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个那么难的题,0分,谁来答你啊。。。。估计这问题200分都没人愿意帮你写
网上找的
西方经济学诞生之初,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国社会起初也接受了这一观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繁荣,国家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后,这种节俭寡欲的心理动力就逐渐枯萎衰竭了。自上个世纪以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所持有的“储蓄增加将导致消费减少,并最终减少投资和社会财富”的观点更是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并对美国现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数据显示,在纽约,20%的市民根本没有任何积蓄,另有45%的人其积蓄只够维持3个月的生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美国模式”有其文化的原因,即商业资本主义的逻辑。“商业资本主义就是不断地制造出产品,激发消费的欲望,然后再反过来刺激生产。美国是个消费主导的社会,为了拉动消费,美国创造出许多方便消费的手段,如信贷、邮政业务等都是它的首创。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则让个人无需太多的储蓄”。
然而在危机面前,被西方奉为推动经济之圭臬的“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却遭受到很大质疑。于海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于美国人花钱花得太过火了,不仅用了明天的钱,更把下一代人和外国人的钱都花了”。
那么,消费和储蓄之间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平衡?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潘锐表示,美国是信用社会,它通过过度透支来支持消费,而消费又是推动美国经济的主要引擎,但是这种消费方式其实是在走极端,“最好的平衡应该是适度消费、适度储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徐以骅也认为,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刺激不能过度。“人们常说美国人举债消费,其实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很有理财观念的,其收入一般划分为股票、保险和日常消费三大块。美国人喜欢信贷消费,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对他们有利。次贷危机的问题在于,低信用阶层获得了过度不受监管的权力,他们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但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款能力,这就加大了风险。”
在危机面前,美国人正在悄悄改变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短期应急性的,还是观念性的?“在我看来,这是短期行为,人大多是健忘的,而且对于现在的美国经济而言,拉动消费对于经济复苏是至关重要的。不过,我相信美国今后在制度上会有调整,比如提高贷款门槛,加强信贷审核等。”徐以骅说。潘锐也基本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现在“现金为王”的局面在金融危机后就会消失,美国人还是会故态复萌,“信用消费对美国来说是一种很难改变的观念,而且其社会保障体系也相对比较健全,因此可以预见,消费将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于海则认为,金融危机会成为一种强制的力量,促使美国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人类文明的成长进步,不完全有赖于个人的觉醒,关键还是离不开制度的改进
失业、贫困人口增加、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是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当年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原先还停留在经济层面,后来却演化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从社会层面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却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
今年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达到6.7%,为15年来最高点。令人担忧的是,金融危机对构成美国社会“主心骨”的1.5亿中产阶层的生活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美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
美国“枣核型”的社会结构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此,徐以骅表示,大萧条时期,失业率达到三分之一,而11月份美国失业率为6.7%,也就是说,大部分中产阶级还不至于失业,因此,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结构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任何经济危机都不是‘社会平等器’,即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都造成了影响,从绝对值上说,富人的损失更大。但是由于富人的损失并不影响其基本生活,因此对中下层民众来说,金融危机更有‘切肤之痛’。”潘锐则表示,由于次贷危机所涉及的人群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低信用阶层,相对富人、穷人,中产阶级的问题不是独有的,也不是最严重的。
于海说,从短期来看,还很难判断美国的社会结构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会发生什么新变化,但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一些调整。“上世纪以来,美国服务业一直处于高度发达的水平,然而制造业却在不知不觉中落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第二产业比例或许会有所上升。”
中国社科院15日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并举行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社会蓝皮书》主编、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介绍,北京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大,但没想到随后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
李培林介绍,今年是第十七次进行连续发布社会形势的分析报告。今年的情况,第一个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对于社会形势的分析应当和经济分析是紧密相连的。2008年,从目前来看,预计GDP增长大概能够达到9.5%左右。今年对经济的影响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一个是雪灾,第二个是奥运会后的影响,第三个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周期的影响。
一直到上半年,我们认为主要是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没有想到后面的因素在近期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现在来看,由于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全国在年初遇到的冰雪灾害、赈灾,以及暴风雨等因素的影响,使今年全国因赈灾、雪灾、冰灾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万亿。最初我们对四川汶川灾害的估计只有4千亿,但最终的评估翻了一番,达到了8千多亿。但是这样的损失主要是存量财富的损失,当然由于地震灾害也造成了一些企业的停产。但是总的来讲,由于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不算高,而且主要是存量的损失,所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
李培林表示,所谓奥运会后的影响,1964年东京奥运会,当年日本GDP增长11.2%,4年下滑到5.7%。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当年的GDP增长率达到10.5%,但是第二年下滑到6.1%。所以这被很多学者称为是“奥运会后的效益”。当然这两次奥运会也成为这些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举行奥运会,大家有很大的期望,认为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但是由此也有担心关于奥运会后的问题。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16天以后,使整个希腊背上了10年的债务。最近希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骚乱事件,这些事件和财政的债务有一定的关系。
