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属于农村文化吗

2024-11-21 14:47: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佛山是粤剧艺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粤剧的形成,历来说法不一。在明代以前,广东就已经有百戏、杂剧活动。明中叶,弋阳腔、昆腔、秦腔等已流行于广东,外省戏班�外江班 如姑苏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班、陕西班等经常入粤演出。受此影响,粤人也学习演戏,并由本地艺人组成本地班。李门先生认为,“粤剧孕育成长于本地班而成熟于梆黄声腔的使用”,这一观点是可取的,因为一个独立的新剧种的形成,在各种戏曲因素中,语言与音乐唱腔是最重要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长期杂处、交流中,在外来声腔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舞蹈、说唱艺术,并由官话演出演变为官话与白话混用,再完全过度到白话演出,最终形成了以白话梆黄为主要特征的粤剧。因此,粤剧是外省戏曲文化到了广东后,与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错用乡音,易调而歌”,逐渐形成并丰富本土文化个性而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对本地方言土语的运用和民间艺术的吸收,显示出本地班艺人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他们在粤剧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佛山是粤人较早参与戏剧活动的地方,并且也是李文茂起义、粤剧被禁之前本地班的大本营。明正统十四年�1449 ,黄肖养农民军攻打佛山,城内兵弱将寡,守城军官“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喧天”,“后因踵为美事,不可复禁云。”�《佛山忠义乡志》)。“杂扮故事”、“金鼓喧天”,说的就是演戏。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 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曰:“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七月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这里记载了佛山一年四季包括演戏在内的民俗活动,说明在此之前佛山本地人参与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普遍,以至“世俗相尚,难于禁革”,霍氏族长不得不告诫后辈“不宜学习其事”。另据《顺德县志》记载,弘治三年�1490 ,知县吴廷大因城乡演戏过多而下令把全县经常演戏的“淫祠”拆除,由此可见当时戏剧活动的盛行。
从事职业演出的本地班最早于何时出现于何处已无从稽考,但戏行会馆琼花会馆于明万历年间在佛山大基尾建立,说明万历年间佛山已经是众多本地班活动的中心。没有众多的本地班,便不会出现戏行会馆琼花会馆,也不会出现专门停泊戏船的琼花水�。清顺治十五年�1658 建于祖庙内的万福台�原名华封台 ,更说明本地班的活动是以佛山为中心,他们每年六、七月在琼花会馆重组之后,第一台戏便会到万福台演出。清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湖北籍,号瘫手五 为避清廷追捕逃来佛山琼花宫�据吴炯坚考证,琼花宫为琼花会馆之一部分 安身,为红船弟子传授弋阳腔、昆腔和少林武功,推动了佛山戏剧的发展,被供奉为师。嘉庆年间,南海人梁序镛有《汾江竹枝词》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道光《佛山忠义乡志》 可见此时本地班的盛况。道光年间,佛山大基尾一带“俱泊戏船,每逢天贶,各班集众酬息,或三四班会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极甚兴闹。”�道光十年《佛山街略》 咸丰四年�1854 ,陈开率天地会数百人攻克佛山,凤凰仪班艺人李文茂趁机率红船弟子起义响应,并成为中国戏曲史上唯一真正自立为王而不是在戏中“为将为相为帝君”的艺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清朝统治者对粤剧心存恼怒与戒备,下令焚毁琼花会馆,解散戏班,禁演粤剧。解禁以后,粤剧中心由佛山移到广州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粤剧孕育成长于本地班”,佛山是本地班活动的中心,所以和广州一样佛山也是粤剧艺术最重要的发源地。
佛山为什么会成为本地班活动的中心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本地班的特点。关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特点,清道光年间粤人杨掌生《梦华琐簿》作过比较:“外江班皆外来,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宾筵顾曲,倾耳赏心,录酒纠觞,各司其职。舞能垂手,锦每缠头。本地班但工击技,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又每日爆竹烟火,埃尘障天,城市比屋,回禄可虞。贤宰官视民如伤,久申厉禁,故仅许赴乡村般演。鸣金吹角,目眩耳聋。然其服饰豪侈,每登台金翠迷离,如七宝楼台,令人不可逼视,虽京师歌楼,无其华靡。”正是本地班的这些特点,使她更适合把佛山作为自己活动的中心。
首先,工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背景与审美趣味的观众群体。
明清时期,佛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和“四大聚”,成为南方商品集散中心,“岭南一大都会”,“四方之估走如鹜”,工商业十分繁荣。“万瓦齐鳞,千街错锈。棋布星罗,栉比辐凑,炊烟乱昏,灯火连昼”,正是清初佛山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的写照。雍正时佛山已“绵延十余里,烟户十万余”,乾、嘉时,更是店铺作坊如林,大街小巷共有六百二十二条。与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不同,佛山一直是一个民间色彩浓厚的工商业城市,从人口构成来看,由于冶铁、制陶、纺织以及其他手工业发达,市民主要是这些行业的工人。道光年间到过广东的一位外国人曾写到:“佛山是中国一个具有大工业和很多人口,但没有政治地位的地方。”所以“这时,封疆大吏都集中于广州;佛山很少有官吏居住。因此,被官吏豪绅拒之门外的本地戏班,就在佛山麇集,佛山就成为早期粤剧戏班的大本营、集散地。”(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即是说,本地班的活动中心之所以是佛山而不是广州,主要原因在于两地人口构成不同。“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的外江班适合在封疆大吏、南北商贾集中的广州演出,而本地班大锣大鼓的武打戏,则符合本地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平,在手工业工人集中的佛山及周围农村有广阔的市场。以佛山附近的石湾为例,制陶业工人在鼎盛时期就达六万多人,他们的“石湾公仔”往往从本地班的演出中选取题材,获取灵感,吸收表现手法,看戏既是他们的娱乐消遣,也是他们的谋生需要。
