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的好的觉得自己特牛逼,做的不好的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破画图的。
2,不懂商业逻辑和“boss”需求的很多。
3,过分迷恋用户体验。
4,总是觉得产品经理的事情自己能干,还能干的不错。
5,也总是被上下游需求方和实现方悲剧。
6,画画线框图,自己和“所谓的用户”yy聊天一下,觉得自己特了解用户。觉得自己贝儿牛逼。
7,基本上没做过运营,背过kpi业务业绩指标的很少。
8,很多未满30岁,人情世故,逻辑哲学都不懂,妄谈设计。
。。。。。。不针对,别喷我,曾经这些毛病都自己犯过。
没有方法,不行
做产品/交互设计,重在分析,全面深入的分析。流程图,线框图,头脑风暴,快速原型,使用这些不是为了走所谓的“标准流程”,而是利用这些方法和工具帮助自己快速理清思路、检验设计。没有充分的探索,不可能得到最优的方案。那种“牛人靠牛直觉做设计”的说法,是忽略了牛人在做设计之前所做的积累;那种“时间很紧只能做一套方案”的说法,是不愿或不会快速做充分探索的借口。
只有方法而缺激情,不行
在传统行业中,一个设计师会非常长期的做一个(类)产品、成为深刻理解这个(类)产品的超级用户。这种“超级用户”的洞察力和经验,加上创新精神就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而现在的产品/交互设计师往往是一段时间换一个产品、产品领域,于是有时甚至出现设计师本人都不太用自己设计的这个(类)产品的情况,这是非常可怕的。要么迅速把自己变为超级用户,要么至少让自己迅速融入一群超级用户,否则,没可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
眼界不放宽,不行
从纵向说,产品全局是一个有机体,往往一处细节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细节自身的问题,全局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细节的问题才能顺利解决。这种情况下纠结于细节而忽视全局,对团队没有任何帮助。从横向说,如果对于类似产品或功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习惯性的培养自己从产品全局、从产品比较、从产品与商业/运营的角度思考,长期下来就能形成非常好的思维和知识积累。
独行侠,不行
一个人想三天和三个人想一天的效果一定不同。在如今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中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包括跨职能的合作,如设计师和工程师,也包括设计师之间的合作。而设计师常遇到的问题恰恰是单干惯了,不会和其他设计师一起工作。如果只是把任务拆成几份,各领一份做,不仅达不到1+1大于二的效果,更有可能把整个产品设计搞乱。什么时候该合起来工作、什么时候该分开工作?哪些工作放在会上比较好、哪些放在会下比较好?是白板还是电脑更适合合作?...
另外,设计师往往和工程师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因为设计师一句话、工程师可能要忙的死去活来;工程师一句话,设计师可能觉得是拒绝改进。这方面大家平时讨论都比较多,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