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等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精讲:(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区按人口数的多少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排序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旅异:亚洲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从20 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发展较快。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问题一、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1、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地形特点: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少,分布在沿海地区。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为最好,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为“圣岳”。
6、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ºN——46º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
问题二、日本的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发展经济的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管理效率高。
2、“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像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5、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问题三: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的南部又称马来半岛。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东南亚的国家:东南亚共有11个国家。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3、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问题四: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选计划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于10ºN——30º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5、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主要家产品为水稻和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一盘西南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灾;反之,则形成水灾)。
问题五: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也跨东西半球。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主要邻国西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有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国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占1/4,但人口占3/4,工业、农业、首都、主要城市都位于欧洲,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历来被公认人欧洲国家。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河和山脉成为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4、河流与湖泊:俄罗斯有四大河流,“母亲河”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著名的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缓,航运价值很高。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问题六:俄罗斯的资源、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工业: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四大工业区:①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②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3、交通运输: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参崴)、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河港)。
第八章 东半球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热点问题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围被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①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
②中东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③石油输出路线:a: 运向日本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B: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汉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C:运向西欧、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3、匮泛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匮泛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但多数民族在这里汇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二、欧洲西部的国家、工业和旅游业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占欧洲的一半左右,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形成了。它有25个成员国,都有是经济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来密集地带。
3、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
三、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与农业
1、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3、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
2、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此外,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3、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办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
4、本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五、澳大利亚
1、地形: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形不同。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
2、地形与农牧业: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3、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5、澳大利亚养羊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它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因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通对于其它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
6、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鸭嘴兽等。
7、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是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生物:
七年级下期生物复习提纲
基础知识:
1、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类人猿,如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人类和它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和森林古猿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2、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要靠生殖系统来完成。
3、男、女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所以它们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输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输精管和输卵管。
4、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卵是一个细胞。胚胎和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5、人体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
6、胚胎二个月(第8周)直到出生前,叫做胎儿。胚胎开始发育到成熟(形成婴儿)大约需要40周(280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7、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另外,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8、进入青春期,男性会出现喉结突出、声调变粗等变化,属于第二性征,这是由于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引起。
9、人进入青春期后,除外形的变化外,生理上,男性开始出现遗精,女生开始出现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叫做月经,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0、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优生。
