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牵动考生和考生家庭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广大考生和有关的教师、家庭及学校,每年都要面对高考的考验。进入备考阶段以后,高考摸底考试、高考模拟考试与模拟练习,在这一部分人群中显得十分重要。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些模拟和摸底考试中取得象征性的成功,为以后的高考确立信心。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过多的模拟或摸底考试非但不能增加他们高考录取的可能性,而且会增加他们的负担,甚至使他们在学习方法和观念上被误导。
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有关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高考出题的特点和类型当然是重要的,但一般而言,高考除了它的全国统一和尽可能标准化的特征外,其在形式和实质上,仅仅是中学考试的集中和概括。这样,高考应试努力的主攻方向,就不应当是高考模拟和摸底考试,而应当是改善知识掌握的状况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改进不良的学习习惯,是改进知识掌握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现实的、可操作的并有明显收效的途径。
随着高考的临近,如何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已经成为每一个考生所关心的问题。这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核心所在。
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时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学习过程中注意高度集中时,学习者对周围其他事情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迅速的知识掌握和高效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这种以集中注意为特征的思维状态基础上的。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的习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智力正常乃至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养成学习时精神专注的习惯,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高考这样的挑战时,会有明显的基础不足或思维深刻性不够的困难。注意投入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平时不能像其他精神专注的同学一样积累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是否分心,很容易了解到哪些学生有集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孩子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很好地确认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注意肤浅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更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而且的确专心于学习和有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则说明该学生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一般情况下,注意缺乏深度的学生会喜欢开着电视机或听着音乐学习,或者学习时喜欢开着门听别人讲话。这样的学生难于在精神状态上达到高水平的激活状态,思维上也会缺乏应有的深刻性。
从外部因素说,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不适当的光线和温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注意集中,环境的混乱或过分舒适也会对注意的集中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没能养成学习时集中注意习惯的学生来说,来自个人自身内部的干扰与中断对注意集中的影响甚至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习惯,每学习一会儿,便会找到各种理由起来活动,或是找书、找笔记本、拿几张纸。这些习惯不仅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总是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简单重复,而不能有纵向的深入。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与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当学习活动频繁中断和思维缺乏注意高度集中的支持时,学习者的思维根本不能被预热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获得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的思维经验。
这样,对许多考生而言,数月之后的高考应试任务就转化成了目前的改进学习习惯、学习科学学习方法的目标。虽然,在理论上,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应当更早地成为一个学生的目标,但由于家庭和学生对有关意识的缺乏,很多考生需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科学学习方法不仅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心智发展方法的重要收获,而且也是高考应试的良策,是提高高考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很显然,没有知识掌握的改善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一切考试准备阶段的高考应试策略都只是空谈。
不良学习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以注意肤浅和容易分散与被干扰为特征的不良学习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改变一种旧习惯、建立一种新习惯是一件需要意志和耐心的事。这就是说,要想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个人需要主观上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和重视新习惯的养成,并能坚持新习惯的实践。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运用心理学家建议的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很好地在改变自己旧有学习习惯的同时养成新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注意品质和思维能力,改善自己的知识掌握状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这种改变可以帮助考生实质地增加高考应考的能力和被录取的可能性。
深化注意的方法有两个最重要的步骤。第一步是根据注意的起伏和变化规律建立主动的学习-休息的合理间隔时间表。通常,考生的合理时间安排是每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在养成自动遵守这种时间设定之前,有人可能会时常看表以确定自己已学习多长时间。这种习惯和心理预期会降低个人注意的深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预先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设定闹钟,消除看表的习惯和心理预期。
