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我们把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事件s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
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随机事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不可能事件。
一种愿望
这道题是淄博市2018年中考数学考试当中的一道题目,原题是“下列下列语句描述的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为”,出题人将正确答案制定为D,注定将来贻笑大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描述了水和舟之间的两种可能,本身就是随机事件,出题人可能觉得这句话已经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写进去了,就成了确定事件了,是这样吗?你出题人坐个船在海里的话,你会不会考虑有没有翻船的可能性?风浪大了的时候,水不仅能“载舟”“覆舟”,水还有可能将你这舟抛到空中去,水还有可能把你这舟击碎了,孩子们现在的思维都是发散型的,你这传统思想一发挥,就成了确定事件了?
再来说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八个字勉强可以算成随机,如此美好的愿望,虽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但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是有一点,这道题考的是“事件”,所谓“事件”就一定有条件、有结果,才能称为事件,比如“扔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质地均匀是条件,正面朝上是结果;“拔苗助长”是随机事件,拔苗是条件,助长是结果,是否真的能助长不确定。“守株待兔”严格按字面意思也不能算随机事件,这四个字只是描述了一种情景,即:守着树桩等兔子,只有条件,没有说结果,结果需要延伸去思考,就突破了字面的意思了,跟“拔苗助长”还是有区别的。“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祝愿,单独看“心想事成”还算随机,“万事如意”呢,有条件吗?只有结果。可能出题的人又会让连起来读、并列关系、别分开等等的了。
中考是国家选拔人才并进行后续培养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希望,凝聚了所有考生初中四年的汗水,而出题人随随便便出这样一个似马非马、似驴非驴的题目就把孩子们这4分的题打发了,我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样的出题策略?数学考题出上这样一道题就算与高考接轨了吗?就显得高大上了吗?是为了显示出题人出众的语文能力吗?这样明显存在歧义、无法禁得住推敲、就连数学老师们都争论不休无法确定答案的中考试题是怎么得到相关部门审核通过的?
都是大家中考题,大家自己百度一下必然事件的俗语就知道答案了
我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必然事件,水不是载舟,就是覆舟。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真可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