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活现象

2025-04-14 06:36: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比如,平日里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好几趟车都上不去,不听指挥的人往往能先上车,抢到位子,或者抢时间。也导致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公交车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上车,这让每一次乘坐都像一场打仗。
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努力还是表现,都没有区别对待和获得的奖励。所以,年轻、能干、高层次的人会另谋高就,剩下的就是老弱残废。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此外,官场腐败如瘟疫一般蔓延。没有腐败和贿赂,我们只能吃苦耐劳。而且,当大家都贪婪时,独处的人往往被视为异见人士,无处可住,被迫与他人合作,否则就会被排斥在外。最后,清廉的官员越来越少,越来越无法生存。 拓展资料: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问题的根源在于劣币驱动良币,而不是在竞争的前提下。 每一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为人民所接受。 虽然付款方愿意使用劣币,但接收方不会愿意接受。 只有当国家能够保证接收方接受的不良货币能够继续流通时,该不良货币才能继续存在,这个法律才能继续发挥作用。换言之,如果国家通过“劣币驱良币”的伎俩,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利,掠夺私人财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提升政府声誉的过程。 当这种消费过程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可能会拒绝所谓的法定补偿货币,并通过自由选择自发建立新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