其次,丰富的宗教民俗活动,扩大了适合本地班演出的城乡市场。
佛山是一个宗教民俗活动十分丰富频繁的城镇。据吴炯坚统计,明末清初佛山全镇有大小庙宇一百多座,到道光年间,庙、寺、祠合计竟达五百八十多座,一年内属于祭祀的诞日,竟达一月有余。由于神诞、酬神、迎神等赛会频繁举行,也需要大量气氛热烈的神功戏助兴,而本地班“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录天《粤游纪程》 的演出,显然更适合神功戏。这种神功戏在佛山镇及其周围农村均有很大市场,乾隆年间,祖庙北帝神诞赛会发展为“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 �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可见需求之大。
第三,便捷的交通条件使佛山成为本地班在珠江三角洲城乡巡回演出的大本营与集散地。
除佛山镇之外,本地班更广阔的演出市场是在珠江三角洲农村。由于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涌�汾江 在明代以后取代官窑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航道,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县,所以本地班便在交通方便的佛山大基尾汾江岸边修建了戏行会馆琼花会馆和“俱泊戏船”的琼花水�以方便“戏船”�即“红船” 到四乡巡回演出,“东阡西陌,应接不暇。伶人终岁居巨舸中,以赴各乡之招,不得休息。”�清俞沟庆《荷廊笔记》 这样,佛山自然就成了本地班的大本营和集散地。
对于粤剧艺术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来说,佛山粤剧传统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和粤剧发源地的地位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首先,粤剧是在佛山民间孕育、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地方剧种,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她与市井社会和广大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粤剧文化传统深入人心。几百年来,这种艺术一直扎根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使在文化娱乐项目多元选择的今天,佛山市内的佛山青年粤剧团和顺德市粤剧团每年的演出也分别在一百场左右和二百八十场左右,此外还有四百多个私伙局活跃在城乡各地。这种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佛山粤剧事业的希望所在。其次,佛山粤剧完全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她特别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注重通俗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在过于强调戏剧高台教化功能、艺术殿堂与艺术市场分立的今天,佛山粤剧尊重观众、尊重市场规律的传统尤其值得我们发扬。第三,粤剧是外省戏曲文化与本土艺术结合的产物,她既具有开放兼容,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又特别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张扬,这种文化精神是粤剧几百年来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力量源泉。在粤剧前途面临巨大危机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这种文化精神,在不断创新中开辟出粤剧发展的一片新天地。第四,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要构建独立的城市文化品格,要进一步增强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形象,要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挖掘、提升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中最能反映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要素,打造真正属于佛山的城市文化品牌,让它们成为佛山城市形象的文化支点,而“粤剧发源地”正是最能体现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优势品种,是体现佛山城市文化核心价值的一张宝贵的文化品牌。
我们说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发源地的地位对于佛山粤剧发展,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传统和地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成为艺术创新的桎梏。第一,“粤剧发源地”的地位有可能使我们以“粤剧正宗”自居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敢放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甚至把别人的探索和实验视为离经叛道而不能容忍,从而影响粤剧的改革和发展。第二,几百年来,佛山粤剧的市场主要是在农村,演出的作品大多“言既无文,事尤不经”,思想浅薄,艺术粗糙。但是由于农村演出市场相对广阔和农村观众要求相对不高,就容易使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失去改革锐气和创新精神,这样就难以提高佛山粤剧的格调与品位。如果我们被粤剧这种“非艺术繁荣”的假象所蒙蔽,不在艺术质量上创新求变,那么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的发展和观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的粤剧终究会被市场和观众所抛弃。

回答2:

不属于。粤剧在文革之前十分受广东人欢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富翁喜欢到大酒家欣赏粤剧,老百姓则喜欢在小茶馆,街边小戏团欣赏粤剧。粤剧在广东城市农村都很受欢迎。在广州,著名的粤剧演员有马师曾(已故)与红线女(二人为夫妇)等。在香港,著名的粤剧演员有任剑辉(已故)、白雪仙、盖鸣晖等。粤剧是中国广东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香港人经常说粤剧是中国国粹。

回答3: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回答4:

可以说是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但说是农村文化就不太贴切了