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2024-11-30 14:24:0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
  至春秋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有鉴于此,伟大的思想家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以“礼乐”为核心建立起儒家思想体系,使“礼乐”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从哲学本体论和社会历史观的角度,对“礼乐”进行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阐释和论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生命本质与意义目标的基本观念,创拟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礼乐”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意识形态,使“礼乐”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进一步发扬光大,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日益兴盛.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更上升到国家法典的高度,不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尊崇,而且几乎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和信奉,致使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成为中国最古老、最博大、最富影响力的学派。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孔子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目的和功用是从外部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行为和思想方面进行教化、约束和规范;而“乐”则与“礼”相辅相成,从内心感化、诱导人们对“礼”(亦即各种社会规范和约束)的衷心认同.礼乐配合,以礼修身,规范人们思想行为;以乐治心,感化人们自觉地按照“礼”的规范来行事,保持人们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保持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就是《论语》所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社会和谐思想,这也是儒家“礼乐文化”的普世价值所在.众所周知,儒学基本上是一种关于社会伦理的学说,它是探讨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学问.“礼乐”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项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礼乐”是用来调整和制约人的行为的.它调节着人的主观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孔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可见,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礼”的功用就是教化人们按照规范正确处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及其他社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说,“礼乐”是为了应对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
  “礼之用,和为贵”,高度概括了儒家“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根据这一“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儒家主张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应采取宽容、谦让的态度,这样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当然,儒家所主张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调和,而是在一定条件和原则下的谐和、融合.所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宽容礼让、谦恭善良、求大同存小异的道德传统,正是这种“贵和”(即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长期影响和积淀的结果。
  儒家礼乐文化的本质特点,是把“亲亲”的血缘关系与“尊尊”的社会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在“礼”的框架下形成一整套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把自然的人置于人为的社会政治关系之中,使之成为社会政治等级中的人;同时又把理想的政治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然血缘基础之上,形成以“礼乐”文化为表征的宗法等级社会.与此同时,儒家礼乐文化精神的宗旨就是要利用礼乐的制度规范性与艺术熏陶性的特点,对自然的人进行人文化育,把自然人纳入到政治性伦理性轨道上来,使社会成员都成为“克己复礼”的“文质彬彬”的君子,自觉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和谐的目的.而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就是为了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处而在制度层面、伦理层面和仪节层面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和原则.不言而喻,没有一定的人性化的、有益于社会道德建设的规范和原则,就不可能实现“和谐”的“大同”社会.儒家礼乐文化的特征就是用礼乐展现和处理人际关系,进行社会调节和管理.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通过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的规范和原则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秩序,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
  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精神,对中国周秦以降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地渗透于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宗教、伦理和文化艺术之中,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习俗风尚的底蕴,形成周秦以来的数千年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范式。
  当然,我们说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对我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并不是说儒家礼乐文化尽善尽美,也不是说我国古代社会在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中存在的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都应归咎于儒家礼乐文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如“和为贵”的思想、“仁爱”的精神以及“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原则等等,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儒家礼乐文化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过时的、消极的、落后的内容.比如对社会等级的过分强调,对人性情欲的过分节制等等,都有矫枉过正之嫌.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表面看来似乎来源于儒家礼乐文化,但实际上并非完全是孔子所倡导的“礼”文化中所固有的,而有相当一部分是后世极端专制王权时代增益附加的.比如汉代以后确立的“三纲五常”学说,虽然与孔子所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内在联系,但孔子在《论语》中所倡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君臣、父子双方的要求是对等的,即要求双方都要依“礼”行事,君要像君,臣要像臣.而汉代以后所确立的“三纲五常”则强调君、父的绝对权威,以君臣关系而言就是“天王圣明,臣罪当诛”,无论是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在原始儒家的思想观念中却不是这样的!如《论语·八佾篇》记载,鲁定公向孔子咨询应该怎样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见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君臣之间对等的以“礼”行事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只强调“臣忠”.又如孟子在见齐宣王时,齐宣王询问说: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他们这样以臣弑君对不对?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可见,孟子的君臣思想与后世的“三纲五常”观念是大相径庭的.从而可知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所倡导的礼乐文化并不能与后世的“礼教”简单地划等号,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礼教”中一些过时、消极、落后的内容完全归咎于儒家学派所倡导的礼乐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创造性的借鉴和转换,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借鉴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中原有的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内容必须坚决摒弃,其过分节制人的情欲的一面也应该予以消除或调整,这是不言而喻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完全可以帮助我们适当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用现代意识和眼光挖掘传统礼乐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发扬中华民族重礼节、尚美善的优良传统,建构与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和审美情趣.我们相信,通过吸收儒家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完全可以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伦理规范和礼仪规范,并进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化的新型社会。