1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蛋白质、脂肪。它们还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12、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淀粉)的分解,与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关的物质是蛋白质。备用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13、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是水,它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60%—70%),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水。
14、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无机盐是钙和磷,缺钙会使人出现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无机盐,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碘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是因为缺少含锌的无机盐。
15、维生素A能预防夜盲症,维生素B1能预防脚气病和神经炎,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16、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17、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过程叫做消化,主要通过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
18、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它一般有5—6米长,它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9、食物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依次是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20、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其中不含消化酶),并储存在胆囊中,可以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胰液和肠液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21、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不足。
22、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兰色。
23、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唾液(唾液腺)、胰液(胰腺)、肠液(肠腺)。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胃液(胃腺)、胰液(胰腺)、肠液(肠腺)。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腺)是胆汁(肝脏)、胰液(胰腺)、肠液(肠腺)。
24、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
25、“平衡膳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糖类、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脂肪。
26、绿色食品是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可分为A级和AA级两类。前一类是指允许限量使用化学物质,后一类是指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
2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有骨和软骨作支架。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前后径扩大;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28、鼻腔内有鼻毛,可阻挡灰尘细菌,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分泌黏液,可粘住灰尘细菌,黏膜中还分布着毛细血管,可加热凉空气,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29、肺内有许多肺泡,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里需透过二层细胞。
30、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是咽。吃饭时说笑,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口,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危险。
31、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生有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把灰尘、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其中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一起送到咽部,经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形成的部位在气管和支气管。
32、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病人呼吸困难。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
33、呼吸道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人一分钟呼吸的次数约为16次。
34、测量胸围差时,受测者取自然站立的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呼吸要均匀。测量时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在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软尺松紧要适宜,并且不要有折转。
35、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体压力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腔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完成呼气。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6、人的呼出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7、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取样的方法是五点取样法。
38、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39、胸围差的计算方法是尽力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减去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
40、血液中加入抗凝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很薄,呈白色)。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中90%的成分是水。
4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形成它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铁。贫血患者应补充蛋白质和铁。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2、血细胞中,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是红细胞,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白细胞,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血小板。
43、成年人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会有生命危险。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44、血型的发现者是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ABO血型系统包括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输血时,若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凝集成团,所以输血时,应同型输血。
45、成年人心率值是75次/分,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部位是上臂肱动脉。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
46、与心室相连,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是动脉。与心房相连,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是毛细血管。动脉出血时,应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应在远心端止血。
47、红细胞(RBC)的正常范围是男(4—5.5) 10 个/升,女(3.5—5.0) 10 个/升;白细胞(WBC)的正常范围是(4—10) 10个/升;血小板(PLT)的正常范围是(100—300) 10 个/升。血红蛋白(Hb)的正常范围是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
48、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前臂隆起的血管是静脉,使血管隆起的结构是静脉瓣。静脉瓣存在于四肢血管的内表面,防止血液倒流。
49、血液循环的发现者是英国医生哈维。
50、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途径有:(1)以汗液形式通过皮肤排出。(2)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3)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粪便(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人体排出的废物进入外界环境,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51、尿的形成和排出通过泌尿系统完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2、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3、人粪尿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改良土壤,成本低等优点。人粪尿中有大量的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及农作物,传播疾病,危害健康,因此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采用建立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等方法。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54、肥料分为化肥和农家肥,人和动物的粪尿属于农家肥。人粪尿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可转化为含氮、磷、钾等无机盐,才易被植物吸收。