但北京的奥运会有很大的差异,2002年—2007年,北京年均用于奥运会的投入不到每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北京奥运工程竣工面积71万多平方米,也只相当于2007年全国房屋平均面积0.01%。由于中国是一个庞大经济体,而北京、天津与河北省经济总量分别仅占中国GDP 和工业总产值的11%和10%,所以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大。比如汉城当年举行奥运会的时候,汉城的GDP占全国50%以上。
李培林表示,但是我们没有想到,随后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这个影响日益加深。他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GDP的增长大体经历了三次高峰增长周期,一次是83、84、85年,第二次是92、93、94年,但是过去的两次增长的规律都是大起大幅。从2003年以后,GDP增长重新达到了 10%以上,而且2003—2007年,连续五年在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运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出现过的一次长达5年的高速增长周期。
所以在2007年初的时候,一些学者产生了乐观情绪,认为新的增长周期可能会延续十年到二十年。但是2007年显示了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深刻影响,GDP的增长现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在2007年终的时候,还感觉到虽然增长率下滑,但是最多只能掉到10.5。但是现在来看,大概会掉到 9.5%。也就是说,在一年当中,GDP的增长率下降2个多百分点,这是近十几年来没有出现过的。
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中国经济发生的自身的周期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由于周期的影响,2008年的GDP增长也是略有下降的,而且这种周期影响从5月份开始,年中的时候已经显示出来的。比如说1—5月份的时候,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就是发动机的几个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广东、天津,GDP增长率都已经掉到了全国31个省市区的后10名。虽然也有一些省份,像内蒙古在前五个月GDP增长高达28%,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在全国占的总量比例不是那么大,所以部分起到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特别是上海,当上海跌破全国GDP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时,这是16年没有出现过的。所以这几个因素都决定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是一个波动比较大的年份。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物价。年初的时候没有担心物价的因素,当时提出来要防止经济过热,要防止物价出现通货膨胀。在年中的时候提出要保增长,但是同时要控制物价的增长。但是近期来看,物价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说CPI,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到11月份只增长了2.4%,所以明年恐怕不是防止通胀的问题,而是是否需要防止通缩的问题。
所以今年很多的因素的变化都是大起大落,非常难以预料的。包括油价在7月份高达147美元一桶,现在已经跌破了40美元。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所以关于物价,在5到7月份,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居民认为今年最严重的问题是物价问题,但是到现在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第二个方面,就是粮食大丰收稳定了社会。今年国际粮食价格曾一度骤然攀升,所以国际粮食市场动荡的情况对中国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今年是气候条件比较好,主要还是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特别是粮食的直补、种子的补贴,这些都促进了粮食的生产。所以今年粮食连续实现了5年的增长,特别是 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达到5.15亿吨,这样就可能超过了1998年和2007年达到的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对确保国家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当然现在国家很注意保证农民的增产、增收,防止不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
第三个方面,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继续增长。今年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增长7%左右。但是城镇的收入增长水平比去年增长率下滑了一半。今年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它可能是20多年来首次出现农民的收入增长率和城镇的增长率差不多的状况,都在 7%左右。因为过去城镇的收入增长要快于农村收入增长4、5个百分点。
现在唯一没有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数据,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在来看,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增长20%左右。大家会看到,其他曲线今年都是大幅度的大起大落,但是社会消费品总额一直到11月份还是同比增长20.8%。这也说明包括在金融危机以前,中央已经采取了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初步显露了成果。
第四个方面,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大家知道,十七大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说这是继取消农业税以后,对农村政策方面采取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近两年来,在这个方面,我们在加速地推进。一个是低保,今年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在城镇当中覆盖了2300万人,这个数据近5年没有太大变化,平均的标准每人每月200元左右。但是比较大的是农村低保,这几年覆盖人数快速增加,今年预计全年会增加到4000万人口,保障标准是每月人均80 元左右。
今年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到全国98%的县市区,受保障的农民超过了8亿。还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试点今年新增229 个城市,已经覆盖人口7000多万人,到明年,这个政策就可以覆盖到全国600多个城市。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险基本覆盖面也在扩大,参保人数接近2亿人。
第五个方面,农村养老制度在积极地探索。北京、江苏、山西等25个省市区,有300多个县现在在自行开展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已经有 760万农民参保。2008年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调整的第四年,也就是说,中央计划要连续6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的工资标准。这包括了前三年和新三年,今年是新三年调整的第一年。全国将会有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从这次调整中得到实惠。
另外,教育事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们知道,继在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以后,2008年秋季,在全国又开始免除城市的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全国已经有2800多万中小学生,每年一年可免交190元到350元不等的费用。另外,今年对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也规定了,可以在留入地,由公办学校承担他们的教育义务。第三,为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中央拨出了专门的款项,来保证使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增长费用的机制长期的持续。另外,从2007 年到2008年,我们已经有5个省市试点进行助学贷款,现在已经有11万多学生获得了贷款资助。
