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土资源工作承担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任务。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体,资源与环境都是有价值的,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要充分认识和科学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指导国土资源工作实践,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在搞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平衡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解决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
一、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面对的问题
以生产力水平为标志,人类文明迄今已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而伴随文明进程同时出现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尊重自然、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的共同愿景,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国土资源工作承担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以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难题。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指出,要努力破解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土资源管理难题,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面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难题,国土资源工作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推动资源环境管理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
(一)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问题
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体,资源与环境都是有价值的。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从重新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需要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发展与保护提出阐释。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联系的反映,是为解决商品交换标准而提出的概念和界定的计量工具。劳动价值论以生产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而效用价值论则以补偿消耗等量资源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无论劳动价值论抑或效用价值论,都基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都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对资源环境的价值也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
在生态文明时代,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理论提出两个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问题的修正和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造成的恶果是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需求需要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以劳动决定价值立论,效用价值论以物质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决定价值立论。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应是以人地和谐为出发点,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为立论基础,通过寻求发展与保护的价值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二)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有些需要通过人类劳动,有些根本不需要经过人类劳动,都能够被人类利用,只要能够被人类利用,就具有使用价值。资源环境不仅对于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这是创新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按其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可以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1)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通过空气、水、阳光、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的运动,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维持其平衡发展。这一过程无需人类劳动的参与,依靠自然本身的机制实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是自然生态系统本身。这种自然物质生产没有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但却有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人类拥有充足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需要的“维生价值”。
(2)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生产力是在人类利用资源环境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资源环境进入社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经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加工,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财富基础,其效用或价值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环境条件。资源环境这种相对于社会系统、相对于人类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称之为生产力价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促进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实现的过程正是文明进步的过程。
(3)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消长关系。资源环境具有相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双重价值。首先具有生态价值,生态价值对于自然和人类都有意义。其次是对人类具有生产力价值,生产力价值必须依附于生态价值存在。二者统一于资源环境,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
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观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文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诉求不同,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存在差异。
文明早期,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以被动依赖为主,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只能靠石器、动物骨角、树枝等简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为生活资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生态价值得以保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利用畜力、水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此消彼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三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带人工业文明时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而伴随出现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价值严重损毁。
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最大化,却使得生态价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发展要在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同时,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这是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实质。
三、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
在生态文明时代,国土资源工作关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面对国土资源工作问题,要充分认识和科学运用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指导国土资源工作实践,提升国土资源工作水平。
(一)平衡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解决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通过实现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来解决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总量是有限的,其循环更新也是有其自身规律和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才能完成的,因此其能维持的发展总量也是有限度的,并且制约着发展的速度,必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更新周期吻合。不合理的规模与速度,必然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反馈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连锁反应。可能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这种反应并不明显,但是从全球、从长远来看,其累加效应则是巨大的。
传统文明尤其工业文明时代,对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已经实现了最大化,相应使生态价值大大受损。生态文明时代,生产力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生产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即不破坏生态价值为底线。要在两种价值实现中寻找一个合适的“价值平衡点”,确定合理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生态保护的约束强度,达到两种价值实现最优化。只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位置,才可能确保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保持和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二)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基础工作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平衡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基础。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源环境各种要素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的方法,对资源环境各种要素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用以指导确定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通过对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的控制,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一方面考量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一方面考量社会需求的总量,同时考虑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对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等的影响,最终确定承载力大小。承载力大小实际上界定了生产力价值开发的最高上限值和生态价值实现的最低下限值,就是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即保证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同时也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因此首先要作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来调节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平衡。
(三)平衡资源环境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的调控工具是国土规划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调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要通过规划来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以国土规划为工具,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统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格局,科学设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两种价值的平衡。
国土规划编制的科学依据是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上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是进行某一时期、某一地区资源环境可开发利用强度和速度的量化标尺,是确定一个地区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类型与规模的科学依据。通过开发利用速度与规模的控制,确保生态系统自我更新与恢复周期,避免过度开发,实现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确保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运用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理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编制国土规划中要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1.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资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土规划过程中必须把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统筹考虑。
目前由于对环境的资源属性认识不足,环境价值不能全面体现,导致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考虑到正常的环境资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补偿成本,即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环境成本而非全部。环境资源成本外部化或低成本使用势必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使用。因此必须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将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形成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补偿机制,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在国土规划中进行调控。
2.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为规划编制单元,解决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与行政区矛盾
资源环境禀赋条件有着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征。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行政区为单元,不同行政区的划分往往导致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条块分割,而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分权与财政体制的分灶导致个行政区各自为政,人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行政区与资源环境自然分区的不协调,会凸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土规划编制应以资源环境自然分区为规划编制单元,从全国层面上确定区域国土资源开发格局,在此格局下进行各行政区的国土规划,避免地方利益驱动或者地方保护的不合理开发行为。
3.以资源环境功能分区规划产业布局,以发挥区域优势,克服“短板”制约
一个区域的发展规模和强度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不仅取决于该区域的优势资源环境条件,还取决于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约。国土规划如何引导各地区在“短板”因素的制约下发挥资源优势,是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目标的关键问题。
依据承载力评价可以确定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与劣势,即确定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主导型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对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确立不同地区适合发展、不适合发展的产业类型,对可发展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及布局进行总量上和空间上的控制。
(四)平衡资源环境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要实行差别化政策
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是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是不同的。要客观地、冷静地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制定合理的、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政策。
在当前盲目追求GDP的热潮下,过度追求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生态价值实现,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我国地域广阔,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也应因其资源环境禀赋不同而不同,平衡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也应考虑地区差异,适宜不同资源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可持续。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条件差异显著,也应在资源环境价值实现的问题上有所差异。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作为三江源头,中国水塔,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提出了生态立省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西藏的生态环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青藏高原夏天作为冷源,冬天作为热源,对我国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西藏要发展,也是适度开发资源,西藏提出自然生态保护战略,对矿产资源“点上开发,绿色开发,面上保护”;北京市2011年上半年发展速度是全国倒数第一,而幸福指数全国首屈一指;南京市2011年取消了GDP考核指标。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但在生态保护上也要实施有差别的共同行动。在国家规划的不同功能区,在农村和城市分别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应地分别确定资源开发程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指标。
对以生态价值实现为主的区域,国家应进行生产力价值补偿,建立生态保护激励与补偿机制,对以生产力价值实现为主的区域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区域差别政策调节国家整体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平衡,通过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规划调节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
(原载《资源配置与发展方式转变论坛文集》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