55、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大多分布到头部的皮肤、肌肉等处)和脊神经(分布到身体、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构成周围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脑与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脊髓。
56、人的手偶然触到很烫的馒头,出现的现象是先缩手后感到疼。
57、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的表层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神经中枢,其中人类特有的是语言中枢,使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复杂的反射。
58、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人喝醉后走路不稳是由于小脑受到酒精的麻痹。杂技演员走钢丝时,协调身体动作的器官主要是小脑。
59、人的排尿、排便、膝跳、眨眼、缩手等中枢位于脊髓,语言、感觉、运动、听觉、视觉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脑干。用小锤敲击兔子的后脑部位,它很快死亡,因为损伤了脑干。
6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二者的区别是反射是神经的功能,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61、外界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再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6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鼻、咽、喉感染时,病菌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6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等)、胰岛(胰岛素等)、卵巢(雌性激素等)、睾丸(雄性激素等)。胰腺既是内分泌腺(胰岛部分)又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的部分)。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65、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血液中含量极少的化学物质,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66、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分泌过多患巨人症。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升高,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这是糖尿病,可用注射胰岛素(不能口服,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人体消化。)来治疗,降低血糖浓度。
饮食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应补充海带、紫菜等食物。
68、假如一个蝌蚪长时间不能发育成青蛙,这是体内缺少甲状腺激素。
69、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当人在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可见,激素调节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
70、青春期的同学身体各部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由于激素的调节作用。
71、酸雨对生物有极大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72、日本发生水俣病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含汞元素的食物造成的。痛痛病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元素的食物造成的。
73、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卵巢和睾丸。既属于内分泌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是胰腺。
74、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是: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脉络膜——暗室。
75、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有: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皮肤(触觉等)。
76、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历史: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1636年到1840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清初40年 禁海政策,后来“闭关锁国”, 设立“广州十三行”。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滨海县五汛中学 韩仁帮
绪论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包括营养和呼吸 B、生长: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成熟
C、生殖 D、遗传与变异 E、应激性
3.生物与人类关系:A、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 B、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
C、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生物 D、人类健康离不开生物
4.没有生物,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第一章 生物体结构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⑴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⑵ 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⑶ 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3.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4.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
5.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A、植物组织:
⑴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⑶ 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⑵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⑶ 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⑷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6.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功能。
植物器官: ⑴ 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
人和多数动物:运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神经、生殖系统等八个系统构成。
8.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第二章 生物的营养
1.营养物质:A 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B 无机物:水、无机盐
⑴ 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动物活组织60%-70%幼嫩植物70%。
⑵ 无机盐:缺氮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人缺碘会患甲状腺肿。
⑶ 糖类:生物体生命活动主要能量来源。
⑷ 蛋白质:生物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⑸ 脂肪:生物体储备能量的主要物质。
2.根的类型:⑴ 主根:种子最先长出的根;⑵ 侧根:从主根生出粗细不等的根。
⑶ 不定根:从茎叶上生长出的根。
3.根系的类型
⑴ 直根系:主根长、粗,侧根短细,区别明显(花生、番茄等)
⑵ 须根系:生根不发达,茎部生出不定根,长短粗细相似(水稻、玉米)
4.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分这一段。
根尖的结构:
⑴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⑵ 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
⑶ 伸长区: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⑷ 根毛区: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5.根吸水的原理:
⑴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比细胞周围水溶液大;⑵ 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比细胞周围水溶液小。
根吸水的原理也一样,根毛细胞液浓度总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
6.植物叶子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主要部分。
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7.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淀粉,并释放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表示式:二氧化碳+水 淀 粉+氧
意义: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8.肥料:A、有机肥料(农家肥料):来源广、养分全、肥效久、成本低、作基肥(人、家畜粪便、绿肥)
B、化学肥料(化肥):养分高、见效快、作追肥(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
合理施肥:①不同植物对各种无机盐需要量不同。
②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中间多,两头少”即幼苗期少,生长期多,成熟期少)