第六个方面,今年比较明显的新现象就是公民社会发展很快,公民意识显著增强。一是到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38.2万人,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概念基本融合。38.2万个民间组织当中,社团组织是20多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万个,还有基金会1300多个,这比去年增幅大概有6%。
另外,工会组织发布迅速。全国工会人员总数达到近2亿人,连续四年净增1600多万人。全国职工入会率达到了71.4%,农民工参加工会的差不多有6000多万人。外资企业和内资私营企业工会的组建会分别达到了73.6%和69.1%。
另外,在2008年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全国参与各种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总数超过1千万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共有7万名志愿者直接为奥运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城市和场馆周边提供城市志愿服务,100多万社会志愿者在北京全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些服务使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步在成长。
第七个方面,这次国际危机和经济形势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现在比较明显的,一是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大家知道,最近几年在经过高速增长这一波周期,财政已经连续每年增长20%、30%。但是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下滑趋势更加明显,现在已经出现了全国性的财政收入的负增长,有一些城市,比如上海负增长比较大。因为中国的财政结构比较复杂,这还指的是预算内的财政状况。除此之外,在各地政府可支配资金里面还有预算外的财政收入,以及当时有一部分城市里面,土地出让金还没有纳入到财政中。所以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下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们现在要扩大内需,各方面都需要财力,所以这会在扩大内需方面产生财政上的约束。
稳定楼市稳定股市,中央的信号给了大家好的期待
欧美等外围股市暴跌的情况下,今天A股市场的表现还是让我们感到比较欣慰的,应该说一些利好政策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总的来说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向上的通道,虽然在短期之内因为经济数据都是比较滞后的,还会出现一些振荡,但长期来看情况还是更好的。
长江商学院的周春生教授觉得今天中国A股的表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前一段时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些稳定经济的措施,稳定中国投资者的信心,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国内投资者可能更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中国的宏观政策,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忽略西方,特别是美国、以及欧洲经济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家把眼光已经聚焦到中国来了,这一个对于稳定中国的A股市场,应当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我们不久将要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等等,以及明年3月份我们要开的两会,可能会出台一些新的稳定经济、促进市场繁荣的措施,也给了大家一个比较好的期待。这大概是今天中国A股明显的差别于其他主要国家股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春生个人认为还会有更多的提振信心的财政政策继续出台,包括这一次《求是》杂志上刊登的财政部长和国家统计局局长的一些讲话里面,文章里面特别提到要稳定股市、稳定楼市。中央很明确地提出来这个信号,应当说是非常清晰的。
保8不只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
建设银行这一次也是率先在金融机构当中确定了明年新增贷款的金额是四千到五千亿元,这个数字过去几年连续来看的话,这个新增的数额并不是特别大,过去几年好像也有10%的增速,今年是13%到15%,怎么看待这次的力度,及传播的方式?
这一次周春生觉得建行特别高调地公开地去宣扬信贷规模增加,也是希望能够提振大家的信心。同时也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像人民银行对于发展企业信贷支持这方面的态度。更多的是让我们的企业进行信贷这方面,实际上到底新增的信贷规模是不是健康四千到五千亿,还是需要根据明年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来定,也许这个指标最终会被突破。为了保证8%的增长。
根据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以及其他方面信贷GDP保8不成问题。这个还是真的是高于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的预测7.5%,外国机构对中国的预测相对来说比较悲观一些,怎么看待8%这个数字?
周春生认为实际上对中国来讲经济增长不只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因为只有经济能保持一个合理的增加,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决、不断增加的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所以保8对于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采取这些政策也是希望能够增加大家的信心,能够让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咱们保持经济的速度相对来说不是一个特别难的挑战,可能如何让咱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提高。转变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这个也是我们政府实际上现在比较面对、比较认真考虑的问题。包括四万亿究竟怎么投,如何处理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经济调整过程当中去改善、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我们还有许多课题值得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降息对于解决经济危机起不到根本性作用,财政政策更有效
不久前中国的央行大幅降息,这次澳大利亚也紧随其后宣布降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要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是不是有可能再现一轮全球的降息行动,降息降息降息,就算再有一轮全球联手的降息行动,是不是提振信心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周春生认为在面临重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时候,财政政策通常比利率政策见效更快,效果更加明显,时效更加明显。这一次央行联手降息,实际上像美联储已经把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降到1%。所以很明显,未来进一步调降利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为现在基准利率才1%,而且民用利率一定不可能。
其实大家都知道降息对于解决经济危机起不到什么根本性的治疗作用,只能缓解一下暂时的燃眉之急,大家都知道财政政策更有效,但是之所以没有能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出重拳调整财政政策,是因为他们手上的现金和资源已经不多了是吗? 他们一个受资金的制约,在西方很多国家大量的财政支出需要国会和议会的批准和讨论。而且有可能他们只能通过大量的发债来解决融资的问题,这种发债又担心造成社会大众对他们国家经济的担心。所以现在实际上很多国家面临非常矛盾、非常两难的选择。
手上的钱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要去找财政,一方面要得到国会的批准,另外一方面需要发债,如果发债的话,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美国可能不能发债,美国一发债美国的国家信用最好,大家还会首先去购买美国的国债,其他的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它们如果发债的话,会卖得没有美国的国债那么走俏。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比如说澳大利亚大规模的发债,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澳大利亚的货币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