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说和做,课后练习急急急

2024-11-05 05:34:3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注意过渡句的运用,以及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设题意图是,加强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编辑本段]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二、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不妨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四、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五、让学生查找一下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篇演讲,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到闻一多先生言行的魅力。
[编辑本段]有关资料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介绍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浅探
闻一多先生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诗人臧克家1980年2月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散文,虽只记述了闻先生言行的片段,但仍可从中看到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的形象。
教该文时可与《最后一次讲演》结合起来进行,先教此文,再教后者,二者相互补充,把烈士的高大形象镌刻到学生的心中。教这篇文章要达到下列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孜孜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和嫉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2.学习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
3.理解语言的诗意和饱含的激情,体会记述中有论证的特色。
有些疑难词句须探讨,如: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论语·子罕篇》中引来,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锲(qiè),锲刻;舍(shě),放下。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闻是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通常这四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叫做四诊。望诊是第一步。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该传中有“……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兀兀穷年:兀(wù)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尽。一年到头劳苦不息。出自韩愈的《进学解》,该文中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句子。
腾怨:腾,上升。怨气升腾。
群蚁排衙:衙(yá),衙门,旧时的官署。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谒长官,叫排衙。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他的以十万百万字计的手稿,都是密密麻麻写得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迥(jiǒng),远。差得很远,完全不同。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或为“气冲牛斗”。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形容怒气很盛。
高标:凡高耸物体的末端都可以叫做高标,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指慈恩寺塔高越青天。文中的高标指超群、出众。
为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可组织学生就下列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让学生明确: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第二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文章摆出了闻先生的语言片段以后,就围绕这一点记述他有关的“行”的事实。作者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着力描叙:先叙他攀高钻坚的研究志趣,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写他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最后写他辛苦凝结而成的硕果。作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做了自己也没有“说”,回应了引文。为了使议论更有说服力,作者又简要地夹叙了两个事实: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为了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在叙事之前点明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孜、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得很考究。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衰微”“文化药方”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当然,今日看来,任何文化药方也救不了衰微民族的命,只有采取革命的暴力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但是,作者这样记叙,正是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闻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古代典籍研究的目的。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只用了书写的一个细节,就把密密麻麻小楷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群蚁排衙”比喻的缘故。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一“腻友”一“伴侣”,既深刻,又形象。
三、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理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部分写法是先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这部分写法是把闻先生的话插入作者所叙事实之中,而这些话又是闻先生致作者信中亲笔所书,言导行,行证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记“言”叙“行”的基础上,连用三节文字进行议论,展现民主战士形象,讴歌他献身民主事业的无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结尾部分的排比段绘出了闻先生“说”的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情状,再现了他“说”的坚强不屈的声音、昂首挺进的形象。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四、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对表达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
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领会:这篇文章虽是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语言含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四句十六个字,内容丰厚,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当,凝练。又如,“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两个“不”,两个“无”,看来普通,但细细咀嚼,颇有韵味。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再如“他‘说’了。”“他‘说’了:”“他‘做’了,”的排比段,感情如冲开闸门的潮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倾泻出对闻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钦佩与赞扬。结尾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对闻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句式短促,音调高亢,节奏分明,言深意赅。
散文中适当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浓度,能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主题,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
在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掌握文章精髓的基础上,为了启迪学生思维,可设计一两个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比如: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述?意图何在?让学生懂得: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现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既刻画了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又刻画了为民主事业作狮子吼的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这样记述,虽只是言行片段,但形象丰满,孜孜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教这篇文章也可采用学生讲演的方法,由学生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作者书面的文字变成学生口头的语言,培养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讲演介绍之前一问二读,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落实字词知识,解决疑难之处,熟悉课文内容。问,教师提问和学生质疑并举;读,以学生朗诵为主,教师对某些词句、段落略作示范。
