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个故事,
有个地方,以前和周围所有的邻居一样,穷,吃饭都困难,
后来时代变了,大家都挖空心思想去赚钱,这个地方的官员也很有头脑,想起家里有一宝,名叫黄山,风景迷人,但是怎么把这个宝贝抬高身价和知名呢?这些官员灵机一动,把本地官府名称也改名叫黄山....
后来确实有不少人来黄山游玩,这个地方也因此发了不少财,从官员到老百姓都穿上了定制西装、名牌皮鞋领带、住上了洋楼、开上了豪车,但是觉得精神上还差点什么、气质上还得提升一下。
一天官员们翻古书,才猛然记起这个地方过去不是叫黄山,而是叫徽州。徽州啊,多有诗意的名字,这些官员心想,得改回来,咱是文化人,可不能用跟那些穷屌一样名字老土。
出于本能,这些官员们偷偷算了一下,看改名会有什么损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改名很花钱啊,光是本地各种大大小小的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设施、企业改名换牌子就要上亿元,上级官府和朝廷也要跟着改,也要很多钱,更要命的是,各种有关这几个字的出版物也要改。。。
这个地方的官员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此再也不提改名的事.....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这个地方就是安徽省黄山市,安徽为什么叫有个徽字?就是因为以前黄山市叫徽州市。另外这并不是段子。
正式回答为什么要改名:
因为有些是如黄山一样,在改革开放中迷失了,或者说为了发展经济丢掉了一些传统文化。
有些是因为政治原因,比如北平改名北京。
有些是为了纪念,比如香山改名中山,蒙江改名靖宇。
有些其实也是用的古名,比如合肥,古代也叫过合淝。
至于说土不土,那就见仁见智了。个人认为,穿汉服,并不代表你就做到了古人说的仁、义、信。改名字,也并不代表传统文化就丢了,或者说传统文化就是积极向上的?未必,传统文化也有糟粕。
这些动辄成百上千年的地名,早已不只是地名那么简单,其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密码,早已构成了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文化血脉。想要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扩大城市知名度本来不是坏事,但是若用破坏历史文化的代价来换取,我觉得真是愚蠢至极。
很简单啊,因为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环境因素、人文文化有关,就像你一个中国人不会叫什么村上,宫本一样
现在的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特指中心城区,是个或大或小的点;另一方面又可以表示管辖若干区和若干县,同时被省管的这级行政区域,也就是相当于汉魏之“郡”,唐宋之“州”,明清之“府”的这一级,是个面。
民国建立后,实行省县直辖,废除了“府”这一级。有的府的名字以县名的形式保留下来,也有许多原来府的名字永远消失了,比如汝宁府本来辖汝南等十余县,到民国撤府,汝宁这个名字就永远消失了,只有河南省汝南县、河南省正阳县、等等。现在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从“河南省”这一名称出现前一千多年,黄河以南、洛水下游的河洛地区就叫“河南郡”、“河南府”,一直到民国废府,从来没有洛阳郡或者洛阳府的这样的称呼。民国撤河南府,河南就再也不是府级行政区的名字了,而只是省的名字。
在20世纪中国的巨变中,一些本来的小地方因为特定的机遇而迅速发展起来,典型的例子就是石家庄。而深圳也是类似的情况,只是“圳”这个字对大多数人比较陌生,唯一知道的用法就从深圳这一地名。其实"圳"就是水沟,如果这个渔村本来叫深水沟,恐怕深圳现在就要跟石家庄、驻马店鼎足而三了。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行政区划与民国相比,进行了大的变革,设立了“专区(后来叫地区)”这一级,其实相当于恢复了明清时的“府”。许多新崛起的城市成为了新的区域行政中心。专区的名字是选择过去府的名字?还是现在这个新城市的名字?恰好这是一个“越穷越革命”越土越光荣的特殊时期,所以很多专区的名字使用了新城市的名字,也就是原来那个小村庄的名字。石家庄、驻马店、新乡就是这时候完成逆袭的。
这还没完,到了80年代前后,我国推广“市管县”,同时对某些地大人多的专区(这时候已经改叫地区)进行拆分,导致这种土地名进一步发扬光大。一个地区拆成两个市的时候,通常有一个继承了本来的名字,另一半不能重名啊,于是就用区域内最大城市的名字作为整个新市的名字。而这个最大城市有好多是从小村、小镇发展起来后没有改名的。这样就有更多的土名字获得了地级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