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帝国之鹰、沙漠之狐的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凭借其出色战场指挥和战术运用不仅得到了德军的认可,而且得到了盟军的高度赞扬,并且由于他有参加屠杀犹太人的任何恶行,这是使得隆美尔声望极高的原因之一。大家对隆美尔赞誉有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死于非命,且死得比较悲壮。希特勒认为隆美尔对其不忠,参加了刺杀他的狼堡计划,让隆美尔服毒自我了断,隆美尔没有反抗,慨然赴死,去世时年仅53岁。
隆美尔的一生不得不说,成也希特勒,败也希特勒。隆美尔不属于德国传统的容克贵族阶层,他与其他高级军官可以说是格格不入。他原先只是一个教书匠,一战时期,他还在波茨坦军事学校教书的时候,便写下了军事名著步兵攻击,希特勒阅览之后大为赞赏。德军在二战中攻下波兰后,希特勒满足了隆美尔的要求,让他当上了装甲师的师长,1942年居然提拔隆美尔当了元帅,隆美尔从少将到元帅只用了三年,希特勒是他最大伯乐,无疑。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被刺杀,侥幸逃得一命。在事后的调查中,他发现参与此次刺杀的人大部分是隆美尔的下属和战友,所以他坚定地认为隆美尔必然也参与刺杀案中。其实,隆美尔真没有参与这一计划,他是被冤枉的。当时隆美尔还手握重兵,最重要的一支部队是驻意大利北部b集团军群,但隆美尔并没有选择反抗。希特勒和隆美尔的矛盾不是一天产生的,1942年以后随着纳粹德军在北非的攻势越来越局限,英国老将蒙哥马利坐镇北非战场,此时隆美尔已经看到了德国必败,所以说多次向希特勒坦言实情,说真话的人太少,自然遭到自大狂希特勒的嫉恨。
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希特勒眼中的隆美尔更是成为了最危险的反对者。再者,隆美尔跟希特勒的心腹马丁鲍曼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隆美尔是被诬告而被赐服毒自尽。希特勒处决隆美尔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此时隆美尔虽说是陆军元帅、北部集团军总司令,但早已成为一个光杆司令,他的下属已经全部被撤换。所以隆美尔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因为隆美尔别无选择,只能以自己的死,换取家人的安全。希特勒当时开出的条件是,如果隆美尔自杀:1,保证他的夫人、儿子和其他亲属的安全,特别是隆美尔夫人将继续享受元帅夫人的待遇;2,保证隆美尔的参谋人员不被清理;3,保证给予隆美尔国葬待遇。
据接近隆美尔的人称,战争后期,隆美尔认为德国应该尽快结束战争,希特勒也早已失去了担任德国领袖的资格。但是,作为正统的职业军人,隆美尔反对一切形式的暗杀。暗杀不但不是光明正大的作派,许多人还会因此而白白牺牲掉性命。
不止一次,隆美尔敦促希特勒和盟军谈判。7月15日,隆美尔写信给希特勒称,这是与盟国结束对立状态的最后机会,要求他毫不拖延地尽快寻求和平方案。7月17日,隆美尔在视察大西洋壁垒时,被美军飞机炸中严重受伤,在医院抢救过来后回家养伤。
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阴谋失败后,纳粹在党内、军内、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清洗、大搜捕、大屠杀。在刑讯逼供之下,有参与策划7.20事件的军官,供出了隆美尔的名字。称刺杀成功后,将推举隆美尔将担任德国新的领导人。
9月27日,马丁·鲍曼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报告,称不止一个消息来源,证实了隆美尔与7.20事件有关。有研究者认为,是希姆莱和鲍曼联手陷害了隆美尔。虽然反对希特勒的团体,希望隆美尔成为他们的领袖,但被隆美尔拒绝。
希特勒一直对隆美尔欣赏有加,对他的犯颜直谏和不服从命令,从来没有真正追究过。同时,希特勒也深知鲍曼和希姆莱,不相信隆美尔会卷入刺杀自己的阴谋。因此,希特勒才派出特使,带去口信,令隆美尔服毒自尽,而不是抓捕他、拷打他、最后枪毙他。
隆美尔听完希特勒特使的转述,沉默片刻,回到卧室穿上元帅服,带上元帅杖,和夫人进行了简短的告别,便随特使上了车。车子驶到不远处的小树林里,隆美尔下车接过副官递过来的氰化物药丸吞下。几分钟后,隆美尔夫人接到电话,称她的丈夫已故去。
纳粹官方对外称,隆美尔因伤病复发,死在家中,并为隆美尔举行了国葬典礼。连代表希特勒去主持隆美尔葬礼的伦德施泰特,都信以为真。盟军的情报机构,同样被这些假象蒙骗,以为隆美尔真的死于伤病不治。
希特勒不但同意了隆美尔在自己家乡乌尔姆举行葬礼的要求,还带去了高度赞扬隆美尔的亲笔信,为他举行了国葬,特命伦德施泰特前往主持。德国的媒体,刊登了希特勒致隆美尔夫人的慰问信,和大量隆美尔葬礼的照片。
因为他反抗不了,他手握的重兵绝大多数还是忠于希特勒的,希特勒才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因为希特勒在当时拥有所有军队的管控权,即使隆美尔手握重兵,他也没有任何能力和希特勒反抗的
反抗不了。隆美尔是希特勒提拔的,加上希特勒在德国威望太高了,隆美尔没有办法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