回答2:

1.各时期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文化现象属于意识形态的层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因此,理解一个时期的文化现象离不开对这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思考。

(1)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激烈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是先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较迅速,这也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一

个重要动力。

(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统一的国家,辽阔的疆域造就了秦汉文化气势恢宏的特色。其次,秦汉时期民族之间的接触、碰撞也是影响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我国的对外交往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对于先秦时期文化成就的传承则是秦汉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根源。

(3)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民族大迁徙和民族融合的规模空前,这一时期的宗教、文学、艺术都打上了这一背景的烙印。

(4)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在教材中有系统的概括,主要提及了以下几点: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并收的文化政策;国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国与亚、欧、非各地区的频繁交往;隋唐时期对于历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些因素成就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5)除去对历代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些一般性的因素以外,影响宋元文化的重要因素,一个是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另外一个则是各民族的接触、碰撞和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高潮。

(6)明清时期处在古代和近代的交汇点上,文化的特点是承古萌新。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阶段,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进一步强化;社会生产力有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近

代文化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些影响。

2.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大体框架

古代文化的内容较为零散,搞清楚其大体的结构和框架,对于成功地掌握这些内容会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所叙述的古代文化大体上呈现如下的结构:

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大领域:思想和宗教、科学和技术、文学和艺术。每一个领域又可以细分为一些重要的发展脉络,如思想史方面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勾画出儒家思想发展、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等线索。科学技术方面可以从自然科学学科来整理一些线索,如天文学、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和影响更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对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诗歌、小说、书画艺术、雕塑等都可以分别勾勒其发展的线索。当然,这里只是举一些例子,并不是全部的问题,考生们可以以此为例,尽可能充分完整地理清各方面的发展脉络。限于篇幅,对于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只能提纲携领做一些提示,考生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细化和展开本文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达到理解、记忆充分,运用自如的程度。(具体可看自己手头上的第二轮专题书上归纳,不尽之处另行安排)

附:中国古代文化史复习内容

一、综述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触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统治者采取的开明的政策;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继承性)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思考: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统治者的政策、劳动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个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

古代各个历史阶段,因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技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思想上“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造纸术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显著。

特点:①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弘

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范缜《神灭论》、北方《齐民要术》和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4、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唐本草等等。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中华文化圈”。

5、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大发明开始运用,科技文化继续领先世界。

6、明清: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诞生了。

(三)中国古代史上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四个文化典型:

①商文化:青铜与历法。

②秦汉文化;丝绸、冶铸、水利技术。

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

④宋元文化: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四)认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政治统治、国家体制等也属于上层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

辩证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面对辉煌的文化成就,我们应辩证认识:一是要正确认识各王朝文化繁荣与前代文化的关系,不要只看到当朝而忽视前朝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发展的继承性。二是要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不要只见中国文化外传对世界发展贡献,而忽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注意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三是要正确认识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关系,不要只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忽视上层建筑及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能动地影响社会存在。四是评价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思想主张和作品的社会地位、影响,既要注意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更要将其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评析。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人的思想、主张和作品,都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待中国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将其发扬光大,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五)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

(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的封建等级观等。

尽管中国古代文化里有些是不如人意的,但是,如果丢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就失去了中国人的根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就看他身上是否带有中国文化带有多少中国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接受现实,我们都有责任为中国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使它更灿烂,更辉煌!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振奋、拼搏、团结起来吧!中华民族不只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也会有辉煌的现代文化!

回答3: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没用没落,而西方文化也没用赶超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早就融入了中华文化圈的方方面面了。对于东西方的文化碰撞,目前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吸收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面是经常发生的,每次吸收转化后,中国文化都会爆发出新的光芒。而反观西方文化,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文化盲目的排斥打压,可以想象在若干年以后,中国文化必然要再次领先于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