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亭亭玉立。
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释义: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唐朝李百药《北齐书·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译文:刚刚看见白云看见了一个五颜六色的物体,稍微近了一点,变成了一个美少妇,不一会远去了,看到修长的身材。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窈窕淑女、风仪玉立、婷婷玉立、袅袅婷婷。
反义词:其貌不扬。
笔顺
扩展资料:
一、窈窕淑女 [ yǎo tiǎo shū nǚ ]
释义: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二、袅袅婷婷 [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
释义: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柔美。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六七回:“刚到山门,只见袅袅婷婷一行妇女,在巷道中走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