深化注意的第二步与改变旧有学习习惯有关。当学生不能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学习和休息,经常会习惯性地起立走动或分心于琐碎的事情时,可以强迫自己一站起来就总是重复做一件枯燥的事情(如将手头钢笔的笔帽拔下又盖上,每次都如此)。枯燥乏味的活动会给人的一种行为以负强化,降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心理学的研究都已证实,只要坚持这种行为模式,旧有的行为习惯终将为新的行为习惯所代替。
其他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是以上述反复为前提的。注意的品质得到改善后,运用其他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就有了可能。结构化学习、科学阅读,是能为考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运用,并能在短时间内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有显著帮助的另外两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结构化学习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即有高度组织和学习目标的学习。学习具有盲目性,是很多考生学习效率不高和知识掌握层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践,每个考生都会发现,如果将要学习、复习的课程或有关内容很好地组织起来,学习时会变得更容易掌握。
最为简单的结构化学习就是订出学习的时间表,将每一天、每一周和每一个月中要学习或复习的内容合理地分配到时间表中。在拟定时间表时需要注意,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有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在这个最佳学习时间中,学习效率会比其他时间段高。因此,在排定时间表时,应当将感到较为困难的内容排在这一时间段中。
结构化学习的第二个层面的操作方法是将每门课程抽取出一个骨架性的简单框架,以此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知识框架是很容易记忆和掌握的,它可以作为一个检索系统起作用,帮助人们组织一门课程中的浩繁内容,使其变得更容易记忆。而且,每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都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结构化的索引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很容易从一种知识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使用这种方法,考生复习时就不会挂一漏万。
第三层次的结构化学习是列出某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概念、范例、实验、人物或年代等重要知识线索。将课文转变为这种概要性的知识点,会使有关知识的掌握变得更为容易。
需要提醒的是,第二、第三层次的学习框架的抽取,应当在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在对有关知识掌握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时,才可能抽取出相关知识的概要。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科学阅读是复习应考中的另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复习时只是抱着课本一遍一遍地反复阅读,到考试时仍然发现有太多的知识自己没有注意到,或是似曾相见却又似是而非。这是典型的复习时没有做到科学阅读的问题,而不像许多人设想的那样是考生记忆力不好。
科学阅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阅读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而必须带着良好的理解来阅读。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
阅读的另一个问题是效率。有人阅读很快,但不得要领,收效甚微。阅读速度与效果之间的合理匹配决定于阅读的目的。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那就需要选择慢节奏的精读、研读。对应于这一目标,注意力的投入需要较多地偏向理解及相关的思维过程。简单的反复阅读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果阅读是为了获得一般性的信息,则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并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阅读本身的信息加工之上。当阅读的目的变为查阅某一特定的资料或信息时,阅读速度还可以大大加快。此时的阅读的注意力可以只集中于将要出现的特定信息,而对其他信息只需保持一个较低的辨识水平。总之,开始阅读之前,一定要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阅读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给自己提出问题来实现。如阅读前可以明确写出这次阅读的目的。将阅读同已经拟定的结构化知识框架结合到一起,是一个很好的确定阅读目标的方法。如果阅读前对问题(如某一概念或术语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的作者想揭示什么样的主题思想?等等)有明确的概念,则阅读的目的定向和阅读速度的分配就不再是问题。
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是因为缺乏阅读目标,而是来源于不良的阅读习惯。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出声阅读和指划阅读。人的说话速度远比阅读速度慢。如果出声阅读,潜在的阅读速度就不能得到发挥。遇到这种不足时,可以在阅读时嘴里咬块口香糖或咬住一支铅笔(临时性措施,不能又养成其他不良习惯)来防止出声阅读。
指划阅读指阅读时用手指、铅笔或尺子指在要读的字行下面,随指划物的移动慢慢阅读的不良习惯。这种阅读使阅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不断变换的字词上,而不能注意和思考文章中更为重要的概念或主题思想。因此,这种阅读不仅速度很慢,而且效果很差。正确的阅读方法应当是在保持头部不动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眼睛的视线覆盖范围,用眼睛来扫描阅读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对重要信息的敏感性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其他对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益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如联想式记忆法、根据记忆规律进行练习的方法等。每个人在自己潜心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许多适合于自己提高学习效率的独特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考应试提高成功可能性的必经之途,也是考生现实的学习任务之一。
最主要你要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计划吧,祝你考中理想学校
当然有希望了
如果你是真心想提高在这最后时间里提高成绩
建议你能看完!
离高考几个月左右的时间,考生应该怎样安排英语学科的学习呢?
