真劲令人难以置信。所用石料,每人每天只能凿一条,不能多凿。以此来保证达到精雕细刻的要求。而他们有一个举动更是叫人费解。他们所用的材料,均从广东本土用船运来。当时南宁人见了无不嘲笑他们的愚笨。广西作为山区,石材和木材多得很,何必舍近求远?
后来才慢慢明白,广东人并不愚笨。他们派船从广东把材料运来之后,并非空船而归,而是顺便将从左右江龙州、田阳、都安等地收购回来的八角、茴油、纱纸等大量货物运回广东贩卖,可谓一举两得。商人的精明,那是常人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