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24-12-01 22:13: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之中的“创造之人”追根究底,说穿了,其实我们都明白:最喜欢创造的则当属那帮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了,蕴藏在每个孩子身上最宝贵的资源便是那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了。幼儿时期是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才干的最佳期,拥有无限的可塑性与潜能,而美术,这门众所周知的视觉性艺术,恰是他们表述自己想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有了这样儿的一种共识,结合教师自身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我们更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逐渐使他们从无到有,愉快的体现自身价值。
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因自身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想象力的丰富性,绘画、手工操作的实践性等,使它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起着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教师如何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作能力,促使幼儿能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呢?下面,我就自己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那一些探索,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教师应从幼儿兴趣入手,配合幼儿好奇心及随机教育中经验积累,积极展开与幼儿的互动,激发幼儿潜在的创作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说是幼儿学习的催化剂,创作的兴奋剂。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动力,有了兴趣,才能对美术活动感到愉快,化被动为主动,使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而创造激情除了来源于兴趣之外,孩子们自身的好奇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有趣的物体,有意思的事物,出于好奇常会引发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引发探索兴趣,激发出创造的激情,进而促进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由创作激情所引发出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众所皆知创造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人皆有之。那我们教师该如何把这种潜在的能力激发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幼儿自身自觉的意识呢?这在我看来,要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并不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幼儿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敢于打破作画时讲握笔,讲笔法,讲比例,讲布局,讲结构,讲颜色等过分注重技能技巧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游戏、谈话、儿歌、故事等一系列情境氛围的设置,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自然的引入课堂;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引领幼儿走出课堂,到幼儿园的大环境中去体验那未知的新奇。在这里,我提醒诸位老师的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幼儿的心里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便于更好的与幼儿展开互动,在互动中潜移默化的来影响他们自身的创作意识。小班幼儿由于自身年龄小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容易分散,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通过说儿歌、讲故事让幼儿边听边想,边看边画,使其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我们产生回应,进而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比如在美术课《迎春花》的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复习完儿歌后,通过提问:“小朋友,儿歌里迎春花有一只神奇的喇叭,一吹,春天就来了!我们帮迎春花把这个神奇的喇叭画一画,好不好?”来抛出“绣球”,出于天性孩子们很乐意为迎春花服务,纷纷以“我要为迎春花……”开头与我展开了积极而有效的互动,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讨论,一个个形状各异、色彩迤逦的喇叭就这命出现在教师的面前。
相对于小班幼儿的心智不熟,中、大班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的积累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个时候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时,和他们进行互动则更侧重于扩大孩子的视野,将主题放在丰富创作内容上。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身边的事物;而一定的户外活动,为幼儿美术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让孩子能够有内容可画,并由此基础上大胆的发挥想像,创作出更多新奇的东西来。有了这些经验垫底,在主题教学“画我眼中的秋天”中,我们没有提供幼儿示范画,而是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结合自身平时的观察积累,探索发现去动手尝试,最后,幼儿们创作出的作品内容生动、丰富,充分展现出秋天硕果累累,到处黄澄澄的丰收景象。故此,教师应结合孩子自身特有的好奇心,从幼儿兴趣着手,积极鼓励幼儿,逐步放开手脚,启发幼儿思维,鼓励求异创新,从而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在常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设法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创设良好环境氛围,积极肯定幼儿的想法,以此来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人的创造活动最先是由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因而他们的创作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隘”了,而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理解一些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要能够根据季节和时令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用耳朵听、多用眼镜看、多用小手去触摸、多多引导自身去尝试,让幼儿通过嗅觉、味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直接感受各种不同的事物,加深对事物的印象,积累更多的材料,让幼儿自身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与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拓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在平日里的日常常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会注意观察,养成他们对周围事物探索、观察的习惯,这样不仅扩拓了幼儿的视觉与思维畴限,丰富了幼儿的表象与联想储备,更是为随后幼儿所要经历的各项创造性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幼儿在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自由度大,于此所产生的心理顾忌相对较少,可以充分地想像、交流和表现,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实践与创造中发展属于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然而约束和禁令不仅会束缚幼儿的手脚,而且还会约束幼儿的头脑。因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应当为幼儿创设健康、融洽、轻松、活跃的气氛,使幼儿有活动的自由和信心,能够大胆地去尝试、创造。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力前提,只有在融洽的气氛下,幼儿才不会有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才能放开手脚参与各项活动,才能进行创造。给予幼儿极大的自由,解放幼儿的眼、口、手、脑、时间和空间,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诱使幼儿展开想像的翅膀,积极发散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这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喜欢想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获得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像,当幼儿出现奇特想法与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积极肯定与赞赏,要经常对幼儿说:“你这个方法真厉害!太棒了!”“有没有谁想到了不一样的方法?”通过不断的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不论有什么奇特想法,均能得到教师的鼓励,进而产生愉悦心情,使自身的创造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泥工“可爱的小蜗牛”的作品展示中,我发现其中一位小朋友的作品小蜗牛居然没有了蜗牛壳,我好奇的问其原因时,她说:“蜗牛还那么小就要背一个硬硬的壳,它该有多累啊,我帮它先把壳收着,让它先好好休息一会儿吧!”语毕摊开自己的手心,掌心中静静躺着那顶用橡皮泥盘捏起来的蜗牛壳,若是让你去抑制这样的奇思异想,于心何忍?
 三、教师应当保护幼儿个性发展,体认并善用“五解放”教育思想,给予幼儿一定自由充足的创作时间与空间,张扬幼儿的创作个性。
陈鹤琴先生在自己的“活教育”原则中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幼儿的操作过程是游戏的过程,也是表现他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的创作不等同于简单临摹,它是用线条、形体、色彩等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创造性反映事物、表达思想、美化生活,因而对幼儿创造个性的发展及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在自己的教育专论中说过:“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孩子的创造,只有当他有时间以及从事自行选择和喜爱的劳动才能得到发展。”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看着从孩子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热情与激昂,使我深刻认识到,孩子在自由绘画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观察世界,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并以他们天真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图去创造真正的儿童艺术,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尊重和关心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积极给与回应,努力去发现幼儿的个性特点,了解每个不同孩子的认知差异,让他们能够尽情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在创作中得以满足,并从满足中带来自信,这种自信又推动他们更加自由地创作,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当然,在此之中教师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简单地评价每个幼儿作品的好坏,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长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观察、解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的营造机会与条件,让每位孩子都能受到肯定,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形式、多角度来表现他们自己眼中绚丽斑斓的世界,让他们的创造个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张扬。像是在主题教学“我找到的春天”美术操作活动中,我没有给孩子们设定那些框框限制,而是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幼儿与我就“春天在哪里?”这个问题展开互动,并让幼儿就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放开手去自己自由创作,活动最后,孩子们都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春天,有的幼儿甚至折出了一朵朵漂亮的郁金香来做画面的装饰,充分展现了幼儿创造个性的张力。
我真诚的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发展角度去想问题,用自身的爱来吸引孩子与我们产生共鸣,来回应我们的期待,来展现我们的期望。通过这样的点点滴滴积累,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里自由想象、大胆创造;让孩子们的大脑伸展出那创造力的翅膀吧,鼓励着他们在未知的新奇世界中创作出一片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