有的同学以为经过几轮的复习,该念的都念了,该背的也背了,练习做了不少,英语水平已经定局了,这个把月再怎么念也没有多大作用了。这种想法十分错误。其实,临考前的这段学习是高考复习应考的冲刺阶段。英语学习安排是否科学有效,对高考成绩的正常发挥关系重大。
首先学生必须明确这段时间的任务。这个阶段考生需要做的工作可以概括为“补缺补漏(针对省市质量检查暴露出的问题)+综合练习(融会贯通知识、全面提高能力)+应试能力技巧训练”。具体的内容与做法可以归纳为:
重视读的安排
学习英语离不开读,这段时间还应该要坚持读书。不能以练习替代读书,不能以大量的模拟试题作为本阶段英语的唯一学习任务。只练而不读,治标而不治本,忽视了英语知识容易忘记的特点。没有念书,就没有语感。读什么?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不同情况,安排如下方面的读书内容:
1)读课文:30多天,每天15分钟读一个课文,基本上可以把高一、二的课文通读一遍。在复习阶段,学生大多是进行单词、短语与语法点知识的输入,现在该进行完整的语段的输入了。一个课文包含了中学阶段常用的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读一篇课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轮总复习”呢。如果嫌多,选择10篇甚至5篇课文诵读也行。如果学生省市考成绩在120左右,建议可以读高三上下册的课文为主。虽然高考不考课文,但是我们相信这对学生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有益处,对于提高完型、阅读、改错、书面表达等题型的题能力有益处。
2)读错误订正内容:这段时间来考了不少,练习也做了不少,现在要请学生把做过的材料整理装订,把练习中的错误好好进行分析消化,复习巩固。要重视单项选择题中的语言错误分析,更要注意完型、阅读中的理解错误分析。一则杜绝再犯同样的语言错误,二则提高完型、阅读能力。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及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3)读笔记内容:总复习前后延续了几个月,复习过程中记录下的重难点难免会遗忘,现在要要求学生根据复习内容安排的先后与各自掌握的情况进行最后一次有针对性的复习。
4)读单词:考纲单词到这时相信学生已经完整读过了。但现在是做最后一次的过关检查的时候了。要懂得把考纲变薄来读。重点抓住那些读音、拼写较难,用法比较灵活,搭配用法较多,形式上可有变化的大约350个左右的词。单纯记读音背拼写根本达不到要求。还要懂得如何使用,懂得掌握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让这些词“活”起来。
5)读书面表达范文:选择做过的不同题材的书面表达练习15篇,对照题目朗读范文,有利于短期表达思维的养成。
科学安排练的内容
这个阶段只读而不练也是错误的。只读而不练缺乏实战能力,导致考场应试时找不到感觉,往往打“擦边球”。因此,本阶段的“练”是十分重要的。
1) 专项练习
专项练习主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来安排,比如听力、词汇、完型填空、短文改错,或者某个语法专项。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等材料可选用各省市的考题或者历年高考考题。如果学生觉得还需要做某个语法专项,必须选择高质量的练习材料,最好请老师鉴定一下是否合适。选择听力材料时要注意语速与材料的难度要合适。或者,干脆请老师推荐个好的材料。
2) 综合练习
本阶段安排8-10套(每周2套)的模拟试卷。每套安排完整的120分钟时间完成,不可中断。不能仅做选择题而把考分权重最大的阅读、书面表达等丢掉。模拟试卷的练习要重分析,检查失分的原因,不可以对了答案就扔掉。模拟试题应选用当年各省市质量检查试卷为好,不要随意到市面上买了就做。特别建议学生在6月1至6日安排一套难度中等的热身完卷练习,把握时间科学分配,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
讲究学习安排、保持良好状态
明确了本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安排,还必须讲究学习安排与保持良好的临考精神与心理状态。
1)科学安排温书假
本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有安排学生在家温书迎考,而且温书时间相对较长。应该认真制定温书计划,科学安排读书。杜绝“走着瞧”的态度,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要把上面所述的“读”与“练”的内容科学地安排在每一个读书单位的时间。忌把英语集中安排在某一两天读,而应该分散到每一天,每天平均安排120分钟左右。
2)确保良好的临考精神与心理状态
英语是最后考的一科。由于前面已经考了四场,学生身体与精神上都难免会有疲劳现象。应该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顽强地以高昂的斗志去拿下最后的一场战斗。前一科(物理、历史)考后,应集中精力准备英语考试。不要再斤斤计较前面的科目考试的成败。不要给下一场的考试带来影响。特别要注意考前的晚上千万不要开夜车。要比通常的时间早一点去睡觉。完型、阅读、短文改错题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有十分清醒的头脑,睡得好精神足,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肯定能做得好。
学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紧张,临进考室时,脑子里忽然出现到底是bargain还是bargin,或者 “suggest后面带to do 还是doing” 这样的问题,想问却无法问,不问却一颗心悬挂着走进考室。结果影响了考试的正常发挥。其实,这样的问题一点关系也没有。根本不要管它。一则这东西未必就考得到;二则到考室心情稳定下来学生自然就想起来了。
注意答题策略
答题时按题目的顺序做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单项选择题要特别注意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的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充分理解题干的意思;强调得分率。检查时改动答案要慎重,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或非常强烈的潜意识理由。否则,还是不改动为好。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是重头戏,务必认真做好语篇理解。要大胆通过构词法、同位语、上下文甚至读音来推测生词的意思。特别强调的是要准确理解阅读题中的题目要求。
