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2年到列宁逝世后的1926年,苏联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由政府控制银行、外贸、和重工业,其余经济部门自由发展,并乐于与外国资本合作。由于战前的俄国只有1.75%的人口从事工业,这意味着苏联几乎恢复了旧沙俄的经济政策。唯一的不同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 13万贵族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24万忠诚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此时的布尔什维克(已更名为共产党)执政不久,成员大多经过战争考验与筛选,腐败与个人特权尚未蔓延,因此活力和效率远高于沙俄相当腐化的贵族群体,管理成本却低的多。在新的权力核心管理下,俄国工农业产量于 1927年超越了战前最高水平。
然而,每年40美圆的人均收入和人间天堂的允诺相去甚远。简单的以红色官僚取代贵族的位置也根本不符合共产主义理想。更致命的现实是:这个国家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敌人,但它和沙俄一样,缺乏足够的工业物资来保卫自己。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继承沙俄的政策意味着继续接受工业化世界的半边缘地位,与发达工业国(尤其是德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如果不对这个国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等到红色官僚蜕化成新贵族,等到红军失去锐气,革命和共产主义就将成为南柯一梦,整个国家也可能沦为半殖民地。因此,共产党人意识到必须找出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这条路不光要消灭资本主义,还要让自己迅速富强。
列宁逝于1924年,他没有也不必去解决这个问题,但他的后继者则无可回避。在这个问题上,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不能帮什么忙。书上找不到答案,以往共产主义革命的经验也没什么用处。巴黎公社是一个只存活了几个月的城市政权,领导者甚至不懂得接管银行和组织正规军的意义。更近一点有1919年的匈牙利苏维埃,但它的寿命甚至还不如巴黎公社。苏共虽然年轻,却比这两个前驱成熟的多。作为第一个有机会考虑长期政策的共产主义团体,他们的任务是创造历史而不是复制历史。列宁之后的苏共官僚因这个问题而分裂,或者说在在某种程度上,因权力之争而导致的分裂制造了不同的政见。具体的观点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意见以托洛茨基为代表。托洛茨基曾任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主持了红军的组建和指挥工作,以“红军之父”著称。他也曾加入过孟什维克,1918年主持新政权外交,几乎葬送了苏维埃的前途。20年代的托洛茨基深受列宁器重,在列宁遗嘱中,托洛茨基与斯大林并列。1925 年时,托洛茨基仍执掌红军,并任政治局委员。
托洛茨基认为把党或苏维埃政权变成一个官僚机构是错误的。这既无助于经济发展,也会彻底毁灭革命成果。他从1905年和1917年革命的经验出发,认为要依靠“纯粹的”无产阶级民主,把无产阶级的“自觉性”作为一切的基础,以工人委员会取代庞大的官僚结构。这既是向共产主义转化的步骤,也被托洛茨基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因此他建议要对列宁、斯大林乃至他自己参与建立的官僚制度进行革命,即继续革命论。继续革命论也同样适用于国际问题,共产主义无法在一国内建成,更不可能在一个落后国家建成,苏联这个落后国家的经济问题必须通过把革命引向全球来解决。总之,托洛茨基对经济问题开出的药方有两个:解散官僚机构和世界革命。
第二种是布哈林的重农主张。布哈林曾任《真理报》主编,在内战初期是一个激进派,坚决反对布列斯特和约,主张与德国打到底。1925年时仍主管《真理报》,是政治局委员,后来还一度任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
布哈林认为应该继续发扬俄国的农业优势,给予农民(尤其是富农)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种粮食,用剩余粮食去换取工业资源。认为苏联不应该急于成为一个工业国,更不该为此而迅速改造看起来很繁荣的农村。这一政策事实上是沙俄时期经济政策的改良,或是新经济政策的加强版。1913年以前,俄罗斯六成的出口是粮食,一成是木材,即便在国内大灾荒时期,政府依然征收大量粮食出口,从而换来了维系政权所需的工业物资。布哈林和列宁一样,认定红色官员远胜于沙俄贵族集团,因此可以减少这一贸易方式的运行成本,更好的刺激农业、矿业生产,从而以这些产品的出口来繁荣国家。
第三种就是斯大林的工业建设计划。斯大林是共产党官僚机构的主要创始人,一个著名神学院的叛逆者。内战期间在多个军政部门担任过负责职务。1922年斯大林在列宁推荐下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托洛茨基分掌军政。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党政机关的第一人。在20年代结束以前,斯大林将在党内的所有对手或潜在对手排挤出权力中心,并执掌苏联最高权力直到1953年去世。
斯大林认为苏联除了迅速工业化以外别无选择。因此他主张集中一切资源发展重工业,迅速提升苏联的工业水平和规模。为了这一目标,短期内一切工业物资都应用于再投资,因此没有什么工业品可卖到农村或是出口。这意味着必须以行政手段而不是贸易手段征集粮食,用征集的粮食养活工业化人口,必要时还要出口粮食换取工业物资——而不是最终工业产品。在党和政府内部,必须强化并扩大官僚机构、培养大量技术官僚以保证工业化的进行。另外,斯大林断定短期内苏联并没有将革命扩展到全世界的能力,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国内建设,把世界革命的理想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解决眼下危机的手段。至于其他问题和工业化计划本身惹出的问题,斯大林认为等到工业规模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三种意见在苏共内部引起了严重争论,同时也搀杂着列宁去世后的权力之争。我们甚至不能完全确定某种意见的支持者是真的相信自己的理论,还是为了和对手表现的不一样而刻意提出反对意见。考虑到主要当事人既是冒死革命数十年的理想主义者,又是官僚机构残酷内斗的胜利者,真实的历史应该是两者的混合。但不管怎样,主张加强官僚机构的斯大林显然更了解如何在一个官僚机构内取得权力。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输掉了争论,还输掉了政治生命,最终托洛茨基被驱逐,然后被暗杀,布哈林被逮捕、枪决。争论的失败者托洛茨基在被暗杀前创立了第四国际,一个比苏联更长久的少数派共产主义组织。但在20年代的苏联,斯大林和他的强制工业化观点是完全的胜利者。
1.它是在国家掌控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国家无力新办的产业交给资本家,恢复部分资本主义,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
2.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当然与资本主义存在着本质区别
3.新经济政策的确允许自由贸易,但他3还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表现
1.是国家资本主义,重要的企业任由国家掌控
2.实质不同
3.所谓自由贸易并不是完全的事实上的自由贸易。仍然是有国家掌控,就像中国的民主是在法律范围内的民主一样
1.他恢复了中小企业的私有制形式
2.没听懂
3.这就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主体还是公有制,只是借用市场来发展生产力,并不是说贸易自由就成了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