(1985年)(选自《于漪文集》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五、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回答2: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注意过渡句的运用,以及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四、△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设题意图是,加强学生课外语文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编辑本段]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二、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不妨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四、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五、让学生查找一下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篇演讲,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到闻一多先生言行的魅力。
[编辑本段]有关资料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介绍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浅探
闻一多先生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为新中国而战斗的前线。诗人臧克家1980年2月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散文,虽只记述了闻先生言行的片段,但仍可从中看到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的形象。
教该文时可与《最后一次讲演》结合起来进行,先教此文,再教后者,二者相互补充,把烈士的高大形象镌刻到学生的心中。教这篇文章要达到下列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孜孜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和嫉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2.学习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
3.理解语言的诗意和饱含的激情,体会记述中有论证的特色。
有些疑难词句须探讨,如: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作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论语·子罕篇》中引来,是颜渊赞美孔子的话,意思是“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弥,更加。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锲(qiè),锲刻;舍(shě),放下。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闻是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通常这四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叫做四诊。望诊是第一步。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该传中有“……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兀兀穷年:兀(wù)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尽。一年到头劳苦不息。出自韩愈的《进学解》,该文中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句子。
腾怨:腾,上升。怨气升腾。
群蚁排衙:衙(yá),衙门,旧时的官署。旧时官署陈设仪仗,全署属吏依次参谒长官,叫排衙。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先生写字十分认真,他的以十万百万字计的手稿,都是密密麻麻写得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好像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迥(jiǒng),远。差得很远,完全不同。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或为“气冲牛斗”。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形容怒气很盛。
高标:凡高耸物体的末端都可以叫做高标,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指慈恩寺塔高越青天。文中的高标指超群、出众。
为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可组织学生就下列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让学生明确: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第二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文章摆出了闻先生的语言片段以后,就围绕这一点记述他有关的“行”的事实。作者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着力描叙:先叙他攀高钻坚的研究志趣,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写他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最后写他辛苦凝结而成的硕果。作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做了自己也没有“说”,回应了引文。为了使议论更有说服力,作者又简要地夹叙了两个事实: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为了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在叙事之前点明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孜、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得很考究。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的目的,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衰微”“文化药方”等词语,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当然,今日看来,任何文化药方也救不了衰微民族的命,只有采取革命的暴力推翻三座大山的黑暗统治,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但是,作者这样记叙,正是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闻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古代典籍研究的目的。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只用了书写的一个细节,就把密密麻麻小楷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群蚁排衙”比喻的缘故。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一“腻友”一“伴侣”,既深刻,又形象。
三、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与第一部分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使学生理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部分写法是先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这部分写法是把闻先生的话插入作者所叙事实之中,而这些话又是闻先生致作者信中亲笔所书,言导行,行证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记“言”叙“行”的基础上,连用三节文字进行议论,展现民主战士形象,讴歌他献身民主事业的无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露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结尾部分的排比段绘出了闻先生“说”的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情状,再现了他“说”的坚强不屈的声音、昂首挺进的形象。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扣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四、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它对表达文章的主题起什么作用?
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领会:这篇文章虽是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语言含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四句十六个字,内容丰厚,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当,凝练。又如,“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两个“不”,两个“无”,看来普通,但细细咀嚼,颇有韵味。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再如“他‘说’了。”“他‘说’了:”“他‘做’了,”的排比段,感情如冲开闸门的潮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倾泻出对闻先生英勇精神的高度钦佩与赞扬。结尾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是对闻先生人格的艺术概括,句式短促,音调高亢,节奏分明,言深意赅。
散文中适当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浓度,能更为形象更为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主题,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
在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掌握文章精髓的基础上,为了启迪学生思维,可设计一两个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比如: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述?意图何在?让学生懂得: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现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既刻画了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又刻画了为民主事业作狮子吼的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这样记述,虽只是言行片段,但形象丰满,孜孜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教这篇文章也可采用学生讲演的方法,由学生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把作者书面的文字变成学生口头的语言,培养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讲演介绍之前一问二读,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落实字词知识,解决疑难之处,熟悉课文内容。问,教师提问和学生质疑并举;读,以学生朗诵为主,教师对某些词句、段落略作示范。
(1985年)(选自《于漪文集》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五、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回答3:

闻一多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回答4: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