9.人体对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牙齿可以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个部分。
牙齿的组成物质:①牙本质(组成牙齿主要物质)②牙釉质 ③牙骨质 ④牙髓腔(人患龋齿,损伤到牙髓腔,常因病菌侵入而发炎,疼痛难忍)
牙齿的功能: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牙齿的保健: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吃食时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损伤牙齿。
消化系统:A、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B、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口腔:A、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B、舌:搅拌和吞咽食物,辨别食物味道及辅助发声的作用。
C、唾液腺:(三对)分别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胃:位于左上腹腔,呈囊状。
胃的结构:A、上口:贲门接食道;B、中部:胃体;C、下口:幽门接十二指肠(位于小肠开头)
胃壁与小肠相似(内向外分):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四层。
小肠:消化道最长一段,位于腹腔里,长5-6米(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十二指肠:小肠开头一段约为十二个手指并拢在一起的长度(是总胆管、胰管开口)
大肠:上接小肠,下接肛门。管腔比小肠大,长1.5米。
盲肠:大肠开始部分,位于腹腔右下部。
阑尾:盲肠的盲端连着一条蚯蚓样突起。
阑尾炎:如果肠内食物残渣,肠寄生虫或其它东西进入阑尾,阻塞住了管腔,在病菌等的作用下,
引起阑尾炎。
肛门:排粪,食物残渣被大肠内细菌发酵,腐败形成粪便。
便泌形成:如果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过多,粪便变得干燥,形成便泌。
预防方法:养成定时大便,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多吃疏菜和水果,多喝开水。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人体最大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促进脂肪消化
肝脏是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器官。(功能:分泌胆汁,贮存营养物质,解毒等作用)
胆汁贮存于胆囊,进食时,胆囊收缩,胆汁排进,流入十二指肠。
胰腺:呈长条形,位于十二指肠弯内(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内)
10、消化:人和动物将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同胰液一样)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步骤以及有关消化液种类可总结为: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 × ×
胃 × √ ×
小肠 √ √ √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甘油
11、吸收:消化以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总结: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12、单细胞动物的消化特点:草履虫靠纤毛运动、变形虫靠伪足运动、食物消化吸收在细胞质进行。
细菌、单细胞藻类 口沟 细胞质 食物泡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胞肛排出体外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的消化、吸收等过程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13、植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蝗虫、蚕、青菜虫、兔、马、牛、羊骆驼等)①牙齿适宜于切断和磨碎食物的牙齿。(牛以草料为食,它有适宜于磨碎草料的臼齿,对食物的消化要经过反刍过程)②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14、肉食性动物的消化特点:(虎、鲨鱼、苍鹰、青蛙、蜘蛛等)①牙齿适宜于咬死、嚼碎动物的肌肉和腱;②消化管短、盲肠退化。
15、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子生物体上,从中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
寄生生物(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A、体内寄生生物:寄生在寄主体内(蛔虫、丝虫、三化螟虫、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结核杆菌)
B、体表寄生生物:寄生在寄主体表(菟丝子、疥螨、虱、蚜虫、红蜘蛛、一些菌类)
16、腐生:一种生物依靠分解另一种生物的遗体或其它有机物,获得营养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腐生生物:经腐生方式获得营养物质的生物。(草菇、蘑菇、香菇、银耳、茯苓、灵芝、青霉菌、
链霉菌等)
第三章 物质的运输
1.茎:植物的主干和侧枝(由芽发育而来的)
顶芽:生长在茎顶端的芽。 生长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侧芽:生长的茎侧面的芽。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叶芽:发育成枝和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花芽:发育成花。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混合芽:发育成枝、叶、花。 芽轴:发育成茎。
4.顶端优势:指顶芽发育较快,并且抑制侧芽的发育。
利用:①松杉桉等树木,注意不要损伤主干上的顶芽;②种植荔枝、蕃茄等果树作物时,摘去主
干上顶芽,多生侧枝。
5.木质茎结构(榕树、杉、松、桉树):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韧皮部:①筛管: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②韧皮纤维:有支持作用,使茎不易折断。
形成层: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结果。
木质部:①导管:运输水、无机盐的通道;②木纤维:有支持作用,树木坚硬原因靠木纤维作用。
髓:茎中心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养料作用。
表皮、木栓皮、皮层、韧皮部合称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合称维管束。
用肉眼可以判出桉树三个结构,树皮(外)质地软,木质部质地坚硬,髓(里)质地疏松。
细胞数目 体积 壁 木材质地
春材 多 大 薄 疏松
秋材 少 小 厚 致密
年轮:指树木的春材和秋材所形成同心圆环。
6.草质茎结构(甘庶、水稻、玉米、小麦):
①表皮:一层细胞构成有保护作用;
②维管束:a、韧皮部;b、木质部。
没有形成层,茎加粗依靠细胞体积增大。
③薄壁细胞:构成机械组织,有支持作用。
7.茎的输导作用表现在:①通过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②通过筛管输导有机养料。
8.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中散发出去的过程。(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
蒸腾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空气
9.人体物质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体温。
输血: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型、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人体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且可以遗传。输血以同型血最好。
血管:①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管。
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管。
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厚、弹性大 薄、弹性小 极薄
管腔 小 大 极小
血流速度 快 慢 最慢
功能 心脏→全身血管 全身血管→心脏 血液 组织
血流方向 离心方向流动 回心方向流动 从动脉→静脉端
心脏:由心肌构成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血液流向: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静脉,而不会倒流。
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成年人75次/分,正常60-100次/分)
心输出量:心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
心输出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心脏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
12.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①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参加肺循环)
②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泡壁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参加体循环)
动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氧结合时颜色鲜红。
静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随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因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脉博:心脏的一张一缩的博动,象波浪一样沿着动脉管壁向远处传播。脉博每分钟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一般所说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测量位置:上臂肱动脉;单位:千帕。
(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成年人12.0-18.7千帕/8.0-12.0千帕或90-140mmgh/60-90毫米汞柱)
由于抽烟而吸入尼古丁,可能引起血管狭窄,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增加,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经常喝酒,心脏肌肉组织,往往会被脂肪组织所代替,降低心脏活动能力,为了心脏,不要抽烟、喝酒。
第四章 呼吸作用
1.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2.植物在任何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对外通道主要是叶片气孔。