这里着重讲讲学生最感困难的短文改错题的训练与应试策略。短文改错主要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中错误的能力,以考查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准确性。文章中的错误主要是词语、语法、篇章结构和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借助语境进行判断,它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好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有的错误必须在正确理解上下句子或者全文的基础上方能作出准确解答。
1.注意语段能力的培养。许多同学做题时不但没有改掉错误,反而将正确的句子改成错误的了。主要原因是大脑中缺乏正确语言的存储或对正确语言存储的不够深刻,因而也就失去了发现错误的基础。因此要加大英语原文的正确的语言的输入量,扩大和加深它们在大脑中的存储。所以,上面提到的“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就要注意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名词的数、冠词的使用,介词的搭配,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各种连词的词义及功能等等。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要注意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要注意语篇知识的学习。
3.进行专题训练。邻近高考,短文改错题的强化训练是必要的,但不要一味地盲目做题。应在做完一定量的强化题后,停下来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对自己成绩提高影响最大的知识点或其他问题。然后集中力量就此做系统和深入的查漏补缺学习。
4.重视短文改错题的应试技巧。在专题训练时要注意答题分三步。第一步:读全文,理解大意,找出各句及各句间行文逻辑与全文文意不符或词汇与语法的错误,并作改正。注意把握短文的题材、体裁、和主旨大意。 第二步:再读全文,特别理解把握各句句意,找出本句中或本句词语中与句意不符的错误,或词汇与语法的错误,并作改正。 注意那些跨行的句子,尤其是跨三行的句子。要以句子为单位来理解,以行为单位来查找错误。要准确判断无错句。无错句如果错了,很可能要失3分,直接关系到本题答题的成败。第三步:在心里将改正的词填入短文,进行核对、调整。不要把检查的目光只放在自己改动的词与其所在的行上。而要在整体上进行检查。必须核对是否规范解题符号,是否严格按照试题要求对各题作出标记。
英语尽可能的多背点常考到的单词,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一定要大量的记语法知识,和一切在题目中看到的不会的词或句子。态度也很重要,你首先要有一种信念当你撑不下去时也不能放弃,你一定要坚信现在越痛苦得到好结果的几率就愈大。贵在坚持,老师说,笑到最后才是赢者。
物理就是把握基础,抓住根本,把公式全记熟。多看过去的高考考题。切勿不可有有投机取巧的想法。
的确,高考有70~80的百分比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把高考手册研究透,上面要求的只是百分百掌握,那些知识是一定会考到的。
最后是你一定要有自信但不是骄傲,否则就顿时完蛋了。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最起码要痛改前非(所有坏习惯),合理指定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严格执行,人是有惰性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必须克服。
祝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满意结果,让这12年的人生有一张精彩的答卷~~~加油
万事讲究提前准备,有备无患,虽然现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计划。高考最后一个月,高考考前70天的时候,很多考生会感觉时间不够用,没弄懂得知识点还是有很多,很多题型还是没来得及做,而每一科目的作业依旧那么多。编者提醒考生:复习时间的调整是考生们必须学会的。
花时间在计划上才是最节省时间的做法。考前的自主复习要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办事,是提高时间效能的有效方法。按照合理时间表进行学习,通过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每读45分钟到1小时就应该休息10-15分钟。在这样的时间内人才可能高度地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过1小时后再不进行适当的休息,读书的效果就差了,所以会休息,才会读书,不会休息就不会读书。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就连下课都要读书,这种读书的精神确实可佳,但是长期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丧失学习的信心,因为这样刻苦成绩却上不来,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学习的信心就会在一次次的考试中逐渐丧失。刻苦绝对是好事,但是,要讲究效率,那种不会休息的读书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要抓关键与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学会抓关键与重点。注意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与关键;注意近来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注意自己经常出错误的问题;注意寻找自己的缺漏。不管是听课、读书或者是做作业、做别的事情,都要动脑子分析和比较,通过思考区别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现象。动脑子思考的过程不仅能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一旦区别出重要的与一般的内容,使认识得到加深,还会产生愉快的体验,使注意力稳定得更久。
复习时科目之间要相互结合。把看、思、读、听、做、小结结合起来。复习中首先强调的是看,在看中进行回忆,在看中思考问题,在看中强化理解,在看中进行记忆,把看与思有机结合起来。疲劳是集中注意力的大敌。长时间连续学习,彻夜不眠地看书能使人疲劳,因而大脑神经兴奋水平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只会得不偿失。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保持精力充沛,才能使注意力集中。
如果只有370的话,主要就是你的基础问题了,建议把三年来的课本都看一边,仔细的看,时间还有。猛攻往年高考卷题集的效果不会很明显。你的主要问题还是基础不行,我07高考623.觉得高考还是考的基础,难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