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提: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而学生的偶像大多都是影视歌星,只有少数人的偶像为艺术家或商人作家等。因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追星状况有逐渐变得疯狂起来,很多中学生都为那些明星偶像着迷起来,他们盲目的“随大流”,疯狂的收集明星资料,相片和唱片,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这样既浪费钱财,又磨损时间。更甚的是,有的学生已经到不可自拔的地步,例如:大连16岁的少女因母亲没有买到偶像张国荣的CD而自杀;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为没钱亲眼见到偶像赵薇而服毒自杀。为什么这些中学生会如此狂热的崇拜自己的偶像,造成悲剧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从这些悲剧中,也可以折射一个值得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的“追星情结”? **********实例(辨时可用)~!!!!!!!!
从心理学上来看,任何行为都会有原因,中学生的追星行为
也是有复杂的原因的。从整体上说,中学生追星是因为他们需要
偶像。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的时期,他们需要一个
模式来参照,要不然他们就很难完成自我确立的任务。偶像是他们的理想自我的载体。中学生正处于好幻想的时期,当自己的
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时,就只好借助偶像的崇拜来达到心理的平衡
和补偿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借追星来摆脱孤独。中学生随着自我
的萌发,他们开始关注内部世界,有许多事情他们都不再挂在嘴
边上,而是装在心里。他们不愿意把有些事情和家长说,更不愿意把一些事情告诉老师,同学们呢?年龄又太小了,和自己一样
没有经验,又沉不住气。这时,他们愿意和远处的人交流,享受
着遥远的亲密感,自己不仅感到自由也觉得安全,精神上也可以
有所寄托。所以只要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大人倒是没有
必要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大惊小怪的。
所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作为中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追星
对于同龄人的影响,亲自对多所高初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采访调查,经过各自整理后,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袁永琪,赵瀛同学认为,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1.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
人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
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
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3.时尚心理。“追星”,
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
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所以,
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
分寸: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
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
星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4.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叶晓云同学认为,“追星”对于中学生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如果一味地随从潮流,看到别人说某个歌手好而自己就成为了他(她)的歌迷,从而为他(她)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影响学业,这就对自己无疑是有弊无利的。但如果把追星当作一种娱乐,在闲暇时,好好地放松下,这未尝不可。现在的学生学习的担子愈来愈大,在闲暇时间,关注一下娱乐新闻,听听自己偶像的歌,看看他(她)们的电影或电视剧,这对于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喘气时机。放松后的我们重新投到学习时,学习的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有时,一个歌手、影星、球星等公众人物会成为我们所想要赶超的目标,学习的对象,或是精神上的支柱。有时,一个歌手的某一个方面比较出色,他(她)们的歌迷会努力提高自己在此方面的能力。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场面:一位记者采访蔡依琳时问道:“你认为你给歌迷带来了哪些有利的影响?” 依琳就回答道:“有的歌迷认为我的英语好,因此他们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刘翔的偶像是一位世界出名的跨栏运动员。刘翔以他作为赶路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终于,在2004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得了120米跨栏的冠军,打破了亚洲人在此项目上的0奖牌记录。有些中学生把偶像当成精神支柱的事例,我想并不少见。就拿我来说吧.。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把自己的偶像当成精神支柱,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想起自己的偶像曾遇到的困难,相比之下,我就发觉自己的遇到的和他比起来,就像芝麻与西瓜,小得不能再小。想到这些,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困难,并不断努力地去克服它。任何事情就像把双刃剑,追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用这把刀斩除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它对我们而言无疑是把宝剑;如果我们用这把剑到处乱砍,砍伤了自己也砍伤了别人,它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凶器。我希望大家能用这把剑斩除人生道路上的荆棘,让它成为一把宝剑。
麦哲,邓君的看法是,“追星”是人们对一个明星的喜爱,从而去关注他(她)的新动向的行为。有时是因为这个明星的脸蛋,还是因为歌声、演技,或是性格。同样的,追星也会给一些商家带来机会。“追星一族”会购买明星的各种商品:如海报,电视剧,专辑,杂志报刊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追星也存在着不好的地方。曾有不少报纸报道,某某小孩为了见自己喜欢的明星离家出走;多少人又因为与明星见面时因人多挤压而摔;多少人为了支持明星花了许多钱去购买他(她)们各类商品……有些人为了看明星的电视、电影等将学习放在一边;有些人为了追星而用完所有的零花钱;有些人将明星视为梦中情人,甚至达到迷恋的地步。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追星只是一种娱乐,因适量而行,而不应该把它看得很重要,甚至是生活的全部。
……
基于以上小组成员的看法,经过讨论,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把这次研究总结如下:
我们主张热爱明星、学习明星、争当明星,反对盲目崇拜明星、依恋明星、丧失自我。热爱而学习,以明星为榜样,激励自己,与明星同行,既是社会之需,也是个人之求,亦是明星之所愿,如此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的进步。把明星视为偶像,盲目崇拜、依恋,从而丧失了自我,则是错误的。明星者,人也,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超人的天赋、智慧和技能,也有其不如常人之处,不必迷信,无须崇拜。我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片面追求,伏地生存对于演艺界、体育界的真正的明星,做出独特贡献的人物,如冼星海、聂耳、郭兰英等等,应该尊敬,更应当学习。还有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以及军界和政界的人民之星,也应当给予关注和学习。而只知道演艺界的明星,不知道科技界的明星,是一个危险信号;只知道场面的热烈,不懂得艺术的品味,则是一种悲哀。所谓伏地生存,指的就是这种长期生活在艺术低层的精神状态。青年就是未来,未来是由成长构成的,没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成长,就没有未来。多少民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又有多少民族正处于灭亡的边缘,他们缺少的正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而不是歌舞~!!
