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各版本当中对这次洪水的记载。首先是我国的《山海经》中,就有“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的说法;公元前三千五百多年的苏美尔文明中说那次洪水爆发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山上跑,还以为有战争爆发了;古巴比伦的史书里说,一夜之间,大陆几乎被淹没,只有少部分逃到山上的人活了下来;墨西哥的古文字书中说,一天之内,几乎所有人都灭绝了。
看来,这场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不仅席卷了整个地球,而且来势汹汹,差点将刚刚要发源的人类文明带走。而面对这一汹涌的洪水,西方人的应对方法出奇的一致,他们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修建了一个可以供所有生物避难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诺亚方舟。人类带着各个物种一起在这里面带了大半年,洪水才终于彻底退去,人类才再次得以生存。
而诺亚方舟的故事可不仅仅在西方国家,就连中东地区也是这么承认的。但是显然,在中国并没有过这样的传说,所以很多西方学者对此非常疑惑,当所有人都躲进诺亚方舟里面的时候,中国人在哪里?他们是怎么逃过这次灾难的呢?想必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们虽然没有诺亚方舟,但是我们有大禹呀!
没错,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为了治理这次泛滥的洪水,可谓是尽心尽力,坚持十几年才将洪水彻底治理好,在这期间他多次路过自己家门口都没有回去照看一眼,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领导,才能让中国人民从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所以说,我们的祖先和全世界一样,面对的是同样的灾难,不过他们选择相信上帝,为他们建造一个能够避难的场所,而我们则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所有人的团结,一同将汹涌的洪水战胜。这种精神,其实就是中华文明能够一直延续几千
中国人只是不同于西方人,有自己躲避的方式。大禹治水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尧帝时期爆发了大洪水,洪水将人们逼到了高山洞穴之中,过起了穴居生活。为了保证文明的延续,尧帝命鲧去治水,鲧向上帝求得一种神奇的土壤,这种土见水就涨,可以堵住洪水。
鲧到处洒息土,暂时把水堵住了,但是水越涨越高,息土却用完了,水却把躲在高处的人淹死不少。尧帝大怒之下处死了鲧,自己引咎辞职禅位给舜;舜帝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采用疏导的方式将洪水全部引入大海,成功治得水患,人们称之为大禹,并将帝位传给他。
诺亚方舟,其实这也正是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其实这主要是说明了西方人当时遇到问题智慧躲避,而我们华夏祖先不同,他们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洪水来临之时,他们想到的是如何治理水患。
“大禹治水”的典故家喻户晓,这也是上古时期的洪水传说,当时黄河泛滥,大禹的父亲鲧面对洪水,一开始是采用阻挡的方法,只是越阻挡水患越大,顷刻间毁于一旦。
后来他的儿子大禹吸取教训,开始对洪水进行疏通,与自然灾害斗争,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终于治理了水患。这也为后人面对水患做出了标榜,后世人们遇到水患也都积极治理,而不是一味的躲避。
因为当时的西方与东方国家还没有进行外交,而当时的诺亚方舟是在外高加索一带的公元前2369年所出现的,而我们国家还没有与外高加索一带进行外交。外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外高加索国所在地区。外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北邻俄罗斯联邦。
因为当时部落的首领就安排了大禹的父亲治水,只不过因为大禹的父亲在治水过程中出了错,所以就丢掉了性命。在父亲死后,大禹接过父亲的重任,带人处理起了洪水,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人们通过引流的方法渐渐解决掉了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