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不是佛经,只是借用了佛经中的一些名词、说法,来写两人之间的相思相念罢了。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话来说,只是借着佛经的一些知识在“装逼”而已。
前半段(“是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之前)在解释佛经中“波罗蜜”一词的意思(虽然后面解释得不见得正确),后半段在借“彼岸花”来比喻来说明两人之间的相思相念。
正如楼上须陀洹兄所说,这本来就是大白话了,但其中用了不少佛经中特有的说法,不熟悉的人确实不容易理解,我来大致翻译一下。
---------------------------------------------------------------
梵语中“波罗蜜”一词,翻译成中文就是“到彼岸”,这只是一个比喻,它的真正含义是指离开“生”(产生)和“灭”(消亡)两种状态。执著于境界,就会有生灭两种状态,就像水有波浪一样,这就是“此岸”;离开境界,就没有生灭两种状态,就像水一直在流动一样,这就是“彼岸”。彼岸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没有痛苦也没有悲伤,没有欲望也没有需求,是一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
而有一种花,它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生在弱水的彼岸,炫灿绯红,那就是“彼岸花”。彼岸花开的时候,是没有叶的;它的叶生长的时候,是没有花的;这“花”与“叶”就像两人相念相惜却不能相见一样,各自在各自的彼岸的路上。
------------------------------------
我补充一下,你觉得难懂,不是因为这些文字本身难懂,而是佛经的那些说法让你觉得难懂。但佛经中的那些说法,单单就这段话来说,怎么翻译都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要解释得清楚,可能要涉及佛经中更多的东西,可能要长篇大论。
其实这段文字,你只要看后半段(“是个忘记一切的极乐世界”这句话之后)就可以了。它的前半段只是引伸出“彼岸”这个词而已;前半段和后半段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联系(所以我才说文章的作者在“装逼”)。
后半段不过是借彼岸花“有花就无叶、有叶就无花”特点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相思相念的情形而已。
如果非说作者有什么意思在里面的话,我的看法是,作者在说“两个人不是同路人,各自在各自的世界,不要执著了,不要强求了”。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解释什么是彼岸。按佛教,我们凡夫都生活在此岸,而修成正果的佛、菩萨和阿罗汉们生活在彼岸。此岸我们能耳闻目睹,彼岸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段话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翻译实在没有必要啊?本来就是大白话了。
标记。回来说。
佛经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这样可分为三种,即经、律、论。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