中学生能否追星
明星也只是普通的人,而不是神,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们的签名照,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
随着电视、电脑的发明,又一类人在社会上出人头地,那就是——明星。自然明星的出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追星,已经成了大家的业余爱好。现在,走进校园,就都听见同学们都在讨论某某明星,这样,对同学们真的好吗?如今,追星以成为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标志,据了解,90%以上的中学生早以加入了“追星族”,一听到有某些帅气漂亮的明星的新消息,一整天,就叽叽喳喳地议论不停。
但是,追星这种现象对同学们并不好。如果适当,选择一些好的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坚强刻苦的精神,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许多人疯狂地追星,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对自己无益,而且也对社会无益。
同学们为什么会那么迷恋明星呢?中学生追星的原因很多,例如:明星唱的歌好听;跳的舞好看;球打(踢)的精彩,长的帅气,有个性……据调查统计:喜欢明星外貌的有37.62%,喜欢明星唱歌的有26.31%,喜欢明星跳舞的有19.63%,喜欢明星才学的有10.32%,喜欢明星品德的有6.12%。据数据可知,同学们喜欢明星,都是喜欢他们的外在,而真正注意他们内在的“追星族”,却屈指可数。
明星也只是普通的人,而不是神,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们的签名照,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电视上曾经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这样,有用吗?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偶像永远留在心中了吗?结果还不是免不了被推进手术室的厄运。这种疯狂有意义吗?
我相信,不仅是老师、家人会心痛孩子这样迷恋明星,而去做一些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那些明星也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事发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那些明星也会觉得愧疚。
杨丽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是她的追星历程:
1994年 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命运从此改变。
1995年 杨丽娟迷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不交朋友。
1997年 20岁的杨丽娟在父母支持下,花9900元参加了香港旅游团,却未能看见刘德华。
2003年,父母为满足女儿追星心愿,连家里房子都卖掉,一家人搬到每月400元租来的房中。
2004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在甘肃拍《天下无贼》,她每天从早到晚站在8层楼顶,但未见到偶像。
2005年 杨丽娟得知刘德华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但失望而回。
2006年3月 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杨丽娟赴港追星。4月,杨丽娟再度“爆发”,要见刘德华,并以跳楼自杀威胁父母。
2006年10月 某电视台称只要杨丽娟配合制作节目便可安排她和刘德华的见面,但最后承诺没能兑现。
2007年3月25日,第三次赴港的杨丽娟终于可以与偶像近距离接触,还被安排上台跟刘德华谈话及拍照。
2007年3月26日 杨丽娟68岁的老父在香港跳海自杀 。
2007年4月5日 杨丽娟赴香港为父亲办理后事。
2007年4月19日 杨丽娟带着父亲的骨灰盒返回兰州。
盲目追星的弊处还不止这一处呢!据了解,盲目追星有以下弊处:
1. 会使一些疯狂迷恋者倾家荡产,走火入魔,有的甚至是自杀轻生。有不少实例证明,例如:大连,一名正处于青春期,富有活力的少女,因其母亲没有给她买自己崇拜的偶像张国荣的CD碟,因为过渡悲伤而自杀;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
2. 会容易引发一些追星族的犯罪感。有些人过度迷恋明星,无奈手上没有钱去参加明星的演唱会、发表会什么的,就生出罪恶的念头,去偷盗、抢劫、敲诈勒索,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自贡市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一年级女生代某偷走家里的1000元巨额后,突然失踪……
3. 迷生自我、空耗青春。盲目追星耗费了学生的许多时间,这样也浪费了学生的大好
青春。
4. 会干扰明星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自己的生活。有些追星族放弃学业,千里迢迢去找自己的偶像,这样,会让一些明星不得安宁。
5. 影响社会风气。那些“星”迷整天迷恋明星,也会养成明星们骄纵的性格,让一些明星自大、冷漠、傲慢,使一股不良的社会风气扩散开来。
6. 压抑自己的性格。迷恋偶像,会尽量使自己和明星们具有一样的行为,穿一样的衣
服,从而使原本的自己隐藏起来。
关于这个话题,我对一些同学做过访问,大多数同学的脑子都挺清醒,都认为不能盲目追星。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同学们盲目追星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把追星当成一种生活享受。
2. 控制好自己的理性,避免盲目追星
3. 明确追星的目的
4. 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追星的经济承受能力。
5. 在追星时考虑,有设有侵犯自己的生活和给家庭或朋友带来危害。
6. 追星时,“星”能够成为你的奋斗目标和奋斗动力。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那么追星对你来说,就是利大于弊了。能不能做到就看你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