3.呼吸作用:生物体吸收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表示式:淀粉+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见P4。
5.为什么新疆产的哈密瓜特别甜?见P4。
6.外界条件影响呼吸作用:温度、水分、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许多肺泡组成。
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呼吸功能相适应?P6
8.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原理:P8 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呼吸次数是16-18次。
9.肺活量:尽力吸气之后,再尽量吸气时所能呼出气体量成年男子3500-4000毫升。女2500-3500毫升。
10.人工呼吸根据呼吸运动原理进行。
11.人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部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
12.人体内部保持着一定的温度称为体温。
13.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P15。
14.动物呼吸方式:⑴气管呼吸:蝗虫、子孓等;⑵鳃呼吸:鲫鱼、虾、蟹等;⑶肺呼吸:蛇、鸽、猫等;⑷皮肤呼吸:蚯蚓、青蛙等。
双重呼吸:吸气和呼气时,肺里都进行气体交换现象,例如:鸟类。
第五章 排 泄
1.排泄:生物体把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无机盐排出体外过程。
2.排泄途径:⑴呼吸系统:二氧化碳、水汽;⑵皮肤的汗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⑶泌尿系统:以尿形式排出废物和多余水、无机盐。
3.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4.肾脏:形成尿液器官,腹腔后壁脊柱两旁各有一个。
纵剖结构:⑴皮质:颜色较深;⑵髓质:颜色较浅;⑶肾孟:呈漏斗状。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结构:⑴肾小体:a、肾小球;b、肾小囊。⑵肾小管。
5.尿的形成:⑴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6.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
成 份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 酸 尿 素
血液 √ √ √ √ √ √ √
血浆 × √ √ √ √ √ √
原尿 × × √ √ √ √ √
尿液 × × × √ √ √ √
7.皮肤功能:排泄、保护、分泌、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作用。
皮肤:⑴表皮:a、角质层;b、生发层:再生、伤口愈合等。⑵真皮:内有血管、神经、最先感受。
⑶皮下组织。
皮肤分泌汗液,成分水、无机盐、尿酸、尿素等。见P26。
皮肤卫生保健:完整性和清洁(常洗澡和勤换衣服)
8.动物排泄方式:⑴草履虫:借扩散作用;⑵蚯蚓:肾管排泄;⑶蝗虫、蜜蜂、苍蝇等:马氏排泄;
⑷大部分动物:肾脏排泄。
第六章 感觉与调节
1.应激性: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
动物和人对刺激反应很灵敏,而植物一般是比较迟钝的。
2.植物感应与调节。见P32。
3.人体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个方面。
4.人体腺体包括:⑴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
汗腺);⑵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毛细血管(甲状腺、胰岛、垂体、胸腺、
肾上腺、性腺)。
5.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一种对身体起特殊作用物质称为激素。
6.激素等物质通过体液传送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叫做体液调节。
7.甲状腺:人体内最大内分泌腺位于喉部,分左右两叶。
甲状腺分泌激素叫做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等作用。⑴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激素过多,成年人食量大增,消瘦。⑵甲状腺功能不足:分泌激素过少,幼年时期呆小症。
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来自食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8.胰岛:位于膜腺上一个个腺细胞团,分泌胰岛素。功能调节糖代谢,缺乏胰岛素,尿排出部分葡萄糖,可能患糖尿病,通过注射结晶牛胰岛素。
9.垂体:脑底部,大小如豌豆,分泌生长激素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幼年时期,侏儒症。⑵生长激素分泌过多:a、幼年时期:巨人症。b 、成年人:肢端肥大症。
10.神经系统:⑴中躯神经系统:脑、脊髓;⑵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11.神经元(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神经元:⑴细胞体;⑵突起: a、树突:短树枝状分支;b、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功能: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
12.脑、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表层叫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功能区,其他动物没有语言中枢。
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 小脑:对人体运动起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
13.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有反射功能和传导作用。
14.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反应。
15.反射弧: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个组成部分。
16.反应类型:⑴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先天性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调节能完成。
⑵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后天性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
17.神经系统卫生保健P41。
18.感受器官:带有附属结构复杂的感受器(眼、耳、鼻、舌等)
19.眼球: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
20.近视眼和远视眼P47。
21.眼的保健和卫生P48。
22.动物:⑴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⑵脊椎动物:体内由脊椎骨组成脊椎的动物。
第七章 支持和运动
2.植物运动:衣藻靠鞭毛在水中自由运动。
⑴ 向光生长运动:茎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特性叫向光性。
⑵ 向重力性生长运动:①根正向重力性生长;②茎负向重力性生长。
3.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
⑴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按部位可分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头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颊骨、躯干骨包括脊柱、肋骨和胸骨。脊柱由30多块椎骨构成,椎骨有椎孔,围成管子叫椎管、内有脊髓。
⑵ 人的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P62
A、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这些弯曲与人类直立行走相适应能缓冲剧烈运动对脑的震荡,保持身体平衡。
B、粗壮的下肢骨:适于人的直立行走、支持体重。
C、足弓:增强稳定性和减轻对脑的震荡、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⑶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A、骨膜:内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对骨生长、再生有重要作用。
B、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幼年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随年龄增长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成年人长骨两端、短骨与扁骨的骨松始终存在着红骨髓。
C、骨的结构特点:既坚固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⑷ 骨的成分:① 无机物:脆硬钙盐;② 有机物:柔韧蛋白质。
骨成分结合,使骨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人的生理骨的成分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P66。
⑸ 骨的生长:① 长长:软骨层细胞分裂;② 长粗:成骨细胞分裂。
⑹ 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A、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B、关节结构:既牢固又灵活。P68。
⑺ 人体的运动都是肌肉的收缩牵动骨而产生的、没有肌肉就没有运动。人体骨骼肌由600多块肌肉组成。每块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⑻ 骨骼肌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类。
第八章 生长发育和生殖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
生物:1.细胞及其组成部分2.细胞分裂与遗传3.基因与遗传4.植物与动物的结构和生命特征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6.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7.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历史:1.中国古代的开端2.中国古代的古代朝代3.科技发展与文化的传播4.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的演变5.中国古代的革命与现代化运动6.国际关系与中国的现代史7.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就与问题地理:1.地球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2.地球上的大洲及其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3.气候与天气及其影响4.人口与城市的分布与问题5.区域经济与发展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地球与人类的未来
问题太泛泛了。。
最好的提纲就是你课本的目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