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深圳的比较?

2025-04-04 14:05: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厦门和深圳都是经济特区,建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两个城市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经济特区的历史与定位

我们都知道,建立经济特区是为国家改革开放找到出路,找到出路,尝试第一个。

深圳一开始就建立了国家的中心,国家把所有的政策都交给了深圳。全国人民聚集在这里,包括部队的改造,参加经济特区的建设。深圳从一开始就被定为国家经济区。

厦门自成立以来,只是一个区域经济特区。全国各地都没有支持。有些只是在该地区,特别是在金三角南部地区。在厦门特别行政区的帮助下,私营部门正在发展。

交通与交通的比较

改革开放前,深圳和厦门都是小渔村。因此,交通运输十分薄弱。然而,深圳紧挨着广州。广州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它是深圳建设的基础。环顾厦门,找不到任何可以依赖的基地。我认为当时全国各地的人来厦门并不容易。

区域优势


让我们先看一个数据,广州gdp57亿美元的1980,和福建市1980 gdp87.06亿元,相当于65%个省。深圳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辐射和支持广州省会城市,以及香港国际大都市的窗口,吸引了国内外人才、资本和技术,促进了深圳的快速发展。

然而,此时的厦门仍在努力寻找如何为自己找到出路,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按照大都市的意愿,将台湾的一扇敞开的窗户还没有解决,而是让自己走上了战争的前沿,优势变得劣势。海峡两岸三通直到2008年12月15日才开通,而台湾的交通和运输全部从香港和澳门转移,100多公里到几千公里左右,转了几回福建,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我想大家都知道。厦门只能依靠地处金三角南部,这里是著名的侨乡,与家人几乎吸引了一些海外投资,也凭借着台湾精神的胜利,他冲出了一片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文章。

总结:因为在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厦门和深圳之间的差距很大。当然,这意味着厦门的经济发展相当不错。

回答2:

这两个城市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大城市病”,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极大的人口密度。


对厦门来说这几年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带动了经济飞快地发展,人口也爆炸性地增加,小小的厦门要容纳400万常住人口也是濒临极限,十年前安静的厦门已经让人喘不过气(读小学初中的时候鼓浪屿真的没人啊,周末上个岛2块钱放松身心超划算),以前没有BRT公车都不会那么挤,所以渐渐厦门人变得有点排外,常常吐槽外地人不文明吐槽河南司机态度差等等,还有现在被拉高的房价真让人承受不起啊。
说完社会层面的,谈谈环境和生活。深圳和厦门的地形差不多,依山傍海,休闲娱乐的公园和绿化覆盖率都很高。空气质量也都很好,几乎没有雾霾。理论上都是生活的好地方。但现实是深圳作为一线大城市,虽然商业和配套设施比厦门要强很多很多,但紧张忙碌的城市氛围给人一种稍显压抑的感觉,我来这里生活首先感觉的就是“快快快”,这样看来厦门的慢节奏更适合享受生活,泡个茶 喝杯咖啡 爬个山 周末出海钓个鱼 老人坐在公园里用闽南语“画仙” ……应该再开个问题叫,论厦门人如何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